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9章 059.收獲的季節

  • 大明公敵
  • 全村希
  • 4079字
  • 2023-02-27 13:26:16

一夜無事,第二天醒的很晚,睜開眼的時候,已經是日上三竿,王凡只覺得渾身無力,門外的人見他醒來,趕緊通知下去。

很快,一幫小太監走了進來,有的拿著毛巾,有的端著水盆,還有一個提著馬桶。

“小天師,奴婢奉吳總管的令,專門前來伺候。”領頭的太監三十多歲,笑語盈盈的走過來。

這陣勢當真是嚇了王凡一跳,本想拒絕,但一抬胳膊拉扯到了胸前的傷口,只能讓他們幫忙:“有勞公公們了。”

提線木偶一般被拉著木木的洗臉、漱口、凈面,一條龍服務。

待到有人拉起簾子來,搬出馬桶,王凡趕忙忍痛說自己來。

好一頓折騰,這群小太監方才退下。

牢房之中安靜下來,他坐在床邊,今天這群小太監的出現,更讓王凡加劇了對吳亮的疑惑。

什么人能讓太監伺候,可是有明文規定的。

王凡沒有對太監群體專門研究過,卻也知道,這是皇權才能享受的待遇。

老太監如此肆無忌憚的派一群太監前來伺候自己,就不怕傳出去被皇帝知道么?

或者說是皇帝讓他派來的?

剛剛在被伺候的時候,王凡就有過這個疑惑,但不管是出于吳亮對自己的示好,還是朱允炆讓他這么干的,王凡都不好拒絕,昨天晚上已經和老太監把話說到那種份上,今天一早如果直接拒絕,雖然是件小事,但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老太監多想了,平添很多麻煩。

昨晚臨睡前那個疑惑,又浮現在王凡的腦海中。

吳亮豪賭的動機到底是什么?不弄清楚這一點,王凡心里總是不踏實。

可想了很久,也沒有任何的頭緒。

中午用了午飯,正想躺下休息會,突然聽到門口傳來鎖鏈磨在地上的聲音,有人向著自己這邊走來,王凡起身看去,很快一個戴著腳鐐的犯人到了面前。

不是新獄友鳳翔侯張杰又是誰?

張杰滿臉陰冷,看了看身邊的護衛:“你們先退下,讓我和小天師說會話。”聲音滿含對王凡的痛恨。

兩個護衛看了看有些為難。

王凡則擺手道:“你們先下去吧,此處牢房重地,鳳翔侯不會亂來的。”

見二人有些猶豫,王凡又道:“放心,他若真有什么異動,我會叫你們,牢房有鎖,鳳翔侯雖然勇武過人,卻也不可能徒手撕開鎖鏈。”

二人方才退去,待整個牢房徹底安靜下來,王凡則一邊給自己倒茶,一邊問道:“怎么,鳳翔侯是來找我興師問罪的么?”

話音還沒有落地,只聽撲通嘩啦,張杰雙膝跪在地上,實實在在的磕了一個頭,全然沒了剛剛那怨恨的樣子。

“張杰謝小天師救命之恩。”

這個頭磕的十分瓷實,張杰抬起腦袋時,王凡都能看到他腦門上磕出血了來。

“鳳翔侯這是干嘛?”王凡受了人一大禮,有些無所適從,他還是平生第一次,結結實實的受人磕頭大禮呢。

只可惜有牢門擋著,王凡只能伸出手去嘗試去扶他。

“昨日里某家還以為,小天師和那幫文官們一樣,都是要靠著某家的這顆頭顱博些清名,對小天師還心存怨恨...”

張杰虎目含淚,說著給自己一巴掌:“如此想,真不是人!”

王凡向來是吃軟不吃硬,更何況自己昨天的行為,確實是要把張杰和自己的事攪合在一起,要死大家一起死。

他對自己怨恨,才是正常,換做是自己,斷然也不可能認為,被文武兩派一齊針對,還有活命的可能。

“鳳翔侯萬萬使不得,快快起來。”

如果張杰對自己大罵一頓,王凡反倒知道該怎么罵回去。

可他一見面,而且還是第一次面對面,就如此大禮,把王凡給整不會的同時,心里還有些愧疚。

見張杰又磕了一個,當下忍著痛也跟著還了一個。

“小天師...”張杰大大咧咧的性子,也沒有什么花花腸子,要不然也不會干出如此糙的事被人一查一個準,鐵證如山,翻都翻不了案。

看到自己磕了倆,王凡還了一個,心里愈發感動。

“你若是不起,我也不起,你若是還要磕,我也只能繼續陪著。”王凡苦笑摸了摸胸口:“你老兄沒事,我可是身上有傷,再磕下去,只怕傷口又得崩了。”

