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城地跨兩山,依山勢而建,易守難攻。
扼守西夏軍南下要道,就像一顆釘子一樣扎在西夏南下的咽喉之處。
讓西夏始終如芒在背,如鯁在喉。
自老皇帝時期三場步騎野戰大敗后,朝廷摸索出了堅壁清野,結硬寨、打呆仗的烏龜殼策略。
策略效果不錯,今日下一地,明日下一城,西軍的邊防戰線不斷往西北穩步推進。
是日,天色混沉,頗有點李賀筆下:黑云壓城城欲摧的窒息感。
隆隆的馬蹄聲漸漸響起。
萬馬奔騰的聲勢是那樣的雄壯。
旌旗迎風飄搖,鐵甲閃爍寒光。
大順城的守城士兵們,都不由自主地咽了咽口水。
西夏的兵威是打出來的,雖不及大遼,卻也是一等一的強大。
幕府軍帳之中。
“報?!眰髁畋?
“西夏大將漫咩在城下叫陣?!?
“誰敢為我斬殺此僚。”曹陽坐在主位輕聲道。
“。。。”
郭奎,李季,
賈翟等原西北邊軍將領都有些懵。
大人,不要浪啊,
斗什么將???
西夏人不好打的。
還是結硬寨、打呆仗吧。
武沖,常平等數位曹陽親信,一躍而出。
“大人,屬下愿往?!?
“割雞焉用牛刀?”
曹陽轉了轉眼珠,看向了剛剛因岳州之戰升職為團練使的顧廷燁。
顧廷燁自是知道意思,當即越眾而出。
“大人,屬下愿往。”
“好,二郎若是能斬下此賊,可記一大功?!?
“謝大人。”
顧廷燁提槍而出。
曹陽看向帳中其他人,“諸位,上城樓一觀乎?”
“大人請。”郭奎。
曹陽領著眾人到城樓之上時。
顧廷燁已經騎著一匹寶馬,提著一桿紅纓槍,到了西夏大將身前。
西夏大將,身穿玄鐵鎧甲,胯下駿馬,手拿一長刀,
“你是何人?”西夏大將:“某家刀下,不斬無名之輩?”
“你聽好了,我是你爺爺顧家二郎顧廷燁是也。”顧廷燁。
“好你個小賊,膽敢如此辱我,某定要將你頭顱割下陳酒?!蔽飨拇髮?。
說完,西夏大將長刀高舉,勒馬沖來。
顧廷燁持槍相抗。
鏗鏗鏗。
刀槍相交,駿馬相錯,不多時,兩人便交戰了數十回合。
“諸位,你們覺得誰能贏?。俊辈荜?。
“顧團練武藝不俗,應能取勝?!惫?。
賈翟:“俺也這么認為?!?
曹陽看向李季,
李季拱手道:“大人,下官以為顧團練雖弓馬嫻熟,但敵將漫咩亦非常人,況斗將之事,多有運氣成分?!?
“李將軍所言不錯?!?
曹陽:“但李將軍不知,顧二郎最不缺的,就是運氣了?!?
他話音剛落。
只見場中形勢突變。
顧廷燁一槍頂在西夏大將銀盔上,直接磕飛了他的頭盔,露出一個光滑的腦袋,外加左右兩根辮子的發型。
“李將軍,這西夏人的頭發都是這般簡約?”
李季:“啟稟大人,李元昊叛宋后,下了剃發令,凡西夏人,皆需剃發,以此鏟除西夏境內反對之人?!?
“果真蠻夷也?!辈荜栃闹猩跏遣凰@發型和剃發令,讓他想起了鹿鼎記的野豬辮子。
“大人所言甚是?!崩罴荆骸跋娜硕嗲莴F,不循倫常,姑嫂兒媳皆胡為之,甚是污穢?!?
曹陽側目,這是缺點嗎?
這時,四周傳來叫好之聲,三軍齊呼。
原來是顧廷燁乘勝追擊,
一槍捅穿了那西夏大將。
西夏軍隊之中,
騎在一匹白馬上,穿著銀光鎧甲的李涼左喝道:
“攻城,殺光宋人,為漫咩大將報仇?!?
“攻城?!?
“報仇。”
“殺光宋人,為漫咩大將報仇?!?
“殺光宋人,為漫咩大將報仇?!?
西夏數萬大軍盡皆齊吼,
聲震數里。
面對來勢洶洶的西夏兵馬。
城墻上的士兵怒吼:“放箭?!?
而后借助堅城高墻,瘋狂發射弩箭。
漫天箭雨居高臨下,
西夏那邊,幾十張云梯搭了上來。
無數黑壓壓的西夏兵順著梯子往上爬。
然后被早已準備好石頭的守城士卒,一個個砸下去。
有的被砸成肉醬,有的摔斷了腿,入目所及,皆是戰火。
曹陽搖了搖頭,這李涼左到底是年輕了,放棄優勢巨大的騎兵機動力,以己之短,攻人之長,玩攻城?也是,畢竟才十六歲。
嗚~
悠遠的號角聲響起。
西夏兵馬如潮水般退去。
留下一地的尸骸,血肉,馬尸,甲胄,刀槍,長矛等等。
這一天,李涼左沒占到便宜。
第二天,李涼左還沒占到便宜。
第三天,李涼左急了,為表決戰之心,他披甲騎馬出現在眾軍之前,親自督戰。
“將士們,攻破大順城,三日不封刀。”
“將士們,金銀珠寶女人都在里面?!?
“將士們,沖啊?!?
“殺啊?!?
無數的西夏士兵再次涌來。
血與火不斷交織。
比前兩日還要猛,還要酷烈。
曹陽站在城樓最高處,說道:“為我取一神臂弓來。”
“是,大人?!?
神臂弓,弓身長三尺三,弦長二尺五,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曹陽彎弓搭箭,五感驚人的他,早就看到了那個金甲少年。
如此耀眼的服飾。
不是李涼左,還能是誰?
嗖的一聲,
羽箭激射而出。
穿過重重士兵,直接穿透了李諒祚的胸前鎧甲。
“啊,痛煞我也?!?
李涼左從馬背上跌落,被兩個親衛快速抬回。
曹陽回到幕府大帳中:
“李涼左已被我射殺,諸將領兵,隨我出城殺敵。”
“是,大人。”
武沖,常平等人自是立刻聽命。
郭奎、賈翟相視一看,也忙跟了上去。
李季卻吩咐手下加緊防守,不可松懈,才帶著人跟上。
曹陽將之看在眼里,
心中暗暗點頭,這李季有統帥之才。
孫子曾經說過:“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簡單的說,就是先做到自己不被敵人戰勝,糧草、士卒訓練、布防、武器等等,這些都是自己可以主觀努力的。
至于最終能不能戰勝敵人,那在于敵人是否會露出破綻,能否讓自己有機可乘。
嗡。
城門洞開,
曹陽帶著數千騎兵魚貫而出。
宋無養馬之地,非常缺馬,所以騎兵很少。
這也是老皇帝時連續三場大敗的主要原因。
步兵打騎兵,在野外太吃虧了。
一個騎兵沖鋒就結束了。
“諸將,隨我殺?!?
曹陽拔刀而出。
刀光凜冽,閃爍寒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