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1章 商品采購操作規范(2)

當然,這些指標還可以進一步細化。如采購成本可以細化為購買費用、運輸成本、廢棄 成本、訂貨成本、期限成本、倉儲成本等。把這些指標一一量化,并同上一個半年的相同指標進行對比所得到的綜合評價,就是業務績效。

4.在評估完成之后,將員工劃分成若干個等級,或給與晉升、獎勵,或維持現狀,或給與警告或辭退。可以說,這半年一次的績效考核與員工的切身利益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5.對個人素質的評價相對就會靈活一些,因為它不僅包括現有的能力評價,還包括進步的幅度和潛力。主要內容包括:談判技巧、溝通技巧、合作能力、創新能力、決策能力等等。這些能力評價都是與業績的評價聯系在一起的,主要是針對業績中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方面,如何進一步在個人能力上提高。為配合這些改進,那些跨國公司為員工安排了許多內部的或外部的培訓課程。

6.在績效評估結束后,安排的是職業規劃設施。職業規劃設施包含下一個半年的主要業務指標和為完成這些指標所需要的行動計劃。這其中又有兩個原則:第一是量化原則,這些業務指標能夠量化的盡量予以量化,如質量事故的次數、成本量、供貨量等。第二是改進原則,在大多數情況下,僅僅維持現狀是不行的,必須在上一次的績效基礎上有所提高,但提高的幅度要依具體情況而定。

(第二節)商品采購執行規范

一、商品采購操作規范

1.采購人員行為規范

⑴熟悉分管商品的基本知識、質量標準、特點和市場的需求,熟練掌握商品采購的操作流程,有較扎實的商品采購基本功。

⑵善于捕捉經濟信息,掌握一定的談判技巧,能妥善協調各種公共關系,應變能力強。

⑶思想端正、作風正派,不謀私利,不徇私情,能自覺抵制不正之風。

2.貨源選擇規范

⑴應建立合格供應商及產品名單,優先采購名單上的產品,采購前應進行市場調研和質量分析,優先選擇功能先進、設計合理、質量優良、安全可靠的產品,對采購名單外的商品應進行審查認可。

⑴采購時應優先選擇貨源

名、特、優產品和性能先進、質量可靠的新產品。

國家定點廠家生產的產品。

充分證明其質量優良或顧客反映好的產品。

通過國際和國家認證的產品。

權威部門推薦的產品。

按國際標準組織生產的產品。

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并已取得生產許可證的產品。

⑶貨源采購商品時應特別謹慎

不能及時提供有關合法性證明的。

不能提供一個或少數產品樣品和樣本來證明其產品質量的。

不能提供充分的質量證明表明其質量狀況的。

⑷采購員對供應商及其產品質量不了解時,應對其進行實地重點考察。

供應商生產的合法性,查看有關執照、許可證等。

必要時,采購員還應對生產條件、設備、生產過程進行考察,查看生產流程。

索要產品標準,查其合法性,了解其水平的高低。

對產品質量檢驗設備進行考察,包括對檢驗記錄規范性的驗證。

了解企業產品質量體系及其運轉情況。

二、商品采購合同管理規范

1.采購合同的內容

采購合同的條款構成了采購合同的內容,應當在力求具體明確、便于執行、避免發生糾紛的前提下,具備以下主要條款:

⑴商品的品種、規格和數量。商品的品種應具體,避免使用綜合品名,商品的規格應規定顏色、式樣、尺碼和牌號等,商品的數量多少應按國家統一的計量單位標出。必要時,可附上商品品種、規格、數量明細表。

⑵商品的質量和包裝。合同中應規定商品所應符合的質量標準,注明是國家或部頒標準。無國家和部頒標準的應由雙方協商憑樣訂貨。對于副、次品應規定出一定的比例,并注明其標準。對實行保換、保修、保退辦法的商品,應寫明具體條款。對商品包裝材料、包裝式樣、規格、體積、重量、標志及包裝物的處理等,均應有詳細規定。