張杰聽到此話,慌忙起身想要攙扶王凡,情急之下,走到牢房門前,雙手握住牢門的木柵欄,用力一拉,咔嚓,兩根成人手臂粗的木柵欄被他直接掰斷,隨后走進來,把王凡扶起。

“小天師,萬萬使不得,切不可因為某家傷了身子。”

張杰滿臉關切,王凡卻是目瞪口呆,看了看木柵欄又看了看已經到了近前,扶著自己的張杰,下意識的咽了咽口水。

好家伙,這體格,不愧是勛貴將門。

這讓今天還想著若到了軍中,得想方設法到陣前弄點軍功在身,也不枉前世研究那么多場戰役,卻從未見過古代真實戰場的王凡徹底斷了上前線的念頭。

張杰這鳳翔侯,在靖難時都沒有什么存在感的將門之子都有如此無力,自己這身板到了戰場上,只怕根本撐不了半天。

“鳳翔侯,好力氣...”王凡衷心的夸贊。

“都是些蠻力,和小天師這等堪比諸葛之亮的神仙人物比不了。”張杰憨憨的笑了笑,請王凡一旁坐下。

王凡也請他趕緊坐下,親自倒茶,張杰受寵若驚的接過來,嘆了口氣:“若非翰林編修楊寓前來相告,某家差點錯把恩人當仇人。”

當下便將今天一早有人來探監,把王凡為何要在御前請皇帝殺自己的事說了一遍,張杰方才恍然大悟。

隨后,又有交好的勛貴們前來探監,說三法司那邊一點大動靜也沒有,黃公也醒了過來,皇帝親自去他家中看望,還賞賜了好多藥物。

緊接著中午時,三法司的官員們來了,只是簡單的詢問了幾句,雖然嘴上說的厲害,但行為上很像是走個過場。

待他們走后,張杰方才明白過來,一早來的那翰林編修說的是真的:如此大的事,居然就這么遮過去不成?

可現實就是如此,由不得張杰不相信,因此嘗試著要求來見王凡,誰知居然沒有被拒絕:看來這些人也是得了命令,沒把自己當犯人看待。

因此張杰那兩個頭磕的是真心實意的很。

把前因后果說了,王凡暗暗點頭,心說老太監的動作倒是迅速。

又對張杰所說的那個楊寓產生了好奇,永樂朝的文臣之中“三楊”可是十分了不得的人物,其中一個就叫做楊寓,但他以字行于世,后人都叫他楊士奇。

此時算一算,楊士奇就是在建文朝時被召來做的翰林。

只是他為何會來告知張杰?

王凡也沒有細問,與楊士奇結交,日后到了永樂朝有的是機會。

張杰又說了些千恩萬謝的話,更拍著胸脯表示,日后王凡但有任何驅使,一聲令下,刀山火海絕不皺眉,方才離開。

王凡正收拾著地上被張杰掰斷的木柵欄,又有人前來,正是高翔和曾鳳韶等人。

見到牢房門被人破壞,先是一驚:這是有人又來刺殺小天師不成?

王凡哭笑不得的遮掩過去,他可不敢告訴曾鳳韶是張杰來謝自己,請眾人坐下。

經過昨日里在朝堂上一起并肩作戰彈劾鳳翔侯張杰,王凡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這幫人對自己更加的親近,儼然有了些小團體的意思。

他們基本都是年輕人,最大的也不過三十出頭,此時還是滿懷著滿腔的抱負,想要做一番事業。

如若不然,也不會在建文朝覆滅后,或自殺殉國,或寧死不降。

忠君的思想固然是有,但還有一些因為齊泰黃子澄等中樞權臣暫時離朝,給了他們更進一步,大展拳腳的機會,卻又被燕軍破城打碎的絕望。

曾鳳韶等人對齊黃把持朝政不滿,雖然與方孝孺親近,卻并非方黨——方孝孺更沒有這個能力組建屬于自己的黨羽。

之所以走的近,基本都是因為在朝堂上他們屬于邊緣人員,方孝孺在建文朝三駕馬車中,也屬于邊緣馬車,因此有些同病相憐。

曾鳳韶這種監察御史,昨日里御前彈劾,還是他平生第一次面對面與皇帝奏對,興奮的一夜沒有睡著。

其他也都大多如此,因此說起昨日的事來,很是激動,連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王艮今天也是臉色潮紅,因為插不上嘴,只能沖著王凡行禮,敬佩他昨日能夠仗義執言。

