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命人捆住蔡瑁,令趙云督三千人攜先行往襄陽以求奪取城門,自己則是和關羽張飛等人督大軍六千人在后,留麋竺簡雍督兩千人鎮守樊城。
而此時的李護正站在劉琦府邸的院內,諸葛亮正與劉琦對弈,可此時的劉琦卻有些心不在焉,被諸葛亮接連拿下了很多棋子,根本無有招架之力。
諸葛亮看出來劉琦此刻的心慌意亂,笑著問道:“長公子可是在憂慮誘蔡瑁襲樊一事?”
劉琦勉強一笑,說道:“葛公當真是神機妙算,琦確實有些擔憂,若是蔡瑁不中計,退回襄陽,我等豈不陷于被動?”
“長公子多慮了,蔡瑁能在襄陽呼風喚雨多是他先君蔡諷的功勞,雖有他嫁姐求榮這一舉動更加鞏固了自己的權勢。然定宗賊之功不在此人而在蒯氏也,若無蒯氏,此人亦不過匹夫耳,何足掛齒,公子安心便是!”
劉琦聽完不再言語,只是也無心下棋,望著半亮不亮的天空發呆,諸葛亮見此也靜靜地陪劉琦等待天亮,而李護則是站在一旁。
突然傳來扣門的聲音,李護示意守在門口的魏延和傅肜打開門查看情況。
一個人影從門口閃入,魏延眼中煞氣顯現,拔出環首刀架在了此人的脖頸上,低聲喝問:“汝何人?”傅肜警惕地看向門外,發現再無他人后將門關上,拔出環首刀對準那人。
那人卻也不慌不忙,對著劉琦說道:“小人是習馬楊龐廖五家派來的信使,今有情報在此,還請長公子過目。”
劉琦上前接過書信,將之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展信觀看,不一會兒放聲大笑,對著劉琦說道:“長公子可無憂矣!”
說完把書信遞給劉琦,讓他能夠安心,然后對著信使說道:“亮這就手書一封,煩勞信使傳回給五位家主,信使少歇。”
李護見狀,也明白了發生什么了,把傅肜招呼過來,“義興,去招呼各處的子弟,準備隨我出動。”
傅肜領命下去,魏延湊了過來,“李督,咱們何時出擊配合主公。”
“稍安勿躁,等軍師交代。”李護看向傲然而立的文士,充滿了信心。
這可是日后能讓占據中原的魏國“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的天才丞相。
跟著人家走,還能走錯路?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趙云率三千軍馬領蔡瑁來到了襄陽城下,蔡瑁騎馬在前,而趙云就立馬在其后,確保蔡瑁若有異動能第一時間拿下他。
襄陽城上的負責守衛的校尉是蔡家人蔡勛,見到一支三千人的兵馬來到城下,剛想命令部隊對其進行提防并向去請求援軍,可想到蔡瑁昨夜率三千人前往攻打劉備,就放棄了這一想法。
畢竟若是把事情鬧大到全城皆知,對他們蔡家聲譽也不好,現在劉備還掛著盟友的名號呢。
他快步走到城頭,滿是喜色地問道:“可是家主破樊歸來?”
蔡瑁剛想喊叫,感受到身后傳來的殺意,吞咽了下口水,強顏歡笑道:“正是!”
那蔡勛看清是蔡瑁,剛想令人開門,卻發現蔡瑁周圍不見張允等人,不禁有些狐疑,又問道:“家主,不知中弟和弟以及張允將軍何在?”
何在?皆死于劉備之手了!
可他能說嗎,若說自己這條命也不保啊!
蔡瑁猶如吃了苦膽一樣,內心充滿苦楚,悶悶地回答道:“他們三人駐守樊城,稍后押劉備等人前來,速開城門。”
蔡勛聽到解釋,出于對兄長的信任,毫無疑心地讓手下士兵打開了城門。
趙云見狀將手一揮,大軍迅速前行,直撲襄陽城門,最前方的蔡瑁也被迫向前沖去。
看著自家兄弟欣喜的模樣,蔡瑁把心一橫,扯著嗓子嘶吼道:“關城門,此賊也!關城門!”
可三千大軍的腳步聲掩蓋住了蔡瑁的嘶吼聲,城樓上的蔡勛看著兄長不停地咆哮感到有些奇怪,看著三千大軍狂奔向城門,內心浮現出些許不安,傳令道:“快,關城門,向城內求援,這支軍隊有問題!”
可為時已晚,趙云所率領的前鋒已經到了城門三十步內,見到守城士卒想要關上城門,當機立斷,彎弓搭箭,箭射如流星,眨眼之間,數個士卒的咽喉上就多出了箭矢,命殞當場。
城門的士卒發生了些許混亂,荊州襄陽所處許久無戰事,就連賊匪都在當年劉表單騎下荊州后被盡數蕩滅,陡一逢此緊急情況,竟不知該如何解決此事。趙云趁此機會收弓摘槊,厲喝一聲,天神下凡一般踏入了城門,長槊揮舞,連殺數人,后面的軍士迅速跟上,架起了長矛,構筑防線,等待后援前來。
蔡勛眼見不妙,咬著牙沖了下來,他算是看明白了,自家兄長是被人給脅迫了,而中和二將以及張允恐怕已遭不測,這時候若是讓這些人殺進來,他們蔡家不死也要元氣大傷。
蔡勛率領著自己的親兵部曲沖到了最前方開始指揮作戰,慢慢地穩住了局勢,并試圖將劉家將士反推出城門,將城門關上,一時間,劉軍將士的防線搖搖欲墜。
趙云見此情況,下馬拔出環首刀,咆哮一聲,身邊迅速跟上數人,趙云左盾右刀殺向對面,持盾擋住劈來的環首刀,右手刀向上斜斬砍下來敵卒的半個腦袋,而后反手一刀又結束了另一人的性命,率領漢軍又向前反推了數步。
蔡勛見到趙云的勇武,又看見麾下的士卒有些抵擋不住,只能沖了上去,試圖抵擋住趙云。
然后他就死了,被趙云一刀梟首,雙眼圓睜,死不瞑目。
隨著后續的劉家士卒到來,城門的守軍或死或逃,被趙云率軍將城門搶下,而此時的劉備也已帥六千人馬來到城下。
畢竟,剛才的動靜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