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博?”
“記得,當然記得,小老弟嘛!”
關祖一激動,這東北味的話都出來了。
當然,關家本就是從那邊過來的,其實逢年過節還真能聽到一些東北話。
“哈哈,你小子!”
關家慧走過來,狠狠的給了關祖肩膀一巴掌。
然后湊到他耳邊,低聲說道:“自從四叔去世之后,四嬸已經十年沒登咱家門了,估計這次是遇到過不去的檻了!”
關家慧那帶著熱氣的聲音,讓關祖一陣恍惚。
他腦海中想起小時候那個雖然談不上漂亮,但卻對誰都很和善,整天一副笑臉仿佛從來沒有過憂愁般的女人。
當年那位四嬸對他挺親的,每次見到各種好吃的往他手里塞。
那時候的關祖就像現在他面前的關友博一樣,每次都是捏著衣角,怯生生的喊一聲阿嬸之后就不再言語。
然后那位四嬸就不斷給他講故事、講笑話,直到關祖被逗樂之后,這才笑瞇瞇的帶著他出去玩。
“你說的沒錯,以四嬸的性格,如果不是實在過不去的話,她是不會登門求助的!”
回憶起當年的點點滴滴,關祖的臉色也嚴肅起來。
這位四嬸雖然看似一副樂天派,但實際上外柔內剛。
十年前四叔死的時候,正巧趕上他老爸關山海升職督察,一邊歡天喜地,一邊悲痛欲絕。
當然,關山海夫婦知道這件事之后,也立刻登門祭奠,并給了許多關照。
只是這位四嬸也說了,她老公本就是關氏旁支,而且還是庶出。
如果不是湊巧在逃難的路上遇到關祖爺爺,恐怕她老公和她婆婆母子倆早就不知死在什么地方了。
這些年能夠在港島站穩腳跟,并且有了個涼茶攤能顧住生活,已經是多虧了關祖一家人幫忙。
所以她不想再麻煩關家人,而且涼茶攤也夠養活她和兩個孩子了。
對于四嬸這種陳舊的思想,關祖也不知該怎么說,反正人家很要強他們也沒的勸。
從那之后人家便再沒有登過關家的門,說是怕讓人知道關家還有她這么個親戚給關家丟人。
畢竟這十年之間,關家的確稱得上是一路高升。
關山河、關山海兄弟倆,一個靠著自己的實力拼到總警司,一個在樂家支持下也順利升職警司。
再加上關祖母親樂慧玲回到樂家,坐鎮百億集團成為港島新一代女強人之一,報紙、電視各種頭條沒少出現她的身影。
“所以,等下注意點,千萬別亂說話!”
關家慧小聲提醒,她是擔心四嬸的性格太要強,好不容易登門一次萬一說錯什么話,搞不好以后又不來了。
“放心,這點事我心里還是有譜的。”
點頭之后,關祖拍了拍身旁那少年的肩膀:“友博,走吧,跟我們進屋!”
三人邁步往里屋走去,自從關山海哥倆都分家出去之后,老宅這邊平日里也沒什么人。
大過年的也沒什么客人要招待,所以外屋客廳就沒擺什么東西。
一家人都在里屋,雖然沒外面寬敞,但稍微擁擠一點反而顯得熱鬧。
“爺爺、大伯,四嬸,爸媽!”
進門來便開口打招呼,屋子里都是自家人也用不著太客氣。
隨手拉了個椅子坐下之后,就聽著屋子里的人開始聊天。
“阿祖來啦,友博,坐吧!”
在關老爺子招呼下,眾人全都找座位坐了下來。
先是隨便聊了點家長里短的事,聊著聊著,話題就扯到了關祖身上。
“沒想到,咱們關家現在也算是一門三杰了,阿祖竟然能在警隊做出這么大的成就,真是令人意外!”
關祖今年折騰了這么多案子,名聲大噪,雖然不至于說全島無人不知,但在有心人耳朵里基本都灌滿了。
稍微有點門路的都知道,警隊今年出了一位年輕的督察,破案入神、能力非凡。
最重要的是年輕啊,剛從警校畢業,據說還是港大畢業生。
滿打滿算也就二十出頭,怎么能不讓人羨慕。
“爺爺,還有我呢,我也是警察!”
聽到爺爺的夸獎,關家慧頓時不樂意了,噘著嘴哼哼起來。
老爺子笑著拍了拍關家慧的小腦袋:“你這丫頭啊,從小要強。”
“不過你們海關在大多數老百姓眼里,還真不算警察!”
聽到爺爺這么說,關家慧雖然很想爭論一番,但稍作思考還是算了。
畢竟老爺子說的沒錯,在港島大部分人眼里,海關的人還真不算警察。
法定意義是法定意義,市民心里的定義那是另外一回事。
“爺爺,都是大家的謬贊,我就是做了一些自己該做的事。”
在自家人面前,關祖依舊很謙虛。
“很好,小小年紀就能穩住心態,保持謙遜的態度是很重要,人呢一定不能飄,須知穩重方能成大器!”
“知道了,爺爺!”
又聊了幾句家常,然后老爺子將話題轉移到四嬸這邊:“小娥,一眨眼友博這小子也長大了,該讀書了吧?”
要不說姜還是老的辣,關老爺子一眼就看出了四嬸登門的關鍵。
如今已經不是四大探長的年代,雖然港島依舊有不少幫會在瞎折騰,但他們住的這是啥地方?
港島區,可以說是六大區里最安全的地方。
高街在什么地方?
西環!
往北直線不到200米就是皇后大道,西區警署、匯豐總行、立法會大樓等等都在皇后大道上,那里幾乎算是港島金融中心街。
所以這附近的安全是沒問題的,只要安安穩穩過日子應該不會有什么問題。
再加上四嬸本就是個勤儉持家的傳統女人,生活上應該不會有什么過不去的難關。
結合今天四嬸都沒帶女兒來,只帶著兒子關友博過來,想必應該是跟關友博有關。
關友博今年十五歲,算年紀應該已經上中學了,所以跟讀書有關的可能性很高。
“阿叔,友博讀中三了,今年會考成績很不錯但學校那邊...。”
說到這,四嬸顯得有些猶豫。
但為了兒子,還是咬著嘴唇將自己的困難說了出來。
港島初中和高中不分開,所以港島的中學是3+3+1一共七年制的。
三加三是初中三年、高中三年,最后一年是預科班,屬于上大學之前的適應教育班,類似大學培訓班。
而在中學的前三年,也就是中三之前,財政方面是有補貼的,算是義務教育。
個人掏錢很少,基本不花錢,所有人都讀得起。
但中三有個會考,成績不行會被淘汰,然后就去打工或者混社會等等不提。
會考成績好的,繼續讀書的話可就要收費了。
關友博成績很好,四嬸想讓他繼續讀下去,而且還想讓他讀個好學校,盼著他將來能像關祖一樣考上港大之類的好大學。
想換學校,就要花錢,好的學校每年的學費對于絕大多數市民而言可是一筆不小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