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6章 金蓮來歷

  • 太乙仙游
  • 天皇上真
  • 4084字
  • 2023-03-28 23:11:20

日升,月沉,星斗幾回明稀。

洞中之人,洞中之蓮

一者隨著運功已達妙境,身外之事,置若罔聞,只是隨著定力增加,功行越是順暢,妙趣橫生,面上更是寶相莊嚴,隱泛祥光

一者萬象畢現之后,化出九品金蓮寶相,返本歸源,虛空浮立,靜悄悄的,似在等待著一個人。

不多時,洞中那道身影,面上祥光盡斂,雙目亦同時緩緩睜開。

就在那洞中之人雙目睜開,看見前方金蓮,面泛驚奇之時,那金蓮蓮臺之中忽射出一片淡淡金色霞光,迎面直撲向洞中之人,洞中之人面色忽又變化,意似反抗,身側金色劍光立時暴起化為一道丈許寬廣的一幢的金光,擁護周身,但那片淡金霞光,卻好似前路無物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透劍光,罩向洞中之人身上。

就在那金霞罩身之后,張元立時便覺周身舒態(tài),一股清涼之意,由中宮玄竅,直沖靈臺,與平日運氣練功之狀,迥不相同。

在這股清涼之意,沖向靈臺之后,靈臺之中,那已凝煉成形的元神靈光,忽然大放,并有一片金霞籠罩其上,又似有一段輕微話語,直向心頭傳來。

到了此時張元面上卻又恢復了平靜,卻是覺著這金霞自己初看時,就覺著正而不邪,及見迎頭罩來,又不知道是何物,不敢輕放,但一經入身,只覺周身空靈,好似當初元神初凝之時,神天相會之狀,同時又有一陣輕微話語突現,一種極為親近之感自心靈傳來。

想著自己飛劍受那么厲害的七煞陰火與姹女玄陰旗圍攻,自己除了心靈上稍受損害,外面的陰火毒煙全然侵之不入,這金霞卻晃若無物,直透劍光罩向自己,定是有極大法力的高人所施妙法,驚懼無用,且心中又有親近之感傳來,自己元神通靈,從不出錯,若是這高人所施妙法,迷惑靈覺,自己反抗無用,何不看看它到底有何作用,就算是要傷害自己,死也死個明白。

隨即收拾心神,雙目微閉,回神返視,準備細心體會。

而就在張元閉眼之后,那周身金霞便即似水波連閃,晃眼便透入張元身軀之中,徹?消失無蹤。

之后洞內重歸平靜,只張元身前劍光與九品金蓮仍是維持原狀,一者憑空懸立,仍是如同剛出現一般,平靜無波,一者還是化為一幢金色光華,擁護全身,并隨張元凝神內視,金華更加凝煉,直如身外籠罩著一層透明金色水晶一般。

且說張元回神返視之后,心內古井無波,只傾聽著那話語,直至那話語聽完,張元睜開雙目,隨即面上泛起驚喜之意,心更是喜道:“平日總覺得自己緣法太差,空住真仙洞府,除了那對初步入門的煉氣士有用的丹方,別無所得,對未來拜師能否成功,能否長生,也極茫然,不想前月,自悟玄機,得了妙法,更于前幾日,渡化靈鬼,竟然能與無意之間,觸動前輩仙長清羽仙士太虛仙境之主公孫靈祖師,所設太上九真金蓮渡世妙法,得了傳授,真?zhèn)€是大出所料,此后照公孫靈祖師所傳,不說能憑地飛升,遨游星海,但是能為地仙,長生不死,卻在意中”

心中想罷,忙即收了劍光,走下石床,整理身上衣物,對著身前金蓮俯身磕頭下拜。

同時回憶前情,原來在張元回光返照準備似聽那話語之后,不想那輕微的直若無人可聞的聲音,一經凝神便化為一陣聲如鸞鳳,甚是清越的極大老人之音傳來。

張元細心傾聽,首知這聲音之主便是昔年獨立于佛道兩門六大派之外的圣佛天仙之一的公孫靈祖師千年遺留,而那洞中金蓮便是老人昔年分化出的元靈化身,隨后又聽到老人訴說,才知這洞中金蓮及公孫靈祖師一切來歷。

