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叔本華論邏輯和雄辯術
- (德)叔本華
- 1264字
- 2023-02-23 17:01:24
25
每一推演都是從某一已經確實無疑的命題,借助另一個命題作為第二個前提,在邏輯上推演出所宣稱的命題。那推演出來的命題必須要么是自身具有直接的,更準確地說具有原初的確切性,要么是從某一具有這樣的原初確切性的命題中經邏輯推論出來的。也就是說,這類原初確切的不是靠證明和證據才可獲得確切性的命題,正如其構成了一切科學的基本真理,其形成永遠是通過把以某種方式直觀把握到的東西轉為思考清楚的、抽象的東西。正因此,這些命題被稱為顯而易見(evident)的;這個稱號也只屬于這些命題,而不屬于那些只是論證出來的命題。這些論證出來的命題,作為“從前提引出的結論”,只能稱為“合乎邏輯”。這些命題所包含的真理永遠只是間接的、借來的和推導出來的;但這些命題因此也可以同樣是確切的,如同那些包含直接真理的命題一樣——亦即如果前者是從那些包含直接真理的命題正確推導出來的話,雖然這中間經過了一些插曲。就算有了這一前提,這些命題的真理也常常比那些只包含直接和直觀認識的真理的公理,更容易地展示、證明和讓人明白,因為要認出那樣的直觀真理,時而缺乏客觀條件,時而又缺乏主觀條件。這種情形類似于磁化了的磁鐵,不僅具有與原初的磁礦石同樣強的吸力,甚至經常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就是說,認識包含直接真理的命題的主觀條件,就是我們所稱的“判斷力”,這判斷力卻是屬于頭腦出色之人的優勢;而從給出的前提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則是頭腦健康的人都不缺乏的。這是因為要認出和確立原初的、直接真實的命題,要求人們把直觀認識到的東西轉化為抽象的認識;但頭腦庸常的人在這方面的能力卻極其有限,他們的頭腦能力只涉及那些輕易就可一覽無遺的關系,例如,歐幾里得的定理,或者一些完全簡單的、沒有絲毫模糊的、明擺在他們眼前的事實。一旦超出了這些之外,就只能通過證明的方式讓他們信服,而證明并不要求其他的直接知識,只需要在邏輯里通過矛盾律和同一律表示出來的、在前進的每一步都能重復驗證的知識。因此,必須以這樣的方式幫他們把所有的一切都還原為最簡單的真理,因為他們只有直接把握這些東西的能力。如果從普遍到專門,那就是演繹;相反的話,那就是歸納。
相比之下,具有判斷力的人,甚至那些發明家,那些發現真理的人卻擁有高得多的能力,從直觀所見過渡到抽象的、成形了的思想,以至于可以看清事物間錯綜復雜的關系;這樣,對他們來說,包含直接真理的命題的范圍就大為擴展了,也囊括了眾多東西,而其他人對這些頂多只能是膚淺地、間接地相信。對這些頭腦庸常的人來說,對一個新發現的真理,他們是在真理發現以后才去試圖找出真理的根據和證明,亦即追溯一些早已公認的、毫無疑問的真理。但在某些情況下,這是不可行的。例如,我用六分法標示了六個基本顏色,這是唯一可以讓我們理解每一個基本顏色的真正和獨特本質,并以此首次真正解釋了顏色。我無法為這些提供證據。但盡管如此,這個理論的直接確切性是如此之大,任何有判斷力的人都很難真的對此產生懷疑。正因此,維也納的洛薩斯教授先生竟敢把這當作是他自己的發現成果。關于這事情,大家可參看我的《論大自然的意欲》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