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尷尬的多爾袞
- 世宗福臨
- 東臺左相
- 2260字
- 2023-04-11 23:46:57
順治元年,四月二十三日。東廡房里,氣氛有些熱鬧,代善和多鐸正在激烈的爭吵。福臨則坐在一旁,看著二人吵,頗有吃瓜群眾的味道。
觀政多了,福臨越發覺得恢復宰相制度是一個明智之舉。
對于多爾袞所上書之事,如此關鍵時刻,內閣自然一概應允。爭吵的焦點是立下殊功的多爾袞,朝廷該如何對他進行封賞?
在代善看來,多爾袞能夠帶領大軍入關,的確值得獎賞。但他擅自為他人許諾封侯,擅自決定公主婚事,無疑是在以下犯上,侵奪皇帝的權力。
也是在侵奪他這位內閣首相的權力。
雖說內閣最終會同意多爾袞的請求,但是此風不可助長。否則還不知道多爾袞會做出什么事來,不能什么事都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來搪塞吧?
“睿親王作為前方將領,有什么權力給人承諾封侯。恩出于上,他這么做將陛下置于何地?睿親王雖有功,但也有過,我的意見是功過相抵,不獎不罰。”
代善提議不賞多爾袞還有一個原因,如今多爾袞已經賞無可賞。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睿親王審時度勢,給出相應的許諾怎么了?若不是他許諾給高第和張猛二人封侯,山海關怎么會輕易到手?”
“沒有山海關,拿什么來擊潰李自成的二十萬大軍?如此殊功不賞,朝廷日后還如何服眾?”
“禮親王,你也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你難道不知道軍情如火的道理?戰機稍縱即逝,若是靠請示打仗,什么戰機都別想抓住。”
“從山海關到盛京,一來一回要多久,這個時間禮親王你算過嗎?等內閣的決定到達山海關,我怕吳三桂都已經被李自成所擄了。”
“豫親王,你這么說就不對了。睿親王占據山海關的時候是四月初,期間這么長的時間,他為何不將他所許諾之事上報?”
“非要等到一戰而定李自成后才上書,他這是要干什么?攜大勝之勢,威壓陛下和內閣?”
“睿親王肯定沒有這個意思,前線事情紛雜,千頭萬緒,只上書一事,朝廷如何知曉全局?等戰事結束后統一上報,這不是慣例了嗎?”
兩人誰也不服誰,都有自己的理由。吵到最后,依舊沒能吵出個結果來,只能交由福臨圣裁。
“二位叔伯的話朕都聽到了,皇伯說的不錯,十四叔做的確實有些不妥。”
“陛下,睿親王他……”
福臨擺了擺手,打斷了多鐸的發言,繼續說道:“十五叔別著急,先聽朕把話說話。”說著,福臨看向代善:“皇伯,十五叔的話也有些道理,戰機稍縱即逝,前方將領不能靠請示打仗。”
“不過功是功,過是過。功過不能相抵,朕的意見是該賞賞,該罰罰。對于十四叔的行為,內閣替朕擬道旨,申飭一二,措辭稍微嚴厲一點。”
“那該如何獎賞睿親王呢?他如今已是世襲罔替的親王,還怎么加賞?”皇帝說申飭就申飭吧,代善關心的是該如何獎賞多爾袞。自己讓位,讓多爾袞做首相?
不過他相信,首相這個位子就算他愿意讓,福臨也不會同意他讓出去的。
“朕最近讀書,學到一個成語,或許可以用在十四叔身上。封妻蔭子。”
“既然十四叔已經無法加賞,朕便加賞十四叔的家人。親王之女本為郡主,愛新覺羅·東莪作為十四叔之女,本應授封郡主。”
“念十四叔為大清立下殊功,朕決定加封東莪為和碩和靜公主。”說完福臨看向代善、濟爾哈朗和多鐸。“三位叔伯意下如何?”
“這……”代善有些猶豫,心中不斷權衡此事的可行性。自古以來,一般只有兩種人才能授封為公主,要么是遠嫁塞外的和親之人,要么是皇帝之女。
如今封一個親王之女為公主,是否妥當呢?不過這位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總比在加賞多爾袞要好。
要他說啊,當初就不應該派多爾袞出征,要不然現在也不會有這么多事了。只是皇帝心軟,被多爾袞一哀求就同意了。
代善和濟爾哈朗對視了一眼,見他點頭,想了想,覺得也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臣覺得可以。”
“臣附議!”
多鐸倒是想把他二哥推到首相的位子上,再由他做名副其實的右相,但是皇帝顯然不太愿意。
“早知道還不如自己去打山海關。”多鐸如是想到,代理右相就是不好使,話語權完全不夠。坐在盛京城里,就是在受代善和濟爾哈朗的氣。
見眾人都不反對,封東莪為公主之事便定了下來。
宣詔的天使由遏必隆擔任,離京前夕,福臨特地召他入宮,讓他給停留在山海關的朱媺娖和朱媺婥兩姐妹帶去禮物。
不僅有福臨的,哲哲和大玉兒都為二女準備了一份禮物,一應由遏必隆帶去。福臨還給二女寫了一封親筆信,告訴她們自己將她們滯留在山海關的原因。
“最遲七月,朕必遷都燕京。屆時再為皇后與淑妃之父母另起陵寢,親自祭拜。”
二女收到禮物,看到福臨的親筆信后,心中寬慰許多,還將此消息告訴給了朱慈炯。
完成皇帝交待給他的私活后,遏必隆騎著快馬向西而去。緊趕慢趕,才在三河縣追上了多爾袞的大軍。
入關以后多爾袞就下令,禁止諸將濫殺無辜,劫掠財物,焚燒廬舍。如有不如約者,一概論罪,為此還殺了幾個滿洲貴族。
大家一看多爾袞來真的,只能按照他的要求來,不敢再違背其禁令。
“諭官民以取殘不殺之意,民大悅,竄匿山谷者爭還鄉里迎降。大軍所過州縣及沿邊將吏皆開門款附。”
三河縣離燕京城不過咫尺之遙,如今豪格已經帶兵進駐燕京,和吳三桂一起維持秩序。
至于李自成,正在黃河邊上準備渡河。
吳三桂如愿以償的被封為了平西公,高第授封靖西侯,張猛(張參將)授封定西侯。其余明將各有加賞,又令多爾袞犒賞大軍。
“授吳應熊一等男爵,尚和碩恪純長公主。”
各有封賞,大家都喜笑顏開。待眾人散去,遏必隆給多爾袞帶去福臨的口諭。
“王爺,陛下命你抽空回一趟盛京,說有大事要與王爺商議,還說萬萬不可缺了王爺。”
多爾袞點了點頭:“你可知是何事?”
“陛下欲遷都燕京,想就此事征求王爺意見。望王爺安頓燕京事后,盡快返回盛京。”
一聽這話,多爾袞有些尷尬。可用之才,諸如阿巴泰洪承疇索尼等人,被他留在了山海關,他身邊就帶著豪格。
他若是離開,燕京之事該托付給誰呢?
豪格顯然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