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善聽后只覺得眉頭一皺,這會兒朝堂還少一個人呢!試探性的問道:“陛下,會不會太急了?”
“怎么會!十四叔已經擊潰了李自成的主力,下一步就是進軍燕京,此時討論遷都之事不是正合適?”
濟爾哈朗似乎也明白了代善的意思,他倒不是反對遷都,而是覺得現在不適合討論遷都這件事?!氨菹?,此事還當征求睿親王的意見,最好請他回來當面陳述。”
多鐸一聽這話,頓時有些不樂意了。他二哥不在,他代行右相權力,還不能發表點意見了?非要把多爾袞從前線請回來,這把他多鐸置于何地?
福臨瞥了一眼多鐸,恍然大悟道:“二位叔伯所言甚是,遷都與否,十四叔最具發言權,確實該征詢他的意見。是朕有些草率,對虧有三位宗室伯長替朕查漏補缺?!?
“遷都之事容后再議,你們速去將大捷之事昭告天下,蒙古和朝鮮國那邊也不要落下?!?
他們這些人遠在后方,對前線事情的了解肯定沒有多爾袞等人清除。遷都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如此潦草的做出決定,還須征求下前方將士的意見,特別是多爾袞。
雖說現在是多鐸暫代多爾袞行使右相的權力,但是多鐸畢竟不是多爾袞。在一些重大事情上,還是無法替多爾袞做出決定。
有這個差別在,福臨覺得挺好!
“明日朝會,議睿親王所上書之事。”
多爾袞除了奏捷,還在為眾人請功,以及提到了之前允諾過的給唐通和張參將封侯一事。最后還著重提了下吳三桂,說吳三桂是個人才,必須好好拉攏,建議將皇太極的皇十四女下嫁給吳應熊。
福臨一直以為《鹿鼎記》里的建寧公主,是原主的女兒??吹蕉酄栃柕臅藕?,才知道自己弄錯了,是皇太極的女兒。
想想也是,要拉攏吳三桂也是在其剛剛歸降的時候拉攏,等他成了氣候,那就不是拉攏而是忌憚了。
但是自己這個妹妹年紀太小了吧,跟博果爾差不多大,還不到三周歲?不過也除了她也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其他姐妹都已經許了人家。
洪承疇入閣擔任議政大臣后,學堂里的體育老師由孔有德擔任。有了范文程和洪承疇先后入閣的例子,孔有德自是不再擔心自己的前程。
在他看來,希福很快就能入閣,隨后就會輪到他了。
代善等人離開的時候,體育課正好結束,孔有德見福臨面帶喜色,就知有好事發生,便湊上前去?!氨菹慢堫伌髳?,想來是有前方傳來了好消息吧?”
雖是皇帝,但福臨在學堂里非常隨和,能夠和師生打成一片。見孔有德問起,也不藏著掖著,再說這種好事就應該讓所有人都知道。
“孔師傅說的不錯,方才內閣收到睿親王的奏捷書,大清軍與李自成戰于山海關之側,一戰而定,李自成率殘部倉惶西逃。睿親王已命平西公吳三桂為先鋒,他自己則親率大軍緊隨其后。”
“大清即將入主中原,朕怎能不高興?”
孔有德是三順王之一,皇太極親封的恭順王。皇太極為了拉攏明朝將領,下了很大的本錢。封孔有德為恭順王、尚可喜為智順王、耿仲明為懷順王。
不過皇太極的大手筆投資,所得的回報也相當豐厚。山東三礦徒為他帶去了先進的鑄炮技術,大清如今能有這么多的紅衣大炮,火銃,孔有德等人功不可沒。
孔有德聽后,也覺得十分高興,在遼東待久了,確實有些懷念中原繁華之地?!俺贾敒楸菹沦R!”
“多謝孔師傅!”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福臨對孔有德的能力也算有了一定的認知,決定將其放出去為大清效力。
“孔師傅,朕欲命你帶兵討伐李自成張獻忠之流,你可愿意?”
孔有德是求之不得,聽到福臨問起,立馬回答道:“臣愿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好。孔師傅且等著,待朕和內閣商議商議。在結果出來之前,孔師傅可盡早尋覓一接替你授課的人選。國事重要,尚書房的事也重要?!?
“是!”
孔有德要外放了,希福也該盡早安排。
放學后,福臨沒有回永福宮,而是去了清寧宮。哲哲作為皇太極的皇后,是福臨的嫡母,這等大事應該先向她匯報。
“母后,今日收到睿親王的奏捷書,我大清軍已擊破李自成主力,正在向燕京領進軍。父皇多年夙愿即將實現,如此幸事,當報于母后知曉?!?
“皇帝有心了!”哲哲只是點了點頭,皇太極駕崩后,清寧宮就她一人,頗有些冷清。平常只有在福臨等人問安的時候,清寧宮才有些生氣。
“睿親王建議朕將十四妹嫁與吳三桂之子吳應熊,不知母后是何意見?”
“我沒有什么意見,皇帝自己決定便好,最好和圣母皇太后商量下?!?
福臨覺得哲哲的狀態有些不對,或許是宮里太過冷清?哲哲等人的存在,對于穩定蒙古草原的關系還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母后若是覺得無趣,不如將十弟接到清寧宮來撫養?”
哲哲這才有些意動:“這合適嗎?”
“有什么不合適的,母后若是覺得不妥,可將其母子都接來,平常也多個做伴的人?!?
“那就依皇帝的意思來吧!”
福臨看向珍哥:“朕待會下到旨意,珍嬪帶著朕的旨意去將十弟母子接到清寧宮來?!?
“是!”
比起哲哲,大玉兒對此事就上心多了?!吧咸炀煊踊蕛?!睿親王立下殊功,不知皇兒會作何嘉獎?”
福臨心中已有計較,但不知妥不妥,故作不知,想先聽聽大玉兒的意見?!皟撼歼€未想好,睿親王已經賞無可賞,總不能把皇位讓給他吧?”
大玉兒一聽,敲了福臨的小腦袋瓜一下:“亂說,皇位怎能讓出。若是他本人無法加賞,可厚賞其家人。我看你和東莪關系不錯,可下特旨,將其封為公主。”
“睿親王至今無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你已下詔睿親王之爵世襲罔替,可誰來繼承王爵呢?待睿親王攻下燕京,我兒可從豫親王諸子嗣里挑出一人,過繼一人給睿親王為嗣?!?
福臨也是想著給東莪封公主,如今聽自己額娘也持此意見,放心了許多。而且大玉兒連后一步的獎賞,都替他想好了。“多謝額娘解惑,那睿親王的建議呢?”
“答應吧,給她一個好的封號,以示你這位皇帝哥哥的恩寵。吳三桂這人啊,若是早些投靠,一個王爵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