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五莊觀
- 魯智深魂穿唐玄奘
- 丑帥二相性
- 2069字
- 2023-11-01 00:01:00
鎮(zhèn)元子準(zhǔn)備完畢,帶著其余四十六個散仙弟子行至莊門,又對兩個小徒弟囑咐道:
“記住,那金蟬子如今轉(zhuǎn)世為唐玄奘,你們只打兩個人參果下來,讓他吃下?!?
清風(fēng)回道:
“開園時,眾人共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在樹,不敢多費?!?
鎮(zhèn)元子點點頭,領(lǐng)著門下一眾散仙上天去了。
萬壽山風(fēng)景不同凡俗,智深師徒一邊賞景,一邊行路,走了五、六天,才遠遠看見一個莊院。
悟空踏上云頭,眺望一陣,回首對智深說道:
“師父,想必前面便是五莊觀。”
智深縱馬前去,果然看見那莊院的不凡之處:
森羅宮殿接地根,縹緲樓臺連玉宸。
靈猴不定搖翠竹,白鶴身驚入紫云。
琉璃飛檐龍銜鈴,云石青階虎鎮(zhèn)門。
陰陽相生明日月,動合無形修昆侖。
師徒三人來到那道觀山門前,看見左邊有一石碑,碑上有十個大字:
“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
魯智深又抬頭細看一番,嘆道:
“這五莊觀雖然沒有觀音禪院富麗堂皇,卻更有一股清幽之氣,果然是個好去處!”
身后的沙和尚說道:
“師父,這里布置講究,觀之不俗,想必定有好人居住,不如進去看看,若行滿東回,此間也是一景?!?
魯智深點點頭,翻身下馬,將戒刀交給沙和尚放置妥當(dāng),拄著九環(huán)錫杖緩步前行,悟空牽著馬,悟凈挑著行擔(dān),也都跟著入了山門。
石階踏盡,眾人來到一處門前,只見那觀門虛掩,門前左右有一副對聯(lián):
“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孫悟空看了,嗤笑道:
“這道士說大話唬人!”
沙和尚問道:
“哥哥,他怎么說大話了?”
悟空指了指天,回道:
“那三十三天外的離恨天兜率宮上也不曾見此對聯(lián),太上老君都不說這話,他卻敢說,不是大話是什么?”
魯智深聽了,笑道:
“悟空,這里面的道士倒是和你一樣,愛說些大話。”
孫悟空不樂意道:
“師父,我雖然愛張揚,可說的都是實話!”
魯智深道:
“那你怎知別人說的不是實話?”
“哼......師父既然這么說,不如就先進觀里看看那道士有什么長生的手段,能說得壽與天齊的話來!”
說罷,悟空率先牽著馬推開觀門,走了進去。
悟空剛進去,便從觀里急匆匆走出兩個道童來,正是那清風(fēng)、明月。
倆道童看見悟空的模樣,也不奇怪,上前迎住悟空,問道:
“我倆是觀里的道童,叫做清風(fēng)、明月,敢問長老名號?”
悟空笑道:
“我姓孫,叫做孫悟空,從東土大唐而來,保我?guī)煾肝魈烊〗?jīng)去的,路過此地,聽聞有道士稱壽與天齊,這才進來看看?!?
清風(fēng)、明月連忙行禮道:
“原來是貴客來此,里面請!”
悟空心里奇怪,但還是牽馬進去了,魯智深、沙和尚也跟著進院。
師徒三人進院后,清風(fēng)、明月相視一眼,感覺有些不對......
清風(fēng)說道:
“師父說那東來的和尚共有四人,而他們卻只有三個和尚,難道認(rèn)錯人了?”
明月回道:
“不如先去問個明白,免得將人參果送錯了,引得師父責(zé)怪?!?
“有理!”
二道童商量定,走到魯智深師徒面前問道:
“敢問哪個是金蟬子長老?”
魯智深愣了一下,回道:
“灑家不認(rèn)得什么金蟬子?!?
清風(fēng)、明月又問道:
“可有個玄奘長老?”
聽到玄奘二字,魯智深心中一驚,冷哼一聲,說道:
“這里也沒有叫玄奘的!”
清風(fēng)、明月又交換了個眼神,對智深說道:
“既然如此,還請諸位長老下山去吧!”
魯智深聽了,怒道:
“什么鳥話!灑家被你們請進來,還沒坐下喝口茶水,就要被你們趕下山,哪有這般道理!”
清風(fēng)解釋道:
“我?guī)煾告?zhèn)元子曾吩咐說,金蟬子是他舊識,若他前來,便令我倆接待,既然你們當(dāng)中沒有金蟬子長老,那便是我們認(rèn)錯人了,長老要是想喝水,還請下山去,山下有口細泉,可解長老之渴?!?
“哼!”
魯智深大怒,將禪杖往地上一插,竟然將地上的石磚砸出個洞來,沒有半分離開的意思。
清風(fēng)、明月看見了,都是又驚又怒:
這惡和尚好大的力氣,竟敢砸我觀里的磚石!
一旁的悟空笑道:
“小道士,你剛才可問了玄奘長老?他和金蟬子又是什么關(guān)系?”
清風(fēng)回道:
“金蟬子乃是西方如來佛祖的二弟子,而大唐玄奘法師則是金蟬子的轉(zhuǎn)世?!?
魯智深聽了這話,心中更加震撼,分不清這道童說的到底是真是假。
悟空悄悄偷看一眼師父,又對清風(fēng)說道:
“我?guī)煾副闶谴筇菩史◣?,你若不信,可讓你師父出來相認(rèn)?!?
清風(fēng)、明月回道:
“我們師父出遠門了,你說你師父是玄奘法師,可有何憑證?”
悟空笑道:
“自有大唐皇帝御批的通關(guān)文牒在此!”
話音剛落,沙悟凈便打開包裹,取出通關(guān)文牒,遞給兩個道童觀看。
清風(fēng)、明月打開來看,正看見那文牒上寫著:
“南瞻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
切惟朕有涼德,嗣續(xù)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前者,先救涇河老龍,獲譴于我皇皇后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xiàn),指示西方有佛有經(jīng),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法師玄奘,遠歷千山,詢求經(jīng)偈。倘到西方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
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御前文牒?!?
兩道童看罷,將文牒送回,問道:
“既然是玄奘法師,為何剛才問時,卻說沒有此人?”
悟空笑道:
“我?guī)煾附諄砗染坪榷嗔?,不認(rèn)得自己了?!?
清風(fēng)、明月聽了這話,也不好再問什么,只得心中說上一句:怪和尚!
魯智深冷眼看了那倆道童一眼,心中思量:
剛才那道童說,玄奘是金蟬子轉(zhuǎn)世,而他們師父又和金蟬子是舊識,若留在這里,還不知是兇是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