⑶商品的價格和結算方式。合同中對商品價格的規定要具體,規定作價的辦法和變價處理的辦法,規定對副品、次品的扣價辦法,規定結算方式和結算程序。

⑷交貨期限、地點和發送方式。交貨期限要按照有關規定,并考慮雙方的實際情況、商品特點和交通運輸條件等確定。同時,應明確商品的發送方式。

⑸商品驗收辦法。合同中要具體規定在數量上驗收和在質量上驗收商品的辦法、期限和地點。

⑹違約責任。簽約一方不履行合同,違約方應負物質責任,賠償對方遭受的損失。在簽訂合同時,應明確規定,供應者有以下三種情況時應付違約金或賠償金:

未按合同規定的商品數量、品種、規格供應商品。

未按合同中規定的商品質量標準交貨。

逾期發送商品。購買者有逾期結算貨款或提貨、臨時更改到貨地點等情況,應付違約金或賠償金。

⑺合同的變更和解除條件。在什么情況下可變更或解除合同,什么情況下不可變更或解除合同,通過什么手續來變更或解除合同等情況,都應在合同中予以規定。

除此之外,采購合同應視實際情況,增加若干具體的補充規定,使簽訂的合同更切實際,更有效力。

2.采購合同簽訂規范

⑴采購合同簽訂的原則

合同的當事人必須具備法人資格。這里的法人,是指有一定的組織機構和獨立支配財產,能夠獨立從事商品流通活動或其他經濟活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依照法定程序成立的企業。

合同必須合法。也就是必須遵照國家的法律、法令、方針和政策簽訂合同,其內容和手續應符合有關合同管理的具體條例和實施細則的規定。

必須堅持平等互利,充分協商的原則簽訂合同。

當事人應當以自己的名義簽訂經濟合同。委托別人代簽,必須要有委托證明。

采購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⑵采購合同的簽訂程序。簽訂合同的程序是指合同當事人對合同的內容進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并簽署書面協議的過程。一般有以下五個步驟:

訂約提議。訂約提議是指當事人一方向對方提出的訂立合同的要求或建議,也稱要約。訂約提議應提出訂立合同所必須具備的主要條款和希望對方答復的期限等,以供對方考慮是否訂立合同。提議人在答復期限內不得拒絕承諾。

接受提議。接受提議是指提議被對方接受,雙方對合同的主要內容表示同意,經過雙方簽署書面契約,合同即可成立,也稱承諾。承諾不能附帶任何條件,如果附帶其他條件,應認為是拒絕要約,而提出新的要約。新的要約提出后,原要約人變成接受新的要約的人,而原承諾人成了新的要約人。實踐中簽訂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就合同的內容反復協商的過程,就是要約→新的要約→再要約→……直到承諾的過程。

填寫合同文本。

履行簽約手續。

報請簽證機關簽證,或報請公證機關公證。

有的經濟合同,法律規定還應獲得主管部門的批準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簽證。對沒有法律規定必須簽證的合同,雙方可以協商決定是否簽證或公證。

3.采購合同的管理

采購合同的管理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⑴加強采購合同簽訂的管理。加強對采購合同簽訂的管理,一是要對簽訂合同的準備工作加強管理。在簽訂合同之前,應當認真研究市場需要和貨源情況,掌握企業的經營情況、庫存情況和合同對方單位的情況,依據本企業的購銷任務,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為簽訂合同、確定合同條款提供信息依據。二是要對簽訂合同過程加強管理,在簽訂合同時,要按照有關的合同法規規定的要求,嚴格審查,使簽訂的合同合理合法。

⑵建立合同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以保證合同的履行。企業應當設置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建立合同登記、匯報檢查制度,以統一保管合同、統一監督和檢查合同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措施,解決糾紛,保證合同的履行。同時,可以加強與合同對方的聯系,密切雙方的協作,以利于合同的順利實現。

⑶處理好合同糾紛。當經濟合同發生糾紛時,雙方當事人可協商解決。協商不成,可以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調解或仲裁,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⑷信守合同。合同的履行情況好壞,不僅關系到企業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而且也關系到企業的聲譽和形象。