說完昨日大家一起做的事,高翔又把朝中今日的動向給王凡說了一遍。

大明第一八卦的好處還是有的,比如高翔并不知道王凡和吳亮商議的事,卻憑著搜集來的這些朝中信息,得出此事絕對會“雷聲大雨點小”的過去了。

甚至有些悲哀的說黃公不會因此問責,張杰只怕也頂多是罰些俸祿了事。

眾人又唉聲嘆氣起來,曾鳳韶則斗志高昂的表示,小天師沒事便可,與朝中不正之風做斗爭,不是一時一日能夠解決的,守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又主動說笑,問王凡要不要棄道從文,他們這些人全都是進士不說,王艮更是鄉試的解元,殿試的榜眼,有他在,教出個狀元弟子也不是難事。

王凡則笑罵道:“我把你們當知己,你們卻想當我老師,姓曾的當真是不當人子。”

鬧鬧騰騰一番,眾人又覺得王凡劫后余生,真是再好不過,誰都很默契的沒有問,王凡那燕王密探的小冊子到底是不是真的。

對于王凡的真實身份,他們心里多少也都有些底。

但這件事皇帝都沒有定性——看起來也多半不會定性,他們這些做臣子的也不好胡亂猜測。

更何況,他們與王凡結交,并非是因為他小天師的身份,而是因為他這個人。

甚至昨晚曾鳳韶和高翔還爭論過,認為就算自己認識的小天師真的叫王凡,那也是沒有本事慫恿湘王造反的,加之王凡能夠為了救母賣身,這是可以上二十四孝的典范了,歷來為儒家弟子所推崇,這樣一個有孝心的人,豈能是大奸大惡之輩?

王凡能夠帶著他們直言面圣,更把黃子澄辯的啞口無言,昏死過去,大大的鼓舞了他們的斗志。

他們這些年輕一輩的官員,對于削藩上面,與朝廷,或者說與齊黃二人,甚至是皇帝,有著截然不同的政見。

他們主張徐徐圖之,大明的藩王和漢朝的藩王有本質的不同,大明的藩王沒有實際的封國,所鎮之地的稅收、政務,甚至軍務,全都由當地的衙門所管。

藩王府中的用度和衛隊軍士的糧餉、武器被服也全都由朝廷提供。

就算是漢武帝的推恩令,也是不合適大明現在的藩王的。

只是因為年輕沒有太多的經驗,這群人分析的倒是頭頭是道,可解決辦法卻沒有提供,只是說徐徐圖之便可。

再加上人微言輕,朱允炆也只是看了一眼就扔在一旁,沒有任何的下文,反而采取了火急火燎削藩的政策。

是以,在這一點上,曾鳳韶這些年輕的官員們私下里頗有微詞。

而在對付湘王的手段上,朝廷采取的是讓士兵喬裝打扮搞突襲,這等事情與儒家做事光明正大截然相反。

曾鳳韶等人全都是正經的儒學子弟,堅定的認為對于叛亂要行王者之師,以王道制不道,方才是治國之本。

可是朝廷在對付湘王這件事上,一沒有行王道,二太過不計宗室之親,與儒家提倡的正、孝所違。

雖然湘王最終還是反了,縱然大逆不道,可正是因為朝廷不正在先,方才引起不正的結果。

若是能夠以正對之,湘王豈能謀反?

也正因為他們的這些態度,所以不光齊泰黃子澄不待見,連朱允炆看到他們也有些心煩,認為這些人阻礙了自己創建唐宗漢武的功績。

這些復雜的原因結合在一起,方才讓曾高等人覺得,王凡若不是小天師更好,那樣的話就可以考科舉,成為文臣的一員,到時,朝堂之上,有他帶領著自己等人,一掃建文朝的渾濁指日可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淳化县| 新丰县| 信宜市| 大城县| 潞城市| 崇义县| 乌拉特后旗| 佛坪县| 同德县| 札达县| 类乌齐县| 鹤峰县| 伊金霍洛旗| 宝山区| 乌拉特中旗| 夹江县| 延寿县| 安康市| 同江市| 香格里拉县| 莱西市| 汽车| 都江堰市| 宁晋县| 新乡市| 嘉峪关市| 新宁县| 华蓥市| 高唐县| 潞西市| 久治县| 靖宇县| 巍山| 定远县| 乐平市| 芜湖市| 潜山县| 垦利县| 永年县| 炎陵县| 洞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