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孫武(中華先賢人物故事匯)作者名: 熊劍平 孫輝剛本章字數: 725字更新時間: 2023-02-08 17:45:16
導讀
春秋時期是“禮崩樂壞”的動蕩時期。周王室的式微,導致列國分治,并引發諸侯爭霸。爭霸戰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之下,戰爭觀念和戰爭形式也隨之而發生變化。過去以“軍禮”來指導與制約戰爭的現象難得再現,“不擒二毛”“不斬黃口”等觀念漸遭拋棄,重視“詭詐”的戰法得到認可和普遍運用。《漢書·藝文志》載:“自春秋至于戰國,出奇設伏,變詐之兵并作。”非常簡潔地反映了這一情形。尤其是在南方地區,較少受到中原舊軍禮束縛,欺敵誤敵、示形動敵等詭詐戰法因此而能夠得到自由發揮。吳、楚、越之間的爭霸戰爭,都有變詐之術充分運用的典型案例。
長于兵學世家的孫武,敏銳地洞察了戰爭觀與作戰樣式的發展變化,遂致力于兵學理論創新,終于著成《孫子兵法》十三篇。這部兵書重視“詭道之法”的運用,充分研究和探討了一系列的戰爭謀略,就此而成為不朽的兵學經典,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產生了深刻影響。
孫武,后世稱孫子,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人。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孫武曾以十三篇兵法拜見吳王闔閭,又以宮女“小試勒兵”,以求得拜將的機會。《史記》中記載,吳王在看到孫武的十三篇兵法之后,知道他是個有本事的人,最終拜孫武為將軍。
在經營數年之后,孫武與伍子胥一起率兵伐楚。在攻打楚國的戰爭中,孫武和伍子胥指揮吳國軍隊以弱勝強,連戰連捷,直搗楚國都城郢都,迫使楚昭王落荒而逃。
吳國此次伐楚獲得大勝,一舉改變了南方諸侯的爭霸格局,吳國在伍子胥和孫武的輔佐之下,漸而成為“北威齊晉、顯名諸侯”的霸主。遺憾的是,伍子胥最終淪為悲劇人物,被逼自殺。不知道孫武的命運,是否會隨之而受到影響,他的人生究竟是何種結局,也已成為千古之謎。當然,這并不影響《孫子兵法》作為曠世兵典而代代相傳。孫武對于軍事思想的貢獻,永遠值得后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