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中文版譯者序

2021年中,我偶然間看到有人推薦黑塞的書,尤其是那本《悉達多》。出于好奇心,就買了電子版的來看,結果這一看就不可收拾,黑塞的文字迅速搶占了好幾個月的碎片時間。當把所有中文電子版本的書都看過后,感覺意猶未盡,開始琢磨黑塞的生平和作品年表,看看還有哪些漏網之魚。

在研究過程中,看到有一本德文版的KRIEG UND FRIEDEN: Betrachtungen zu Krieg und Politik (《戰爭與和平:對戰爭和政治的思考》),但始終沒有找到有中文譯本。只有德文和英文的介紹,發現是黑塞紀念好友羅曼·羅蘭( Romain Rolland)的一本雜文集,立即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幾經周折,終于在德國的在線二手書店找到了 1946年版的,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等待終于捧在了手里。書的狀態很好,翻看書的扉頁上赫然提著: Dem Andenken meines lieben Romain Rolland gewidmet(謹以此紀念我親愛的朋友羅曼·羅蘭)……

不禁一股溫熱的感覺涌上眼眶,這個名字對我有一種近乎神圣的感受。它會將我帶入自己上大學的時光,捧著《約翰·克里斯多夫》的小說坐在校園的小樹林的情景中,這位已逝去多年的老人將愛、喜悅與和平的光透過他書籍的窗戶照耀在我身上,讓自己和周圍的一切都有了一種恬靜而平和的美。

看來黑塞也是感受過羅曼·羅蘭那束溫暖的光的人,這讓我對此書倍加重視。在搜遍了大半個互聯網,只有這個雜文集里的小部分文章出現在其他文集里,且大多翻譯的有些晦澀。確定沒有中譯本后,咬了咬牙,決定自己翻譯!我覺得這也是讓我得以充分了解這本書的有效途徑,另外也希望自己能用這種方式,向這兩位作家表達自己的敬意。

我還記得自己是在 2021年9月中的一個周末,懷著十二分的恭敬心開始了這個項目,先花了半天時間從掃描版獲取了文本后,正式開始了一個野生翻譯家的工作……時間如脫兔,到我將第一版的中文全部碼出,著手寫這篇中文譯者序的時候,正好過去了 3 個月。

現在非常慶幸和感激自己做了這個決定,因為翻譯和閱讀不同,閱讀是被動感受,翻譯則是個閱讀和再創作過程。整個翻譯過程是令人愉悅的,黑塞的作品帶著一種很強大而純凈的心靈能量,這種能量令我不自覺地晚上在電腦前坐到深夜,整個周末也不愿出門,甚至吃飯的時候也忍不住多看幾段去修訂,像雕刻一樣,字斟句酌,直到那個要表達的思想從模糊難辨到鮮活地浮于文字之上。

開始的時候很艱辛,因為書中文章起于一戰前到二戰結束后,黑塞提到的很多人與事對我來說都太過遙遠,翻譯的過程也是個惡補歷史的過程,到翻譯過半的時候才感覺到比較從容。而且此書和自己看的他的小說不同,黑塞的小說充滿了對愛、和平、人的靈性成長與探索的各種隱喻。但這本書則是一個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文人(后移居瑞士并入籍),從頭到尾都是開門見山地在德國國內普遍被民族主義挾持的愛國主義氛圍中大唱反調。這本書就是他借助一篇篇短文,在各個時期,提醒德國人民當下是何等的荒謬與瘋狂,應該摸著胸口捫心自問。

“這里的每篇文章,我都竭力將讀者從充滿政治問題的世界舞臺上拖離,帶其進入他自己內心深處個人良知的審判席前。”

甚至在一戰結束的時候,黑塞還給戰敗后處于迷茫困惑的德國青年開藥方(留意他 1919年的幾篇)。他堅定的國際主義和和平主義的態度,勢必被當時德國的統治者、深陷群情激奮的群眾和昔日倒戈的同行視為異己,飽受誤解和謾罵攻擊,但他毫不在意,滿懷慈悲地關注和鼓勵那些善意的靈魂,對那個精神領域的德國不離不棄。