三、商品驗收管理規范

倉管員和理貨員應對本企業所進貨物嚴格按《商品質量驗收標準》進行檢驗。

⑴合格證檢查

檢查產品是否有合格證,證上是否有檢驗機構和檢驗員簽章。

⑵清點檢查

重點檢查商品數量、包裝質量及其完好性。

⑶抽樣檢查

抽樣應按相應驗收標準,采用隨機抽取法取出代表樣進行檢查。

⑷索取有關質量證明

按“隨貨同行證書的管理程序”操作,向供應商索取有關質量證明,如進口食品衛生證書、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質量保證書等,并與采購訂單的內容進行對照,檢查是否一一對應,準確無誤。索取證書應及時傳指定分店質檢員存檔,按“隨貨同行證書的存檔操作流程”進行管理。

⑸標志、包裝檢查

對所抽樣品進行標志檢查時,嚴格按照《商品質量驗收標準》進行檢查驗收。檢查包裝是否牢固,是否可能因包裝不良而使商品受損及包裝本身是否受損。

⑹對有使用期限的商品進行檢查

應重點檢查有使用期限商品的生產日期、進貨日期是否符合《商品質量驗收標準》的規定。

⑺感官檢查

對商品進行感官檢查,根據標準或經驗判定產品質量。

四、購進商品的處理規范

⑴商品通常從供應商處運送至倉庫,供儲存和分配,或者直接運送到客戶的銷售貨架上。不同規模的企業有不同的處理方法:連鎖經營集中采購的零售商,大部分商品由供應商首先送到中央倉庫,進行必要的入庫處置,選入倉庫,按POS系統分配到各零售店;生鮮肉禽等鮮活易腐爛商品則由各供應商直接送到連鎖經營的各門店上柜臺;獨立零售商的貨物由供應商直接送到各門店驗收。

⑵將價格和存貨信息標記在商品上。價格和存貨標記可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小企業可能以手工方式標價和記錄存貨。大型企業使用自己的計算機生成價格標簽,同時依靠包裝上印刷的條形碼數據保持存貨記錄。

⑶商品陳列及現場存貨數量和品種的多少取決于企業的規模大小。連鎖型超市一般利用貨箱和貨架陳列商品,大多數存貨都放置在銷售現場。傳統百貨商店采用各種各樣的場內陳列,大多數存貨都放置在倉庫,而不是銷售現場。

⑷處理退貨和損壞商品的程序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企業必須確定由哪方負責顧客的退貨,并制定有關回收損壞商品并負責退款或換貨的條款。對于這部分內容,在前面與供應商談判時提到,要特別寫進合同條款中,雖然涉及的這部分商品款和商品數量都不大,但極易產生糾紛,影響連鎖企業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

⑸由于偷竊行為的存在,監視和減少貨物失竊成了商品處置過程的一個重要方面,而且其重要性正在急速上升。在目前的中國,由于法律的原因,以及人們的素質還不是普遍很高,加上商店的商品大部分實行開架銷售,如果增加檢驗裝置和加派防損人員就要增加零售企業的營運支出,而在處置偷竊商品行為時,由于受現場管理和防損人員的水平和素質所限,又極易造成對企業的負面影響甚至導致訴訟。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已采取積極的防竊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⑹商品控制包括估計收入、利潤、周轉率、存貨短缺、季節性及連鎖企業經營的每一種或每一件商品/服務的成本。為了達到控制商品的目的,企業需建立和保持書面的存貨數據、定期清點實物存貨、核對書面商品存貨數字的準確性。

五、再次購買與商品評估操作規范

1.再次購買

對那些不止一次要采購的商品,再次購買的計劃是必需的。制定這種計劃時,有四個因素是關鍵的:訂貨和送貨時間、存貨周轉率、財務支出、存貨/訂貨成本。

⑴訂貨和送貨時間

對于企業而言,發出一份訂單到供應商響應直到商品出現在貨架和柜臺上,需要多少時間是應明確規定的。提前送到,增加倉庫的壓力和管理費用;延遲送到,則出現斷檔缺貨,影響企業的信譽。

