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解本草綱目:生活實用版
- (明)李時珍著 文俶等繪 黃倩等編注
- 450字
- 2023-02-20 16:57:16
三七
釋名〡又名山漆、金不換。或云本名山漆,謂其能合金瘡,如漆粘物也。金不換,貴重之稱也。
集解〡〔時珍曰〕生廣西南丹諸州深山中,采根曝干,黃黑色。團結者,狀略似白及;長者如老干地黃,有節。味微甘而苦,頗似人參之味。
根
氣味〡甘、微苦,溫,無毒。
主治〡止血散血定痛,金刃箭傷、跌撲杖瘡、血出不止者,嚼爛涂,或為末摻之,其血即止。亦主吐血衄血,便血血痢,崩中經水不止,產后惡血不下,血暈血痛,赤目癰腫,蛇傷諸病。
發明〡〔時珍曰〕此藥近時始出,南人軍中用為金瘡要藥,云有奇功。凡杖撲傷損,瘀血淋漓者,隨即嚼爛,傅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
[附方]
吐血衄血 山漆一錢,自嚼米湯送下。
赤痢血痢 三七三錢,研末,米泔水調服,即愈。
大腸下血(便血) 三七研末,同淡白酒調一二錢服,三服可愈。
無名癰腫 疼痛不止,山漆磨米醋調涂即散。已破者,研末干涂。
葉 主治〡折傷跌撲出血,傅之即止,青腫經夜即散,余功同根。
編者注:三七是云南白藥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止血的同時,又有活血的功效,因此近代有“冬至至春分期間,每日服三七粉0.5克”的養生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