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推動力:京津冀高技術產業集群人才流動及配置策略
- 邊婷婷
- 880字
- 2023-02-28 20:22:41
1.3.6 人才流動的措施
張曉玲(2013)分析了人才流動現象,提出了三項關于人才流動的措施。
1)學習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
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的國情,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人才政策,并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發達國家紛紛制定法律,把人才工作列為重要工作,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來為引進人才服務。我國在十八大之后把人才強國戰略提升為國家戰略,突出了黨管人才的方針,提出要把人才大國變為人才強國。人才工作得到了黨中央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我們要充分利用國家的大環境,對人才工作的特征進行深入研究,制定相應的人才政策,加大對人才的投入,推動人才工作的科學化、現代化。
2)聯合政府職能部門、發動全社會的力量
人才工作是一個涵蓋范圍很廣的系統工程。要把所有的人才都集聚在一起,不僅要加強政府的工作,還要加強人才資源、社會保障、教育、科技、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協調,使人才發揮最大的作用。人社部門和人才服務機構是國家人才工作的綜合性行政機關和實施機關,在人才工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人才是最重要的社會資源,如此重要的社會資源,僅僅依靠政府職能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動全社會的力量,把人才引進工作變成全民的工作,把人才引進變成全社會的工作。我們要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人才引進模式,盡快形成政府、企業、市場、非政府組織等多方參與的人才引進模式。要實現人才工作的突破,不僅要從招攬人才入手,更要從企業、政府等方面著手,把全社會的力量作為一個重要的渠道,把市場作為人才資源配置的關鍵。
3)發揮自身優勢、多渠道引進人才
當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日益依靠人才的引導和帶動,加強對人才的吸引,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各地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人才政策。高層次人才雖然珍貴,但一個國家和區域的發展并不是僅僅需要高層次人才的,更多的工作是由普通人來完成的。在人才政策方面,要一視同仁、統籌考慮,不能偏袒。一個國家要一視同仁地對待各類人才,多渠道地從各個方面吸引和集聚各類人才。有了國家政策的扶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大批優秀人才的參與,再加上科學、教育、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政策,整個社會就會齊心協力,完成小康社會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