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你,你……”蔣國豪聽罷,頓時咬牙切齒,有一種想要把楊林掐死的沖動。
但顧及道在場的黃老,他只能立刻改口,求饒道:“楊哥,我的好大哥,你就行行好饒了我吧。”
“一百二十萬,你就算把我賣了,我也湊不出這么多錢來啊……”
楊林笑瞇瞇道:“蔣國豪同學買車的時候那么炫富,怎么這會兒開始哭窮起來了?”
“我還是那句話,一百二十萬,一分錢不能少。”
蔣國豪見自己在楊林面前吃癟,只能祈求與黃老。
他直接跪倒在黃老面前,以頭搶地,嚎啕道:“黃老啊,你幫我求求情吧。”
“我之前真不知道這個碗有這么貴重,一不小心才打碎的。”
“一百二十萬的巨款,我真拿不出來啊!”
黃老臉色瞬變,嚴肅道:“干什么呢!快點給我起來!”
“男兒膝下有黃金,怎么能隨便給人下跪磕頭呢!”
“小伙子,你要清楚一點,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你若是一時半會拿不出錢來,不要緊,可以慢慢攢錢還啊!但是想要賴賬,那可就不地道了。”
他畢竟是鼎鼎有名的大商人,不是樂善好施的活菩薩,對于這種事情還是鐵面無私,十分敏感的。
誠實守信,遵守規則,有借有還,是他一生信奉的信條。
對人對己,都采用這個原則。
并且他也看出來了,這個蔣國豪渾身上下都是價格不菲的名牌服飾,身上散發出來的氣場,也完全不像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
他由此判斷,一百二十萬,蔣國豪多半是能拿出來的。
“好!既然如此,我就去籌錢湊錢。”蔣國豪見狀,只好忍痛答應。
他站起身來,扭頭就走。
看起來是決心滿滿,準備履行承諾,實際上是想溜之大吉。
他料定楊林現在雖然已經結識張家、黃老等不俗勢力,但輪人脈看到還比不上他蔣家。
這些大佬,最多也就當面替他說說話,至于幫他要賬,那是不可能。
因此,只要他事后拒不承認,完全可以把這筆賬給賴掉。
“等等!”楊林一聲高喝,叫住了他。
“楊林,你還有什么事?”蔣國豪道,“長話短說,不要耽誤我湊錢。”
“湊錢?呵呵,我看你是想賴賬吧!”楊林冷笑道。
他畢竟兩世為人,深諳世道。
蔣國豪的這些小心思,在他面前只不過是兒戲。
蔣國豪見被楊林戳穿老底,又羞又怒,他反駁道:“楊林,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我堂堂蔣國豪,怎么可能干這種不講信用的事情。”
別看他講得義正言辭的,實際上完全是說給黃老聽得,為的就是趕緊蒙混過關,然后撒丫子開溜。
但卻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把自己的名字又重復了一遍。
“蔣國豪?”黃老剛才從楊林和高敏口中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就感到有些耳熟,現在蔣國豪親口說出來,他總算是記起來了。
“你爸爸是蔣大衛吧?”黃老繼續問道。
蔣國豪的父親,早年是京城有名的中低端掮客,當時名叫蔣大衛。
在蔣國豪小時候,蔣大衛就曾跟黃老有過交往,甚至帶蔣國豪去黃老家拜訪過。
蔣國豪萬萬沒想到黃老的記性居然這么好,事過多年,不僅還記得他父親的原名,并且還記得他的名字。
但接下來黃老的話,更令他冷汗頻出。
“我好像記得,你爸現在還跟我們公司有合作。好像是在老三那邊走動,對不對?”
黃老說的“老三”,是他的三兒子黃小剛,目前正在掌管黃氏集團部分企業的運作。
蔣國豪一聽,臉色都變了。
“對,沒錯,黃老。”他一邊回應,一邊不住地擦著頭上的汗。
黃老見確認無誤后,呵呵一笑,道:“原來你是蔣大衛的兒子呀,真是巧了。”
“那你也不必擔心還不上小楊錢的問題了嘛,這種事,跟你爸說說,不就成了嗎。”
“他好歹也在京城商業界打拼這么多年,早就小有所成,這點小錢,恐怕不至于拿不出來吧?”
跟蔣大衛說說?說得輕松!
要是蔣國豪讓自己的父親知道這件事,非要把他打成豬頭不可!
但他迫于形勢,只能點頭強顏歡笑地答應道:“是,黃老說的對。”
“我這不正要回家,找我爸商量嗎,嘿嘿……”
“不用了……”黃老擺了擺手,掏出一個手機,撥打了一個電話。
“老三啊,你現在是不是跟蔣大衛有合作?”
“哦,那太好了。是這樣,蔣大衛他兒子,弄壞了我朋友一個東西,價值一百二十萬,你看……”
“行行行,那我不嘮叨了,你快好好工作吧。”
說罷,黃老掛斷了電話。
這一通電話,直接讓蔣國豪面如死灰。
顯然,黃老已經把這一消息傳達給了黃小剛,并且讓黃小剛再傳達給蔣大衛。
既然黃老都親自開口了,那這件事情,恐怕是賴不掉了……
幾分鐘后蔣國豪失魂落魄地走出紫金苑。
他的表情已經麻木,而等待他的,只怕是疾風驟雨。
蔣國豪走后,黃老、孫富、楊林終于有空坐下來,喝酒吃菜。
而楊林也把社恐晚期的安純拉了出來,帶她見見世面。
“黃老,晚輩敬你一杯!”楊林敬酒道。
今天黃老的出面,讓他逼迫蔣國豪賠款的事情輕松了不少。
實際上即使黃老不來,憑借著他托人在家安裝的一眾高清攝像頭以及錄音器,也足夠將蔣國豪擺平,只不過就稍微麻煩了些。
觥籌交錯,黃老不禁感嘆道:“可惜了蔣大衛啊,他明明那么嚴厲的一人,教出來的孩子怎么會是這個樣。”
剛才,楊林已經把整個事情的前因后果通通告訴了黃老,黃老對蔣國豪的猜測,也得到了認證。
“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個說法并不具備普遍意義。”楊林道。
“只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才能更好的將子女引向正途。”
“而過度的打罵,有時候不僅不能規范子女的思想道德,有不少時候甚至還能起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