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寫了《怪醫杜立德》(The Story of Doctor Dolittle)系列小說對自己的影響。戴維·巴斯(David Buss)寫了自己在新澤西汽車服務站打工時感悟到的生活真相。珍娜·萊文(Janna Levin)對宇宙情有獨鐘,幻想有朝一日能飛向浩瀚的宇宙。尼古拉斯·漢弗萊(Nicholas Humphrey)思考了出生在科學家世家給自己帶來的特權。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Sapolsky)在布朗克斯動物園流連忘返,希望成為一只山地大猩猩。然而,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在文章中顛覆了本書的論點。他在文中寫道,“不是童年經歷造就了我們,而是我們影響著童年?!敝斓辖z·里奇·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回憶了自己離群索居的生活,描寫了自己與同齡人的格格不入。
1951年,21歲的蓋爾曼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y in Princeton)進行博士后研究。那時,他經常在去研究院的路上遇到愛因斯坦。蓋爾曼說:“愛因斯坦是我父親心目中的英雄。我本來可以和他說說話的。但那時,我特別看不慣那些跑到大人物面前自我介紹,刻意制造聊天機會的人。”湊巧的是,愛因斯坦在建立統一場論時,試圖排除量子力學中的強核力與弱核力,這正是蓋爾曼所無法茍同的?!捌鋵嵨耶敃r完全有正當的理由和他聊天,但我居然沒聊……”而今,蓋爾曼告訴我他非常遺憾沒有問問愛因斯坦在20世紀早期的想法,因為那時他正從事自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研究。如果能開口,那該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