而羅曼·羅蘭是個法國人,這個黑塞看重的“敵對國”的文人,公然在亂世中向黑塞表達支持,這也是黑塞為何如此珍視和羅曼·羅蘭的友誼的原因之一。

這個翻譯過程,感覺就像是坐在黑塞身邊,不,應該是查拉圖斯特拉[1]身邊,聆聽他的談話一樣。他用堅毅和直指內心的言語,告訴你如何通過“不可殺人”的古訓來洞察現實的荒謬,如何通過培養自我意志,在亂世中傾聽自己命運的召喚,在孤獨中找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這些文字,對當下我們這些時間被工作,消費主義,各種新潮游戲和娛樂、互聯網企業、個人博主甚至人工智能爭搶瓜分并精心算計的,半只腳踏入“元宇宙”的當代人類,如何篤定地做回自己的主人,讓自己長成自己該有的樣子,依然有著極其有益的啟示作用。

另外,黑塞高度評價中國文化,并將其視為構筑自己精神世界的基石之一。這也讓我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有機會從一個西方哲人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習以為常的東方文化的價值,更有了一種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感覺。

在初步完成德文版書籍的翻譯后,我又看到此書由拉爾夫·曼海姆翻譯的英譯版,名為《如果戰爭還在繼續:關于戰爭與政治的反思(If the War Goes on: Reflections on War and Politics)》,做了一番對比后,發現英文版本在德文版基礎上增加收錄了幾篇黑塞其他的文章。由于這些文章是黑塞公開的雜文內容,便找到原文也一并做了翻譯,以保證內容的完整性。

在最終準備發行此書的中文版時,我和 BooKDNA的編輯糾結了許久,開始準備直接用德文直譯名——“戰爭與和平,對戰爭和政治的思考”,但這個名字容易給讀者造成誤會。經過多次商榷,就有了現在的名字——“愛的道路,黑塞談戰爭與和平”。我很喜歡這個名字,因為黑塞的一生,都在竭力向那些深陷戰爭迷霧的靈魂,訴說通往和平的愛的道路。就如黑塞在他獲得歌德獎的致謝詞所言:

因為在我看來,人類的現狀源于兩種精神疾?。杭夹g的自大狂和民族主義的自大狂。正是它們導致當今世界的面貌和形象,它們造就了兩次世界大戰及其后果,在它們的余威未盡之前,還將帶來更多類似的后果。

抵制這兩種世界疾病是今天人類精神領域最重要的任務和使命。為了這種抵抗,我獻出了我的一生,成為了這溪流中的一朵漣漪。

馮磊
2022年7月

[1]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是尼采寫成于 19 世紀 80年代。當時,西方的資本主義世界,包括德國,正在經歷一場嚴重的思想和道德危機,許多被奉為神圣的國家觀念、社會秩序和道德觀念正被人們所拋棄。尼采敏銳地看到了歐洲這場精神上的危機。 (百度百科)因此,黑塞借“查拉斯圖斯特拉”這個虛構的超人形象向歐洲世界宣告了這一危機,并呼喚一種生機勃勃的人類的出現。黑塞便借用了尼采的手法,在本書中安排了查拉斯圖斯特拉的回歸,將他的理念通過查拉斯圖斯特拉做了一個充分的表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沁阳市| 沙坪坝区| 石嘴山市| 宣城市| 天长市| 甘孜县| 山阳县| 乌兰浩特市| 民县| 汶上县| 信阳市| 灵山县| 扶风县| 错那县| 南木林县| 仁怀市| 荔波县| 田林县| 噶尔县| 南宁市| 鄢陵县| 新余市| 门头沟区| 顺昌县| 库伦旗| 孝昌县| 邳州市| 米林县| 姜堰市| 崇州市| 宁夏| 凤冈县| 正蓝旗| 南昌市| 璧山县| 隆林| 兴文县| 顺平县| 沧源| 武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