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林棲閣中一掃前些日子的清冷和低調,滿屋的喜慶氣氛。
“娘,妹妹真成官家美人了?”
盛長楓有些難以置信,又有些高興。
“那還有假?”
林噙霜得意道:“內侍官都下圣旨,賞賜你父親了。”
盛長楓:“娘,你說讓妹妹給我求個蔭補官員怎么樣?”
林噙霜臉色一變,一巴掌甩他臉上:
“你個沒出息的。”
盛長楓捂著臉說道:“娘,我這不是想著盡快出去做官,好讓母親臉上有光嘛。”
“再說,皇帝都四十了,誰知道能活多久,不讓妹妹盡快幫我升官,等沒了臂助,如何趕得上二哥哥。”
“胡說。”
林噙霜喝道,只是,轉念一想,兒子說的也不錯。
“等我見著你妹妹,幫你跟她說說。”
“謝謝娘。”盛長楓大喜。
“咳咳咳。”一道身影隨著咳嗽聲走進來。
“父親。”盛長楓拱手施禮,退出屋內。
“紅狼。”林噙霜。
“霜兒。”盛紘。
此時無聲勝有聲。
。。。。。。
皇宮大內,披香殿。
“墨兒。”林噙霜。
“娘。”兩人相擁而泣,好半天,才緩過勁來。
“墨兒,官家對你可好?”林噙霜。
“我也不知道好不好,這個月,我就見過官家一次。”盛墨蘭面露苦澀。
“啊~那不是守活寡。”林噙霜怨聲道。
“娘,你小聲點。”盛墨蘭慌忙說道。
“這可如何是好,你哥哥還想讓你求個蔭補官員呢。”
林噙霜:
“不行,不行,娘得想辦法幫幫你。”
盛墨蘭和林噙霜的母女蜜談,暫且不表。
近月,西夏李涼左率兵數萬扣邊,曹陽不得不全力應對邊防大事。
垂拱殿,皇帝處理政事,召見大臣之殿。
“陛下,方今謀臣武將、城壁器械不類往年,而涼左狂童不及元昊遠甚。。。臣謂可因此時,雪前恥,收后功,但顧人謀如何爾。
若上憑陛下神威睿算,系累涼左君臣獻于廟社,此其上也。
其次逐狂虜于黃河之北,以復朔方故地。
最下盡取山界,奪其險而我守之,以永絕邊患。。。”
聽完一把花白胡子的參知政事歐陽理的看法。
曹陽心中點了點頭,上中下皆有考慮,甚是完備。
但對于李涼左狂童啥的,那就有點小瞧人了。
人李涼左好歹也是十四歲就通過勾搭親舅舅兼老丈人沒藏訛龐的兒媳婦梁氏,誅殺沒藏訛龐父子,屠滅沒藏氏全族,賜死王后沒藏氏,收回西夏大權的李氏狠人二代目。
可惜,李涼左運氣實在不好,有的人上了戰場,子彈箭雨怎么都找不到他,像是開了滿級閃避掛一樣。但有的人上了戰場,卻很輕易就被射到。
天啟星上的李涼左就是這么一號,在大順城沒打多久,就被一箭射穿盔甲,血流如注,雖未當場嗚呼,也只挺了五年,年僅21歲,嘎嘣了。
所以說,欲成大事,運氣很重要。曹陽得到系統,又何嘗不是一種運氣。
對于歐陽理的上奏,曹陽沒有立即表態,轉而問道:
“韓相公,你怎么看?”
“陛下,老臣有一冊呈上。”
同平章事韓章不緊不慢地掏出一奏章來。
內侍官張茂從他手中將奏章取過呈上。
曹陽看了看標題:“御戎四策。”
簡單翻了翻,
差不多是他當年上給老皇帝的那策的變種。
態度上還是支持用兵的。
曹陽放下奏章,又問了問其他幾人的看法。
一致贊成用兵。
曹陽:“既意見一致,不知該派何人去陜西主持大局。”
“老臣薦翰林學士馮都為陜西經略使。”韓章。
“有他人乎?”曹陽追問道。
“臣薦英國公張津為陜西宣撫使。”同平章事付宥。
“臣薦殿前司袁文紹為陜西經略使。”同平章事張方。
三人又當場吵了起來,參知政事歐陽理站韓章,樞密使蔡向站付宥,三司使范純站張方。
“相公們既爭執不下,不如朕御駕親征如何?”曹陽起身說道。
“不可,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
一幫子文臣全都驚了。
陛下啊,
你以為真打仗跟宮變一樣容易嗎?
你能成,那是有宗室法理托底的啊,換個人你信不信天下立刻烽火四起。
安史之亂的危害從來不在大唐失了長安,而在于安祿山用行動明明白白的告訴他人,各地節度使啊,你們也可以。
曹陽淡淡道:“李涼左十六歲小童,尚且敢馳騁沙場,朕如何不能御駕親征。”
“陛下,臣聞千金之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圣主不乘危,不僥幸。。。”韓章引經據典,大聲勸阻。
“罷了罷了。”
曹陽略作無奈:“那就任袁文紹為陜西經略使吧。”
“。。。”韓章。
張方:“陛下英明。”
......
“好,此事既定下,說下一事。”
曹陽表演完,重新坐下:“張茂,將陜西轉運使薛前的鹽業改革方案給諸位相公每人發上一份。”
幾位相公看起方案,曹陽讓內侍都知張茂,給幾人都添上茶,與站著上的大朝會不同,垂拱殿的小朝會,時間太長,又都是老頭,還是能舒服點,就舒服點吧。
因此,曹陽給他們每人都置了座,鋪了軟墊,放了茶。
登基以來,曹陽這類父的舉動,很是受幾個朝臣喜歡,這也是朝局愈發穩固的原因。
雖然登基方式不怎么好,但與昏庸的邕王相比,賢君明主,總是更能讓儒家文人士子從精神上效忠。
“陛下,將鹽引的印鈔權收歸三司,這本是應該,只是必須在陜西無戰事之后。”
韓章:“至于將陜西其他幾州的鹽與解州等同,以鹽引結算,此事可先取一州為試。”
張方:“陛下,謝州鹽池所出,每年一百五十萬席。。。”
。。。。。。
袁府,得知曹陽要出征的盛華蘭總算不鬧騰了。
瓦罐不離井口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這道理深入人心。
因而,盛華蘭一邊絮絮叨叨,一邊細致地給他披上甲胄。
分別之際,
“官人,你若平安歸來。。。”
按照影視劇套路,這旗幟一立。
自己死定了。
但曹陽卻眼睛一亮:“果真?
好好好,娘子放心,我一定得勝而歸。”
?(°?‵?′??)
一番唇亡齒寒,曹陽拔劍出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