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騫(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
- 高慧芳
- 679字
- 2023-02-08 18:01:56
導讀
張騫(約前164—前114),字子文,漢中郡城固(今陜西漢中城固縣)人。漢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險家,著名的絲綢之路的開拓者。
張騫一生兩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歷時十三年,從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6年;第二次歷時近五年,從公元前119年到公元前115年,成功打通了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直抵大宛、安息、大夏(今中亞、西亞、南亞一帶)以及通往歐洲的陸路交通大動脈,開啟了東西方文明全面交流的新局面。
建元二年(前139),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他率領100多名隨行人員,由匈奴人堂邑甘父為向導,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域。在河西走廊被匈奴攔截并扣押近十年,后乘匈奴內部動蕩之際才得以脫身,繼續西進,尋找共同夾擊匈奴的戰略盟友大月氏。但是,西遷后的大月氏已無心回到故地,張騫在了解具體情況后返回。歸途中再次被困匈奴一年多,在匈奴軍臣單于去世之際乘亂安全離開,回到長安。雖然沒能與既定的目標結盟,但是張騫帶回了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等一系列物種,使得它們在中原地區開花結果,豐富了人民的生活。
元狩四年(前119),漢朝軍隊掌控了河西走廊,張騫以中郎將的身份率領300多名隨員第二次出使西域。他抵達烏孫之后,派遣副使繼續前進,先后抵達康居、大宛、安息等地。這些地方也紛紛派遣使節來到漢朝,東西交通的陸上道路被打通,東方的絲綢、瓷器、茶葉,西方的象牙、珠寶和香料,源源不斷地在這條路上往返交流。
公元前114年,一代外交家、政治家、探險家張騫溘然長逝。至今,在陜西省城固縣博望鎮饒家營村張騫的墓前,有一對漢代石虎,千年無言默默地守衛著主人。
張騫的人生經歷豐富而坎坷,被譽為“絲綢之路的開拓者”“第一個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