原來這公孫靈祖師,乃是此世千年前一統(tǒng)九州萬方的大靖天朝生人,但卻是一凡俗農戶,但是素有靈慧,讀了些世外雜談之書,幼即發(fā)心向道,有出世之心,但苦無門路,及至成年,便想著游歷四方,但慈母賢父,多年愛護,情深之極,想著自己一走,雙親年老之后,無人奉養(yǎng),自己怎能棄之不顧?便絕了此念,留在村中,一邊耕地一邊讀書奉養(yǎng)雙親,只是平日老讓祖師娶親,祖師平日就有出世之念,如何能肯,只得一直設法推辭。

如此推辭數年,不想有緣,這日祖師正在山中割些干草,準備帶之回家,好喂養(yǎng)耕牛,忽見一白發(fā)童顏,面甚清越,穿著露出一半手腳的黑色短杉老人,自山中走出。祖師平日聰慧,看出這老人雖處深山,但行走之時足不沾塵比之身形矯健的青年人更快更穩(wěn),并且時至寒冬,酷冷奇寒,凡人便是有多重厚重衣服穿在身上,也禁不住,老人身著短衫,卻面色紅潤,種種情況,祖師知是異人,想著自己平日便好此類人物,但是苦于多年無法出世,此時管他是好是壞,先攔下拜見才是正理,于是連忙放下手中鐮刀用具,一邊大聲向老人呼喊,一邊以全力向老人跑去。

不想老人行走速度看起來也不怎么快法,祖師雖盡全力,明明腳步比之更快,但也只能遠遠跟隨,近身不得,于是呼喊更急,但是前面的老人卻是置若罔聞,還是那么不緊不慢的走著,就這么追趕了一天一夜,就算祖師,生具異稟,身體氣力遠超常人,這么快的跑法,也氣空力盡,不支倒地。

等到醒轉,忽然發(fā)現自己身在一個山洞之中,而所追老人也在洞內看著自己,見自己醒轉,便面帶冷意向自己說道:“你這小娃,追我干甚,若不是老道有那么一兩手醫(yī)術,你這小娃早就脫力而亡,你若死了,家中父母如何自處。”祖師聞言連忙起身跪拜并正色道:“小子自幼好道,因見您老像是個世外異人,怕錯過這次機緣,所以死命追趕,一切事物也顧不得了,您方才如此之說,卻讓小子心驚,我一死并無妨礙,卻讓父母受這喪子之痛,大是不該,您老即然停下,必見小子心誠,若是能收小子為徒,自然是小子福分,若不能,小子也不強求,自回村中奉養(yǎng)父母直至去世,再尋訪異人,收我為徒,其間不論受多大苦難也絕不退縮”隨即磕了三個響頭

再起身看向老人,卻見老人此時面露慈色,隨即又大笑了幾聲,等到笑完便帶著笑意說道:“好好好,果然是個心誠孝順之人,我向來不喜歡婆婆媽媽之人,你這一番說辭,卻是大合我心”。

隨將手微伸,令祖師起身說話,祖師聞言自然遵從,等到起身,老人便說道他的來歷及一切因果,才知此老是云靈山太白洞旁門煉士神蒿公,說他日前自己有一位至交,飛劍傳書,說他門下弟子尋到了幾種久不現世的靈果,邀他前去一同受用。

老人想著自己平日也難得出山一次,又地仙天劫將至,正用心準備,照著心意,本不應分心,但卻在準備婉拒之時,突然心血來潮,想著必非無因,默用玄功推算,才知此行對自己此次渡劫,有極大益處,便即準備赴會。

沒想到前天剛到此地上空,偶然拔云下望,卻見祖師正在山中割草,看出祖師骨相清奇,頂上靈光純而不雜,知是根骨絕佳,稟賦深厚之輩,當下起了愛才之心。

想著自己近千年來,獨來獨往,因是自由散漫慣了,也沒想過收徒之事,再有百年,天劫將至,自己能否順利渡過,實是難說,何不收一佳徒,傳承衣缽,好使本門道法不至失傳。

隨即降下云頭,徒步走向祖師,本意只是想稍顯靈跡,使其自投,沒想到祖師生具慧眼,人還未到近前,便識破老人形跡,知是異人,趕忙來投,老人見祖師不等自己稍顯靈跡便即來投,果見其靈悟,又為考驗其向道是否心誠,便不停留,一直走了一日一夜,祖師竟未放棄,仍在死命追趕,直到脫力暈倒。

