第18章 雜事
- 北宋正風華
- 一個會飛的煎蛋
- 2329字
- 2023-04-23 23:44:25
題曰:誰道浮生如夢里,世人皆是情牽繞。
...
話說待王安石走遠,王賀又想起晏殊來。
王安石一走,晏殊豈不是也要離開。
正想著要喊人備馬車,才想起如今王府上下也就他與茹云二人。
輕輕關門,回屋里尋茹云。
卻發現她不在。
沿著游廊找去,見她正站在一處小湖邊。
饒有興致的往里面扔著魚食。
此地連他也還沒來過,不免有些好奇茹云是怎么知曉的。
正要詢問,茹云先開口道,“你嫂嫂告訴我左邊的回廊處有這么一個魚塘,里面養著好多魚,需每日喂養。”
“我等下去晏大人家里拜訪,你晚上可要吃些什么?”
“你吃什么,我便吃什么。”
聽聞此番回答,王賀也沒法繼續問她。
又想起缺傭人的事情便問道,“王府里如今沒了傭人,燒飯做菜洗衣什么的極為不便,你覺得要不要牙人那里招幾個?”
茹云轉過身來,臉上見不到任何表情。“此前住小巷子里也不見你招傭人,如今換了大宅子就變得需要人伺候了?”
王賀聽得出姑娘話里不高興,大抵是覺著自己便懶惰了。改口道,“那傭人便算了,做飯燒菜總是要人的,你我都不會做飯,與其每天自己買不如把這些個錢請個做菜的師傅。”
茹云點點頭,“找人時莫要找那些流民,多找找有在酒樓里做過,最好是本地有家室有地方住的。”
倒是有些讓王賀驚異,難得看見茹云說的如此仔細。
“好。那我便出門了,你在家里若是聽聞敲門聲最好還是當做沒人在家,畢竟你誰也不認識,難免會鬧些事情。”
“我知曉。”
見她又繼續喂魚,王賀便不再多說,畢竟事情多又得自己走路去辦還是趕緊出發為好。
下午的天色,顯得有些陰沉。
烏云漸漸地聚集,并時不時傳來悶雷的聲音。
緊趕慢趕的快步來到晏殊的府邸,卻是吃了個閉門羹。
“晏大人剛出去沒多久,請改日再來吧。”
沒辦法,又只能馬不停蹄地趕到之前曾經去過的牙人之所。
好在招人并不需要排長隊,是從左側的小門里有專門通道。
接待者也是巧,又是上次那人。
“公子,你上次可是來尋過工作?”牙人眼尖,一下子把他認了出來。
王賀點點頭,“嗯,上次確實是經濟拮據,如今則是來招人的,招一名管家與廚師。”
他在路上想了想,還是得找一名管家比較好,畢竟若是自己讀書去了,家里沒個人照看,總是覺著心里沒底。
那牙人笑道,“上次我就看出公子您大概是與家里人鬧了矛盾才出此下策。公子您找人可有要求?”
王賀略微思索了一番回道,“管家的話起碼是得有過讀書的經歷,能識字做賬是最好的,廚子得是有酒樓里做過,并且最好是東京本地人。流民之類的不考慮。”
牙人聽聞也點點頭,“確實,如今流民里沒讀過書的占據多數,把他們介紹給那些好人家后竟是行偷盜之事,已經被送進去好幾個哩。”
“您先坐著,喝喝茶,我去尋本子讓您瞧瞧。”
那牙人臨走時給王賀沏了一杯不知名的茶。
王賀聞了聞,有一股極為清淡的香味。
但骨子里更愛喝咖啡的他選擇了放棄品嘗。
沒等多久,就見牙人帶著兩本厚厚的登記冊來了。
“之前倒是有一位在酒樓里做過的大廚,因家里妻子生孩子辭了工作,如今也是在找工作。不過就是這價格有些貴,他大概要求每月得有四十兩銀子。”
牙人的話說完,王賀倒吸一口氣。
每月四十兩銀子,這也太貴了。一年下來就得四百八十兩。
換算下來一年就是三十貫錢。
還沒考慮完全,又見牙人拿出另一本登記冊繼續說道,“關于管家的話,稍微便宜些,大概三十兩銀子,也是住在城郊的本地人,當年還考上過舉人,但因家中平窮,便沒有再繼續讀書,而是做了多年的管家,如今是因為上一任的老爺離開了東京便失業了。”
心里稍微一加減,好家伙每月起碼七十兩的支出要用在請人上面。一年下來要驚人的八百四十兩。
大概就是一年得五十二貫錢。
晏殊才給他每月不過二十兩銀子。
加起來一年也就十五貫錢。
這不吃不喝都養不起兩人啊!
沒辦法,又不能裝成沒錢,只得對牙人如此說道,“我得回去與家人商量一番,畢竟也算是大事,不可操之過急,若是有意,我這兩天便會再來。”
牙人似乎也是見怪不怪,保持著笑臉送一路送他到了屋外。
一路上心事重重,要是晏殊走了,自己的資金來源可是又要斷了。
不行,得回去考慮一下賺錢的事情了,讀書什么的再說吧。
打定主意,趁著大雨還未下,便急匆匆地又趕回家里。
回到門口,卻是見了有一輛馬車停在路邊。
這馬車的裝飾讓他覺著來者似乎大有身份。
見屋子敞開,趕忙往正廳走去。
卻是見到晏殊坐著與茹云在交流。
原來晏殊出門是來這里了!
純粹的白跑一趟。
急忙忙地上去鞠躬致歉,晏殊倒也不在意,卻是笑道,“我聽茹云說你去找我了。”
“正是,有些事情想與您說說。”
瞧見兩人要談話,茹云便慢慢地退步離開。
“說吧,找我何事?”晏殊邊說邊喝著茶幾上的茶。
王賀稍微整理了下思路才回道,“此前堂兄離去時說大人您也要離京了,雖然在您的府上做事情還沒多久,但總要提前來拜訪一下。”
“那小子,嘴上總是把不住。”晏殊笑著,“我離京還沒有他這般如此著急,起碼還得數月時間,等陛下定下新的宰相人選后,我才會離開。”
王賀注意到他說這番話的事情并沒有傷感之情,且是沒了之前在王府里那般陰郁,臉上總是帶著笑容,像是解脫了一般。
“不必如此傷感,我此前聽聞介甫說起過幫你報名國子學的事情,若是有人刻意阻攔此事,你就來府上找我,我幫你解決。”
“王賀在此感謝晏相公的幫助,此恩情不知何以回報。”
孤獨數月之久,兩個謀面幾日的人如此幫助,難免讓王賀有些觸景生情。
這tm才是人情社會啊!
“這就過了,畢竟你也是在我府上工作的,若不是晏幾道極為喜歡你,我也不會幫你。說到底,你那故事能不能在我離開之前寫成紙質,也好讓那孩子別每天念叨王叔叔。”晏殊如此笑著說。
王賀答應下來,雖故事斷斷續續,但好在開頭結尾總是明白的。寫成書應該不難。
“好了,見這天氣估計是要下暴雨了,我也得早早回去處理政務,這間王府當初還是我幫他選的,切記好生照看。”
晏殊說完便起身往大門走去,王賀也跟在后面一路送上馬車。
見馬車離開巷子口,他才重新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