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奧普拉·溫弗瑞從家境貧寒走到生活富足,她的故事是多少人耳熟能詳的勵志傳奇。20世紀50年代,她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的農村由祖母撫養長大。這個非洲裔女孩在兒童時期遭受過不幸,但是依舊堅強成長,成為北美第一位身價數十億的非洲裔億萬富翁。人們提到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時,她總會位列其中。

幼年時期,奧普拉的家庭一貧如洗,她甚至穿不起裙子,而只能披著裝土豆的麻袋蔽體。她還講述過因為沒有洗衣機,祖母只能在大鍋沸水里清潔衣物。奧普拉經歷了動蕩不安的童年,她的監護人如走馬燈般更換,成長環境中唯一不變的是她要隨著監護人的更換而更換居住的地方。她的監護人從祖母換到母親,然后是父親,隨后她又回到祖母身邊。奧普拉擁有一個糟糕透頂的童年。

除了生活顛沛流離,奧普拉還必須克服諸多情感問題。她的妹妹因為皮膚不像奧普拉那么黑,所以是母親最為喜愛的孩子。她的母親是有錢白人家的女傭,常讓奧普拉睡在門廊里,而她和奧普拉的妹妹則睡在屋里。更可怕的是,奧普拉年僅9歲就遭受非人對待。自那之后,她開啟了一種混亂的生活模式,一直持續到她十幾歲的時候。

你可能對她悲慘的童年有所耳聞。除非與世隔絕,否則你也一定聽說過她頗具傳奇色彩的成功經歷。

那么問題來了:面對如此明顯的劣勢,奧普拉是如何實現翻盤、功成名就的呢?

究竟是什么讓一個早年生活如此悲慘的年輕非洲裔美國女孩躋身地球上最有影響力名人的行列?據稱她在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僅憑一己之力就為奧巴馬爭取到將近一百萬張選票。

在分析某人的成功時,我們絕不會只找到一個因素。然而,在奧普拉的案例中,最為突出的是她與生俱來的一種天賦。從某種角度來講,她是天才兒童。

在奧普拉3歲的時候,祖母就開始教她閱讀《圣經》并且定期帶她去教堂。在教堂,人們稱她“傳教士”,因為她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能力,能夠一字不差地給教堂的會眾背誦《圣經》。

不經意間,奧普拉逐漸學會了那些讓她能夠抓住觀眾注意力的技能。她的祖母和父親會開車帶她到周邊的每間教堂為大家演講。會眾爭先恐后地聽這個說起話來仿佛領袖一般的神奇孩子演講。

奧普拉說:“我8歲就成了出色的演講者。當地每次婦女團體的聚會、宴會、教會活動,我幾乎都會上臺發言。”

因為令人驚嘆的閱讀能力,學校允許她跳級。父親定期帶她去圖書館,她樂此不疲,在圖書的海洋中可以避開生活的嚴酷與創傷。

奧普拉在圖書館里度過了漫長的時光。她撰寫讀書報告,前往教堂布道,面對成百上千人發表演講。這些經歷磨煉了她的公開演講才能,這是大多數孩子從未有過的經歷。即便有這樣的經歷,他們也沒有足夠的天賦和意愿去充分利用。

奧普拉不滿10歲就已經在堅持閱讀和演講。她迅速積累了1萬小時的練習時長,而且她通向星辰大海的征途依舊在繼續。她在一次公開演講比賽中獲勝,贏得了田納西州立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她17歲參與廣播節目,不是實習,而是享受全額工資。最終,她成為全國性電視節目的聯合主持人。

奧普拉為何能夠成功?沒錯,努力工作和投入大量時間進行練習。但是,她的成功中依舊存在運氣成分。她擁有出眾的天賦,并且后天愿意繼續拓展提升,監護人和老師給予的鼓勵也促使她的天賦得以綻放。因為沒有得到母親的關注,她轉而在教堂、廣播節目以及隨后的電視節目中尋求公眾的認可和關注。

