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的本次內測從7月4日一直持續到8月31日。和前世不同,這回公測開服時間被提前了小半年,31號晚上12點關服以后公測服務器就會直接開放。
也就是9月1日的0點。
全班所有同學的手機里其實都已經預下載了公測的安裝包安裝到了手機里,只等開服直接沖服建號發育。
而陸寒知道,公測的物價和內測完全沒有可比性,等到了開服再想用同樣的方式搞A車就難了。
公測S1賽季的版本最優解其實是剃刀。
經歷過S1的玩家都知道這輛車的厲害。當然,這主要體現在它的耐撞性上。
要說價格,10824點券才能獲得永久,這在開服簡直就是一筆天文數字,那時候點券可不好攢。
而內測的時候商城里有三輛A車、五輛B車和兩輛C車。
這里的A車開服那會兒可根本沒有出現
就比如內測時6240點券的針尖到了正式服就變成了保底10萬點券的點券禮包車,要通過抽取獲得。
5800點券的五噴圣光使者一直到很后面才出現,而那時候已經變成了一個免費車,連模型都有了不小的變動。
還有當時富佬才開的起的黑色閃電,在內測只要6100點券,可在正式服出現后幾千塊錢的投入都未必能出。
內測和公測的差距可以說確實很大,就比如那個濱海沙灘地圖,開服的時候就沒有出現。
所以本次摸底考用的車都是板車。話說這個世界的考試形式對于陸寒來說也是一次新奇的體驗。
老師會讓你在手機里下載一個APP,你這是學生端,他那里則是教師端。
考試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通過這個軟件看到你的手機屏幕,同時還可以錄屏上傳到教師端進行試后復盤。
這種體驗很像是上網課啊。
陸寒心想,這波只能用有限的技巧跑車,多少有點難受。好在為了節省時間,班主任表示使用六人比賽的方式決出名次,然后第二天上課再按照排名來分析錄像。
聽完班主任的講解,陸寒心念一動,那可不就是48人淘汰賽么?一共打四把,每把六個人,前三晉級,后三淘汰,看看最后能到第幾把。
哈,這下就可以放心了。至少這波可以避免直接的實力對比,只要自己保持前三不拔尖就行。
這要是現場跑圖上傳錄像按記錄排名,自己就說不好了,都不知道他們記錄怎么樣。
“來,所有人現在按照教室位置剛好一排六個人一組組隊,可以組七個隊?!?
看到班主任指揮著學生,陸寒也開始動起來,之前在早上就已經建的班群現在派上了用場。
“第一排組隊的扣個1”
“1”
“1”
“2”
“5”
……
不到一會兒,大家都知道了自己這一排同學的賬號,于是開始了創建房間。
陸寒按照喜好坐在教室最后面的休閑養老區,因此被分到了第七組。地圖被調成隨機,在范老師的一聲令下,所有的房間都開始了游戲。
于是大家都不再望來望去,都是低頭注視自己的手機。
陸寒眼前的匹配特效一閃而過,在匹配的音效帶起一陣振動后,來到了加載界面。
是11城!
眼前的地圖迅速出現在了屏幕的上方占據了大部分的畫面,而下面顯示的則是六個人的頭像和名稱。
很快,大家都進入了游戲。和端游不同的是,手游開局前不是跳舞,而是在賽道起點擺一個pose,顯示一下自己角色的魅力值。
這個設計其實也是適應了手游快節奏的對局體驗,公測時的宣傳標語可是3分鐘一局的游戲。
當然,要是放到陸寒重生前,那可就是兩分鐘一局了,畢竟大家的記錄和開服那會兒早就不可同而語。
3,2,1,開始!
倒計時結束的一瞬間,陸寒下意識一個側身起步沖了出去,在出去的一瞬間他就知道自己壞事了。
他于是很快的做出了反應,接了個段位雙噴,接下來到假彎前都是交替使用的段位雙噴。
再說回到其他五個同學,有三個都還在使用傳統的超級起步,只那一瞬間,竟然超過了那兩個使用段位起步的同學,跟在了陸寒的后面。
而緊接著那兩個使用段位起步的同學已經觸發了雙噴,這導致只有單噴的超級起步被落到了他們的后面。
而大家接下來的跑法都是十分的一致,那就是交替使用段位雙噴直到假彎處。
到了假彎的第一個直角彎,陸寒繼續一個段位,湊出兩個噴,將車身拉近到長直線前的那個直角彎,并接了一個甩尾漂移。
當然,有了起步時的經驗,這回,他控制好了自己的左手,沒有出彈射。
而其他同學繼續都是段位雙噴的過法,在第一個彎前疊了個WCW,一直到甩尾點他們還是選擇使用段位漂移。
這樣一來,他們到下個180度U彎之前都可以得到氮氣時長的加持。
此時名次排名已經基本分出三個梯隊,第一個自然是甩尾漂移后已經接近U彎并開始減速的陸寒。
而第二梯隊則是有四個同學擠在了一起,他們分布在假彎后半程和甩尾點后面的長直線。
最后那個則是在起步長直線上連續使用段位雙噴時,出現了主動失誤,撞到了假彎前面不到一點的墻上!
這就直接和其他人拉開了一大截距離。
陸寒用余光瞥了一眼地圖,得知了大致的情況,看來自己已經殺出來了。
那么接下來,就讓本場游戲進入單機吧!
邊想著就接了個氮氣出彎,出彎后路線巨差,沒辦法,只好強行按方向鍵拐向道路右邊。
氮氣出彎就是這樣,出彎會往外面拖一下,但是如果貼的好的話,就可以做到那種叫做磕頭漂的操作,出彎時拖出的胎印就會呈現一條完美的路線。
接下來,經過了多個U彎的沉淀,陸寒已經逐漸適應了這種磕頭漂。甚至在過S彎的時候連著接了兩個漂移。
這時候地圖上的紅點基本上已經若隱若現。
第一場比賽就這樣在陸寒駕輕就熟的賽道熟練度中毫無疑問的進入了對后面五位同學來說不可后追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