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人都在用的思考工具
- (日)顧彼思商學院
- 2356字
- 2023-02-27 17:52:20
第1章 正確拆分問題,找到問題核心
只有正確拆分問題,才能找到問題的核心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切入點。

拆分是理解的第一步
正確拆分問題是找到問題核心和解決問題切入點的關鍵,也是經營管理的基礎。也許正因為它很關鍵,才出現了不少關于拆分問題的說法。
“想要做好統籌管理,就要將事物細分開來。”
“遇到困難要分開來處理。”
……
隔著一層紗去觀察一個龐大的復合物時,我們往往會有很多看不清的地方。但若能適當地將其拆分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問題的關鍵,操作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本章主要從解決問題的實際場景出發,展開相關討論。
準確找到切入點
準確找到切入點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環節。從開篇漫畫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嘗試從不同角度切入問題后,就能更好地找到問題核心。
那么,如何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呢?首先,需要積累經驗。其次,需要有意識地儲備切入點。換言之,沒有一個方便的既定準則告訴我們從哪個切入點出發能找到問題核心,我們需要在大量的嘗試和失敗中摸索出答案,而積累經驗可以讓我們減少失敗次數。
想要儲備大量的切入點,我們就需要通過讀書等活動進行學習,或在實際操作中借鑒他人的技巧。比如,遇到銷售收入下滑這一問題時,我們就可以從不同客戶層(不同性別、不同年齡段、不同家庭結構等)、不同營銷渠道及不同產品等多種切入點嘗試分析。當然,大家都期待問題能夠得到輕松解決,但在多數情況下,僅憑之前嘗試過的切入方法,很可能收效甚微。
在這個案例中,如果我們僅僅將業績下滑的原因假設為:最近顧客對產品的使用頻率普遍下降。那么,我們根本就沒有充分考慮“銷售收入=價格×使用頻率×客戶人數”這一公式,而不考慮價格和客戶人數這兩個切入點,就很有可能找不到問題核心。切入點可謂我們分析問題的武器,武器越多,命中的可能性就會越高,所以切入點當然是越多越好。
正確選擇切入方法
“切入方法”與“切入點”這兩個名詞意思相近。在這里,我們將切入方法定義為:就某一切入點而言,對問題進行解剖時使用的具體切入方式。
比如,有一款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體的商品,人們將其銷售收入按不同年齡段分類統計時,一般會按“10歲以下、10~19歲、20~29歲和30歲以上”進行分類。然而,按“12歲以下、12~15歲、16~18歲、19~22歲和22歲以上”進行分類,也屬于按年齡段分類的一種方式。后者是以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和大學畢業后的職場人為基準進行分類的。根據商品的不同特點,有時后一種切入方法反而能夠得到更準確的分析結果。如果一開始就知道有這種分類方法,在考察客戶屬性時,首先就應該按學齡段進行分類。但是,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只關注了年齡的信息,而忽略了學齡段。其實,有時只要積極思考就能找到問題核心。
再舉一個例子。調查問卷中經常有“未婚/已婚”這兩種選項,其實,這也是一種很粗略的切入方法。比如,我們完全可以將選項修改為“未婚/已婚有配偶/離婚或喪偶”。這樣一來,說不定就能發現“離婚或喪偶”的單身人士對某項服務有著極大需求。
不要滿足于現有結果
普遍來講,人們在分析問題時,往往會在得到一定收獲后就停下了分析的步伐。從開篇漫畫的故事中也可以看出,如果主管沒有提醒他的下屬,可能那個下屬就會滿足于最初的分析結果。
同樣,假設有一個大小為“10”的問題,如果從某一切入點將該問題拆分成了“1:8:1”,多數人可能會滿足于這個結果,從而將重點放在“8”的部分進行處理。不可否認,有時這確實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但并不適用于所有問題。如果換個切入點,也許就會得到“0.5:9:0.5”的結果。假如后者才是最正確的拆分方法,則可以說第二個切入點才命中了問題核心。
讓我們再看一個案例。某企業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后發現,年收入在800萬日元至1 000萬日元的員工對現狀很不滿。可以說,針對這一調查結果,提高該收入群體的員工福利確實是一種看似有效的解決方法,但他們的不滿只是因為收入或福利嗎?其實,如果我們對“家中至少有兩個孩子在私立大學讀書”或“家中有父母需要照顧”等不同生活狀況進行調查,就很可能會發現同時具備這兩種情況的員工占到了上述收入群體的90%。
一般來講,家中至少有兩個孩子在私立大學讀書或是有父母需要照顧的員工,往往年齡較大。雖然不同企業有不同的制度,但通常來講,年收入與年齡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相關性。這樣看來,年收入在800萬日元至1 000萬日元的員工只是恰巧覆蓋了同時具備上述兩種情況的員工。
人們將這一現象稱作“偽相關”。偽相關有一個著名的案例:啤酒銷量大的月份溺水事件頻頻發生。這看似意味著醉酒會導致溺水,但事實并非如此。啤酒的銷量會在夏季增加,夏季天氣炎熱,去海邊或河邊玩的人自然也會隨之增加。所以,戲水人數的增加才是溺水事件增加的真正原因。這只是個簡單的案例,估計不少人早已識破其中的玄機,但是,在實際商業活動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很多類似的偽相關情況。
增加切入點即可更接近真相
發現一個切入點難以揭示某一事物的真相時,我們還可以增加一個切入點。有了兩個切入點,我們就可以令二者相輔相成,從而更好地揭示事物真相。雖然我們并不提倡花費過多的時間來尋找新的切入點,但適當進行嘗試還是十分必要的。
為了更好地發揮上述方法的作用,摸索切入點時,我們首先需要充分了解實際情況,避免臆想。這就要求我們積極走入現場,親耳傾聽來自現場的聲音。比如,聽到公司中有人說“感覺IT行業的人對這項服務的評價不怎么好”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對不同職業的人群進行調查,通過分析各個群體的服務滿意度,找到問題核心所在并進行處理。這樣一來,服務滿意度就有可能得到整體性提升。
· 本章思考工具的最佳使用時機
接近問題核心、尋找有效解決對策時
· 讓你能夠勝人一籌的3點訣竅
?大量儲備切入點可以讓我們迅速找到問題的核心。
?在找準解決問題的切入點上多下功夫。
?不滿足于現有結果,努力尋找更有效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