不是每個人都能像奧普拉一樣,天生就擁有非凡魅力和溝通技巧。不是每個人的祖母都會從孩提時代就孜孜不倦地教孫子孫女讀書。不是每個人的父親都會定期帶孩子去圖書館或者愿意開車帶孩子去給他人演講,從而培養孩子這方面的才能。而且,不是每個人都像奧普拉一樣擁有符合自己興趣的各種機會。

除了出眾的讀寫能力和演講技巧,奧普拉的日間電視節目大獲成功的秘訣也包括她善于共情,富有憐憫心,為節目注入豐富的情感,這是她在傷痕累累的童年培養出的能力。奧普拉動蕩不安的童年讓她能夠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轉化為發自心底的共情,她還鍛煉出了超高的情商。奧普拉的例子證明了一個重要的理念,這個理念也是本書的核心:每一種劣勢都有與之對應的優勢,反之亦然。你所處的環境和所具有的不公平優勢,無論乍看之下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是一把雙刃劍。

奧普拉的生活有著完整的記錄,我們可以輕易看出她的生活經歷與成功之間的聯系:如果沒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她便不會有今天的成就。能否獲得這種天賦以及父母是否進一步培養我們的天賦,是我們無法控制的,因此這屬于生活中的隨機事件,純粹依靠運氣。

舉奧普拉的例子,是為了澄清我們所說的運氣的含義——并非總是指正向的“幸運”。奧普拉經歷過艱難困苦,那段生活與她后來的幸福生活密不可分,兩者的結合讓她有了今天的成就。這就是運氣。同樣,僅有運氣是不夠的——關鍵是她對待這種“運氣”的方式,她選擇利用生活中的偶然因素,鍛造她的雄心壯志,促使她大膽追夢。

說到天賦方面的運氣,另外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泰格·伍茲(Tiger Woods)。伍茲的高爾夫天賦很早就被其父親發現,因為伍茲在還不會走路的時候就會揮舞高爾夫球桿了。兩歲的時候,伍茲就出現在電視上揮桿擊球,被譽為高爾夫神童。3歲的時候,伍茲打出了9洞48桿的成績,一個對于成年人來說也是值得欽佩的成績。確實,他的天賦和父親的培養讓他擁有非凡的職業生涯。

最近,鼓吹天賦并不存在的勵志書和視頻大行其道。這些書和視頻的作者認為,所謂天賦純粹是因為努力工作、不斷實踐和投入“1萬小時”。

胡說八道。

前面的例子說明,與生俱來的才能絕對存在。對于極度成功的人來說,這種天賦是他們培養技能的基礎,并且通過1萬小時的練習將這種天賦轉換成自己的“超能力”。

沃倫·巴菲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也是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人。他把自己的成功歸功于多次幸運的選擇和與生俱來的才能:“我運氣很好。我出生在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出生在美國可不是我能決定的!在某些方面,我還繼承了一些不錯的基因……就我而言,我特別擅長配置資本。”

巴菲特明確地表示自己出生的地點和時間以及自己在資本配置(投資)方面的天賦是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這些因素完全不受他的控制。隨后他說:“拿我自己來說,我出生在1930年,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她們非常聰明,充滿干勁,但是沒有我這樣的機遇……如果我是非洲裔,那么我的人生軌跡會不同。如果我是女性,那么我的人生軌跡也會不同。”

所以,巴菲特非常幸運,天生的膚色和性別使其受益頗多。

巴菲特是否有努力工作?他是否經歷了1萬小時的錘煉?當然,他確實有努力工作,也投入了1萬小時。

勤奮確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只有天賦而不努力時,勤奮確實能擊敗天賦。但是把兩者結合起來,才能為你的人生火箭注入升空的燃料。

我們可以更進一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巴菲特會如此努力地工作?答案是因為他天生就對投資抱有親切感。換言之,他喜歡投資。某人在某件事上“有天賦”,或者在做某事方面有與生俱來的才能,可以理解為他們喜歡參與某事,進行實踐并且為之著迷。這些人特別喜歡自己的事業,為之著迷,所以才會如此努力。你經常會聽到人們說你必須找到你熱愛的事業。正是因為熱愛,奧普拉才能成為“脫口秀女王”,伍茲才能擁有光輝的職業生涯,巴菲特才能成為“股神”。幾乎每個成功的人都是如此,例如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以及理查德·布蘭森。

