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科學地幫助孩子學習:每個父母都應知道的77項教育知識
- (英)愛德華·沃森等
- 1249字
- 2023-03-13 15:37:43
5.成長型思維
研究概況
9—12歲的學生完成了一項解決問題的游戲,隨后他們得知自己答對了80%的問題。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得到了天生聰明的夸獎,而另一部分則得到了解題很努力的表揚。研究者研究學生的感受、想法,以及他們在后續任務中的表現。
主要研究結果
1. 在后續的任務選擇中,因為智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更有可能選擇(他們認為)能讓自己顯得聰明的任務。因為努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則傾向于選擇幫助自己學會新事物的任務。

2. 與因為努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相比,因為智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表示沒有那么享受任務。
3. 與努力受到肯定的學生相比,智力受到肯定的學生不太可能堅持自己的任務。

4. 智力受到肯定的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任務中成績會下降,而努力受到肯定的學生會有進步。

5. 在因為智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中,86%會詢問同伴在同一任務中的表現。在因為努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中,只有23%會詢問同樣的問題,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會詢問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6. 在因為智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中,有38%會對自己完成任務的數量撒謊。在因為努力而得到表揚的學生中,只有13%會撒謊。
相關研究
自這項研究以來,許多不同的研究人員研究了成長型思維的影響。有些人(當然不是所有人)發現,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這種效應似乎尤其適用于那些曾經學習困難但非常努力的學生。研究表明,除了考試成績,成長型思維還有很多其他益處,包括更好地應對轉變(見本書第56項和第64項研究)、更高的自我調節能力、堅韌、積極的社會行為以及更有效復習方法的使用(見本書第69項研究)。
關于成長型思維的研究,還有一個吸引人的部分就是它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益處,有證據表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攻擊性較低,自尊心較強,抑郁和焦慮癥狀較少。
對父母的啟示
這項研究強調了我們如何向孩子提供反饋的復雜性和重要性。過多的贊揚會導致孩子的自戀行為,并創造一種低期望的文化。諸如“你真聰明”或“你一定很有天賦”這樣的贊美,其問題在于,它們并沒有告訴孩子,未來要做什么才能成功。通過表揚努力和/或他們使用的策略,我們給了孩子一個下次可以效仿的行為模板。
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研究者評論說,“得到這類智力反饋的孩子,會把重心放在通過優異的表現證明其能力上面,當他們遇到成績上的挫折時,很可能消極應對……而努力得到肯定的孩子更重視學習而非成績,在偶爾表現不好時,他們不太可能崩潰,這一點很好理解”。
這樣的研究必須讓我們考慮稱某些孩子“有天賦和才能”這一做法的價值,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意味著成功歸功于他們的天賦和才能本身,而不是他們如何利用天賦和才能(見本書第8項研究)。有趣的是,有證據表明,這種表揚也會增加孩子作弊的可能性,以維持他們聰明的名聲(見本書第48項研究)。
在急于擁有成長型思維的過程中,有時這項研究背后的信息要么被淡化為“成長型思維只關乎努力”,要么被轉變為“任何人都可以做任何事”。這兩種說法既不準確,也沒有任何幫助。成長型思維與一個人可以學習并提升自我的信念有關。
參考文獻:Mueller, C. M., & Dweck, C. S. (1998). Praise for intelligence can undermine children’s motivation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5(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