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4.間隔學習


研究概況

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實驗來研究復習過程中的最佳休息時間。他們讓1354名學生學習32個少見但真實的冷知識,包括“誰發明了雪地高爾夫”以及“哪個歐洲國家吃的墨西哥菜最辣”這樣的問題,之后把參與者分成26組,每組在下一次復習前和最終考試前的間隔時間都不一樣。然后,研究者比較了參與者在最終考試中的正確答題數,以確定學習的最佳間隔時間。


主要研究結果

1. 間隔學習比集中學習更有效。

2. 重溫同一份材料前的最佳間隔時間取決于你想要記住這份材料多長時間。

3. 考試離你越遠,復習的間隔時間應該設置得越長。

研究者發現下面的時間安排可以提供一個很好的指導:


相關研究

“間隔效應”是認知心理學中最早、最持久的一項發現。1885年,德國心理學家赫爾曼·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首次詳細描述了這一現象。艾賓浩斯發現,如果人們對某些知識只學習一次,往往會忘記大量信息。這是學生在學校放假期間遭受“暑假學習大滑坡”的部分原因(見本書第73項研究)。自艾賓浩斯提出這一現象后,不斷有研究證明間隔學習的力量(見本書第55項研究)。這是一種有效的技能,因為它給了人們遺忘和重新學習材料的時間。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長期記憶。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間隔學習代替集中學習會導致10%—30%的期末考試結果差異。這一發現適用于一系列學習任務,包括記憶關鍵詞、隨機事實或解決復雜的數學問題。

由于其他研究建議的學習間隔略有不同,本研究中列出的學習間隔僅供參考。本研究的研究者認為,“簡單地說,如果你想知道自己學習時間的最佳分配方案,需要確定你希望記住多久”。根據經驗,在你越接近于忘記某一信息的時候(在它完全從你的大腦中消失之前),就越有可能從重溫中獲益。


對父母的啟示

對孩子來說,記憶和回憶大量信息的能力變得比之前更加重要。父母可以通過分隔學習材料并定期復習來幫助孩子提高長期記憶。正如演員不會把排練留到演出開幕的前一天一樣,運動員也不會只在比賽前一天進行訓練,孩子也應該定期復習之前學過的內容。

這項研究的作者指出,這“與許多傳統的教育實踐——例如,在某一課程的某一周內只做單一主題的研究——不一樣”。要記住某些信息,需要時間和重復。這是孩子在制定復習時間表時要仔細考慮的問題,學習“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時候”學也很重要。


參考文獻:Cepeda, N. J., Vul, E., Rohrer, D., Wixted, J. T., & Pashler, H. (2008). Spacing effects in learning a temporal ridgeline of optimal reten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11), 1095–11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荣旗| 香港 | 石嘴山市| 阿拉善右旗| 新昌县| 沧源| 锡林浩特市| 布拖县| 大城县| 六安市| 柳州市| 乌鲁木齐市| 缙云县| 古蔺县| 涟水县| 富宁县| 深水埗区| 隆德县| 永川市| 万宁市| 荣成市| 七台河市| 杭锦后旗| 怀化市| 理塘县| 扎囊县| 改则县| 江北区| 泗水县| 河西区| 雅江县| 新建县| 甘谷县| 安阳市| 台东县| 团风县| 太仆寺旗| 阿合奇县| 随州市| 聂拉木县| 常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