這些人取得了從統計學上講概率微乎其微的巨大成功,究其原因:有著出眾的運氣稟賦并且辛勤工作——通常辛勤工作對于他們來說易如反掌,因為他們不僅具備這方面的天賦,而且對其充滿熱情、異常著迷,所以他們樂于為自己的事業付出時間。

巴菲特說:“我有幸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沒有比這更幸運的了……每天早上上班的路上,我都會興奮地跳踢踏舞。”

根據2017年的蓋洛普民意調查,全世界85%的工作者在接受匿名調查時承認討厭自己的工作,這與前述的成功人士形成鮮明對比。報告稱,“世界上有許多人討厭自己的工作”。在英國,只有17%的人熱愛自己的工作。

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幸運,可以從事熱愛的工作,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熱愛”什么或者有何種“才能”。正如本書隨后會討論的,關鍵在于試驗和專注于能為他人創造價值的事情。這樣你就能找到具有價值的工作(無論是創業還是為他人工作,只要是能讓你得到報酬的事情)并從中獲得滿足感。

過多地談論運氣因素可能會讓人覺得我們是失敗主義者,或者覺得這樣的想法令人灰心喪氣,因為這與現代人秉持的自己的生活由自己掌控的信念存在巨大沖突。

其實公平這個概念也會令我們惴惴不安。埃文·斯皮格爾天生就坐擁如此巨大的不公平優勢,擁有極高的社會經濟地位,難道這公平嗎?有人甚至會認為奧普拉天生就活力四射并且擁有令人艷羨的天賦,這難道公平嗎?

生活并不公平。

生活充滿了隨機事件或者不合理的安排,無法準確地給每個人分配均等的資源。并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相同的機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回報。我們必須對他人和自己保有同情心,因為生活可能到頭來并不像我們期冀中那般美好。

接受這個觀點常常需要花費一些時間,部分原因是,唯能力論的錯誤觀點普遍存在,許多人認為只要努力工作并且具備相應的能力就能獲得成功。

相信我們生活在一個純粹的唯能力論的世界里是非常危險的觀點,這種想法會給人生注入一種錯誤的價值觀、一種“應得”感。哲學家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明確指出:

……在中世紀的英格蘭,如果遇到一個窮人,人們會稱他是一個不幸的人,換言之,他是一個沒有受到好運眷顧的人。現如今,特別是在那些相信社會已經轉型為唯能力論社會的地方,例如在美國,如果遇到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人們會不友善地稱他為“失敗者”。

這種觀點害人匪淺,恰恰導致了發達國家的人們的各種擔憂與地位焦慮。在我們生活的世界里,心理健康問題橫行,包括抑郁癥、焦慮癥,有人甚至選擇自殺。部分原因就是,我們極度渴望過上報紙、雜志、網站還有Instagram等社交媒體上的那些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模特的照片不僅打光專業、角度拿捏準確,還要經過Photoshop處理。看到這樣的照片,我們會因為相形見絀而感到自卑,面對創業界的名人和其他商界名人,我們也會有相同的感受。

當然,這些名人的成功故事會讓我們受益良多。但是,只要足夠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這種深植于我們腦中的想法會讓我們因為無法達到這些名人的高度而感到深深的內疚。創業公司的創始人倍感壓力、身心俱疲已是常態,我們需要照顧好自己,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外部世界對于成功的定義往往非常狹隘,為了我們自己,我們在定義成功的時候必須擺脫這種束縛,才能找到幸福。我們會在本書的第三部分討論“動機”,并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有些人經常會讀到或者看到勵志的和激勵他們的內容,他們已經習以為常,讓他們承認運氣因素的存在及其所具備的力量可能非常困難。他們認為純粹通過努力,就能“強行”獲得成功(而結果往往是幻滅)。勵志類和商業類書籍應該探討的內容是如何掌控生活。但是對于出生時間、度過怎樣的童年、早期教育的質量這些內容,我們又怎么可能掌控呢?