⑵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是每種商品從訂單開始到銷售出去所需的時間,它是制定再訂貨商品的基礎。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大型企業可以自動生成。

⑶財務支出

一般而言,一次大量的采購可獲得較大的折扣,但它同時帶來倉庫費用支出的上升,因而單純為獲得高折扣而大量采購是不明智的做法,關于這部分內容,在后面的倉庫管理中會有更加詳細的分析。

⑷存貨/訂貨成本

從存貨成本看,它屬于倉庫管理部分,在后面的倉庫管理部分有詳細介紹;而訂貨成本,則在采購環節出現。大型企業采用POS系統加EDI的訂貨方式,與小型企業的派采購員前往供應商處采購相比,具有高效、快捷、費用低廉的特點。

2.商品評估

⑴建立評估機制

企業采用切實可行的方式,對經營商品進行分類、排名。最有效和簡便的方法,是將POS系統設置商品銷售的排名功能,每日的銷售報表、月終的銷售報表都可生成各類商品的銷售排名,提供給市場部和采購部,供決策時使用。

⑵排名分析

POS系統從銷售數字中生成的銷售商品排名,用來供市場部和采購部對再訂購與經營政策進行分析。如設定對最末5位的商品進行分析,是產品線太長、定價太高、市場不接受、功能不清楚、質量問題、太超前、已是產品生命末期,進行各項定量分析,找出真實的原因,并在找出原因的基礎上,進行決策。

⑶做出對策

對于排名末位商品,一般情況下應淘汰;產品線過長的,增加消費者的選擇難度,使之難以作出購買決定;價格、質量、功能方面的問題,連鎖企業一般無能為力;對超前的商品和處于商品生命末期的商品,無法改變商品的命運;也可以選擇淘汰。

自然淘汰:減少進貨量,直到市場無消費意愿時再停止進貨。

即刻淘汰:將所售商品從賣場撤下,退還給供應商,并不再進貨。

捐贈:對采用經銷方式進貨的末位商品,在商品還有使用價值時,捐贈給社會慈善機構、社會貧困人士,讓商品的使用價值得以發揮,避免給零售商造成降價的負面影響。

(第三節)商品驗收規范

一、食品原料原料驗收規范

1. 肉類

⑴表皮應蓋有政府完稅證明章。

⑵確定新鮮度及所要的部位。部位不同,價格相差很多。

2.家禽類

⑴越老,味道越差。

⑵注意新鮮度。

3.海鮮

⑴魚類應挑選眼睛明亮,魚鰓鮮紅,蝦類頭脫落或貝類打開者均不新鮮。

⑵魚鱗緊,有彈性。

⑶除魚的腥味外,不應有腐敗味。

4.蛋

⑴蛋皮略粗,具有光澤。

⑵手搖無聲。

⑶放入水中沉下者為佳。

⑷向光線成透明者為佳。

5.干貨類

有特殊品質、特殊香味或味道,包裝完整。

6.罐頭食物

凸起或裂開者不宜。

7.冷凍食物

送來時應保持冰凍狀態,若已解凍可拒收。

8.蔬菜

⑴葉綠鮮美完整。

⑵莖直無斷結實。

⑶洋芋無芽為佳。

9.生奶

⑴A級牛奶每立方厘米生菌數不得超過3萬個以上。

⑵B級牛奶每立方厘米生菌數不得超過5萬個以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中市| 和硕县| 调兵山市| 盘锦市| 虎林市| 章丘市| 淮南市| 金堂县| 大同县| 宜州市| 台东县| 涿鹿县| 武宁县| 卢湾区| 高邮市| 吉隆县| 洞口县| 什邡市| 镇原县| 广宁县| 开鲁县| 宜黄县| 淳安县| 凤冈县| 彭阳县| 泰州市| 舟曲县| 关岭| 南开区| 休宁县| 松阳县| 邮箱| 扎鲁特旗| 大姚县| 贵港市| 合山市| 惠来县| 景德镇市| 光泽县| 柳林县| 缙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