老人見此隨即回身,為祖師推宮過血,喂服靈丹,等到祖師醒轉,又用言語試探,知祖師是個果敢堅毅之人,又極孝順,正合自己心意。

隨即便傳了祖師一部“少元妙經”內述入門道法和幾種法術丹方,又傳了一柄飛劍,用了一日功夫,為其解釋精要,祖師也極聰慧,一說即明,等到全部通解入門,神篙公便說是他離家已過五日,父母不免著急,令其速回家中,一邊照著傳授勤修苦煉,一邊奉養(yǎng)父母,等到父母壽終,自己再來帶他回山修煉,說完后便即飛走。

等到祖師回家,安慰父母,顯示靈跡,父母見兒子有仙人傳授,非是俗世之人,也就無了讓兒子娶妻之念,過了幾十年,祖師自身也有不少道力,飛劍也煉至身劍合一能飛行絕跡,父母也俱因祖師采藥煉丹,得享高壽,無疾而終。

等到安葬了父母,神蒿公果然如約而來,將祖師帶回山中,傳授深造之法。

山中修了數年,一日神蒿公為煉靈丹,以為天劫助力,便命祖師出山采集靈藥,卻讓祖師在無意中得了真仙白陽子,所著的一本“玄都秘要”,那“玄都秘要”內述道家吐吶煉氣飛升之法,備極精微,回山之后,祖師也不藏私,將所得道書送與神蒿公,神蒿公正為天劫憂慮,得了此書才知自己以前所得玄機應在此處,見之大喜,與祖師一齊參悟修煉,幾十年內增長了不少道力。

但神蒿公因自己所習乃是旁門功夫,雖參玄門正宗,到底得之太遲,全功未盡,元嬰煉成,但到底功夫不純,平日連用玄功推算,知天劫仍是難免,若是強來,非要形神俱滅不可。

唯有期前轉劫,才可避免,并且未來成就也大,天仙有望,但修士轉劫,極易蒙味性靈,心中正猶豫之時,及見祖師根骨極好,道書全由祖師而來,若隨他修這旁門道法,不僅成就有限,也如自己一般,大是不好,想著古來道侶互相幫襯,師度徒,徒度師,原本尋常,便與祖師商議之后,因是祖師修行年淺,改換門庭容易,便讓其改修玄門正宗,將一切旁門道法通通放下,將來有了成就,再度師修煉,一同飛升。

祖師自然應允,等到了天劫將至,神蒿公便照原計劃兵解,自去轉世,只留祖師一人在山修煉。

祖師本來姿質極好,久學玄門正宗自悟玄機,道行與日俱進,不久便成散仙,等到道成便想著將乃師渡上山來,接連推算,卻發(fā)現乃師已然被人度去,只是自己法力太差,具體是何人物,無法推算清楚,只知來路正而不邪,心內稍寬。

便想著一邊游歷,一邊尋訪乃師轉世之身,但是游歷多年,未見行蹤,便即回山。

又過了數百年,祖師將全書通悟,修成地仙,用先天神數,測地搜天,才知乃師去向,卻是被太乙靈府地仙靈鶴道人收為徒弟。

當即前往拜見,師徒相見,自然歡喜自是不提,事后,又各自分別。

此后祖師一邊游歷天下,一邊勤于修為,又過數百年竟然悟徹玄妙,將天魔劫渡過,修成天仙,法力之高,不可思議,因是不耐塵世,便想學著古圣先賢,飛升九天之外,遨游宇宙。

在臨近飛升之時想到自年雖然游歷四方,但以前師經歷,志在苦修,平日出行只為煉法煉丹收集靈物,雖遇有緣,便即提攜,視其姿質性情心愿,或予其法寶靈丹,使其渡過劫數,或代為引進玄門正派,使其深造,但是修行千年自己卻未收下一個徒弟。

及至道成,想著本門家數雖得自前人所遺,但自己靜中參悟,又得了許多玄妙,著成幾部道書,自已不久飛升若是就此失傳大為可惜,便于天地六合之內,連辟了幾座洞府,內設專能感應人善惡氣機與先天福緣的金蓮渡世妙法,憑著氣機牽引,將有緣之人引來此處,傳授衣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木乃县| 江源县| 黔江区| 镇宁| 镇坪县| 莱阳市| 侯马市| 淮滨县| 依安县| 天柱县| 万全县| 泗洪县| 榆林市| 抚远县| 分宜县| 甘德县| 汤原县| 塔城市| 图片| 荣昌县| 拉萨市| 长顺县| 南陵县| 灌南县| 东乌珠穆沁旗| 承德市| 措勤县| 府谷县| 桂林市| 萍乡市| 泸溪县| 乐清市| 航空| 巫山县| 密山市| 思南县| 通许县| 综艺| 萨迦县| 东阳市| 通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