對于這些事情,我們全部無法掌控。

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結合兩種視角去看待世界——一方面,經濟上的成功是通過努力獲得的;另一方面,經濟上的成功也是由于偶然的好運。我們既相信努力工作會有回報,也承認運氣會發揮作用。我們需要在這兩種思維模式之間找到平衡。

把這兩種思維模式作為工具放入你的心理工具箱中:有的時候,你可以喚醒信念,相信自己擁有塑造未來的力量;而有的時候,你又可以從時運、運氣和命運的角度思考問題,對業已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避免因為結果不盡如人意而心灰意冷。

從統計學角度講,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們都是異類。如果你想避免崇拜巴菲特、奧普拉和扎克伯格們,想避免相信那些沒有取得成功的人就是生活的失敗者,想避免認為他們的結局是咎由自取,那么第二種思維模式(相信命運和運氣的作用)可以發揮作用。它有助于我們產生同情心,并幫助我們在獲得成功時避免傲慢和自以為是的優越感,也有助于我們在看到別人比我們更成功時抵制自卑感和嫉妒心。

統計學家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在其著作《隨機漫步的傻瓜》(Fooled by Randomness)中寫道:“普通的成功可以通過技能和勞動來解釋。巨大的成功則可歸因于(統計學上的)方差。”(塔勒布稱運氣為“方差”。)我們必須牢記所有我們無法控制的事情。

如果事到如今,你依舊無法認同我們的觀點,那么不如思考一下:你的身邊有多少人終其一生都在辛勤工作,卻依舊無法擺脫對生計的憂慮?

或者,反過來講,你的身邊有多少人功成名就,卻根本配不上自己的成就呢?有很多能力平平者同樣取得了成功。我們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老板力不勝任,有時其所作所為對公司甚至弊大于利,而員工依舊要為他效力。

切記,運氣本身其實并無對錯。實際上,大家都喜歡好運。我們希望你也能擁有好運。(而且,奇怪的是,有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做某些事情來提升自己的運氣,后文會詳述。)如果我們忽略了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好運、機緣巧合或者恰逢其時、恰逢其地的機遇,那么我們就無法準確地認識成功的條件。如果意識不到運氣的真正力量,我們就會變得憤憤不平、消極頹廢,始終困惑于為何終生努力工作卻無法實現心中目標。

同樣,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辛勤工作的作用,認識不到我們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那么,我們可能會變得尖酸刻薄,被無能為力的受害者心態所折磨。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再也無法尋找自己的優勢,而是糾結于自己沒有得到的東西。

現實是,成功是大量不同因素、時間、決策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公平優勢這一概念和MILES框架(參見第5章)可以幫助你弄清楚應該關注什么內容并規劃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你決定接下來應該采取什么行動。

我們希望教會你如何聰明地工作。我們希望無論是在創業過程中,還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從現在開始,你都能占據強勢地位,以自己的不公平優勢為基礎開展工作。

如果你已經努力良久,渴望獲得成功,但是目前仍舊沒有實現目標,那么你可能并沒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不公平優勢。

如果你決定孤注一擲,投身創業浪潮,那么找到和利用好自己的不公平優勢可以大幅度增加成功的機會。

如果你身處大型組織,希望保持組織的主導地位,提升市場份額,推出全新產品并且與時俱進,那么你也必須了解并利用好你個人的不公平優勢,同時作為組織戰略的一部分,你個人的不公平優勢也可以成為組織的不公平優勢。

換言之,不公平優勢的形式多樣,可以在你的職業生涯或者從商道路的每個階段為你助力。了解不公平優勢,提升不公平優勢,利用不公平優勢,是聰明工作最有力的方式,也是為成功增添籌碼最有力的方式。

但是話說回來,我們所說的“不公平優勢”到底是什么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平乡县| 靖宇县| 富阳市| 黑龙江省| 西城区| 镇巴县| 泊头市| 区。| 无为县| 洪泽县| 灌云县| 健康| 团风县| 华阴市| 五大连池市| 乌拉特前旗| 荆州市| 旺苍县| 柞水县| 合阳县| 三台县| 乐亭县| 霍城县| 苗栗市| 都匀市| 沂源县| 竹溪县| 宁阳县| 武强县| 专栏| 榆林市| 安庆市| 库车县| 赤城县| 麻江县| 高雄市| 交城县| 渝中区| 敦煌市| 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