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輕微心理障礙的自我診斷與矯正指南(5)

  • 心理醫生對你說全集
  • 劉振中 卞軍鳳編著
  • 5635字
  • 2014-12-01 15:31:00

第2、10、14、17、25題答“是”記0分,答“否”記2分。其余各題答“是”記2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

你的總分:

0~10分:你不是一個孤僻的人,能很好地與周圍人融成一片。在你看來朋友是你的財富,你懂得與人和睦相處之道,人際關系和諧。

12~20分:你雖然并不顯得孤獨,但你與大家相處得并不十分融洽。有時候你會感覺大家在有意回避著你,其實這都是你的自尊心在作怪,凡事看開些,人無完人,你或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認同自己。

22~40分:你是一個孤獨者,你與大家相處得不好,甚至已經接近孤僻。你與大家相處越來越少,正慢慢步入形影相吊的行列,這絕非你所愿,但你又不懂得如何很好地與大家相處,建議你設法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多參加一些社交活動。

42~50分:你是個十足的孤僻之人。平時基本上不大與人交往,或許你的孤僻已經發展到了病態的地步。但你并沒有發覺,不知道危險的到來。建議你正視問題,努力改正。

孤僻常在以下幾種情景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自身不受別人理睬而不得不獨處時,常會有失落感和自尊心受傷感,這時就會顯得更加孤僻而不愿與人交往;當與別人交往而當眾受到譏諷、嘲笑、侮弄和指責時,常會產生神經過敏,以為別人都瞧不起自己,這時就會悶聲不響、郁郁寡歡,或者惱怒異常、撒手離去;當遇到各種挫折時,常會產生虛弱感和自卑感而心灰意冷,這時就會自我孤立起來,閉門謝客,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果這些情景不明顯或不存在,盡管時不時也會流露出孤僻征兆,但一般未必有明顯的自我感覺,即自己未必會意識到有孤僻人格表現缺陷。

孤僻與孤獨不同。孤僻盡管也有孤單寂寞的感覺,但舉止常較怪僻,使人難以接受,也不愿與人交際,喜歡自我禁錮和單獨活動,是一種人格表現缺陷,盡管自視甚高,常顯出一副瞧不起人的樣子,但內心虛弱,害怕被人刺傷,因而不愿與人交往,在不得不與人交際時,也顯得行為怪僻、奇特和做作,常會給人一種神經質的感覺。孤獨不像孤僻那樣屬于人格表現缺陷,而只是一種郁悶無助的異常的心理體驗,一般渴望人際交往,在交際中行為正常,不會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通常渴望與人交往,也不存在厭煩他人、對他人有戒備的心理,在與人交際時一切如常,絕不會有做作使人感到不舒服的表現。

(1)主動與人交往。這是矯正孤僻最重要的措施。人只有在交往中才能被人理解、被人接受,也才能認知別人、悅納別人。

(2)主動參與各種活動。參加各種活動的目的在于擴大交往面,并體驗活動中的樂趣。

(3)培養積極情緒,使自己變得更樂于交際,也更善于交際,從而使孤僻在不知不覺中消失。在活動中多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這樣與人相處就更為融洽、更為人信任而與人融為一體。

(4)要善于進取。要進取,就要奮斗,就要拼搏,并在奮斗和拼搏中體驗人生樂趣,才會感到心中充實,這樣孤僻感就會自然消遁。

(5)培養廣泛的興趣。興趣狹窄,活動也勢必狹窄,沒有感興趣的活動,孤獨感就會趁虛而入。而如果興趣多樣,活動就會豐富多彩,生活也就生氣盎然,就不會有寂寞感、郁悶感。

(6)多學一些交際方法,以便于與具有各種觀點、習慣、知識、經歷、性格、興趣的人打交道。如果只習慣于與某一類型的人交際,無異于在一棵樹上吊死,也勢必交際狹窄,人為地自我孤立起來而強化孤僻感。因而在與人交往時,不能以自己的愛好強求別人,而要尊重并習慣于別人的特點,這樣在與人交往時才能左右逢源、心情愉悅,使孤僻感難以在心中滋生。

第十三(節)敵對的自我診斷與矯正指南

敵對是指與他人心理不相容而敵視、對抗他人的消極心態。其目的在于在心理上給他人造成有害結果,使對方蒙受痛苦和不快。其主要表現為對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識和行為傾向。

敵對往往表現為一種敵視、對抗的情緒狀態,僅處于攻擊行為的潛在狀態,即一般僅限于攻擊欲望而不轉化為攻擊行為,盡管敵對有時也有非難舉動,但非難只是設置障礙,與攻擊的進攻性、侵犯性不完全相同。具體表現為:

(1)常常表現為怒目相對、冷漠仇視。對他人漠不關心、冷眼相對、動輒非難。雖有時不直接頂撞予以反抗的對象,但卻采取一種事不關己的態度。

(2)常常是態度強硬、舉止粗暴。對一切有于己“不利”言談舉止的人都充滿敵意。

(3)反抗的態度和情緒不易隨具體情景的變化而轉移,具有固執性。

(4)敵對具有遷移性。即當某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們的反感時,就傾向于將這種反感及排斥遷移到這一人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將這個人完全否定。

(一)測驗指導

敵對心態是一種不良的情緒,當自己有了這種情緒后很多人便感到十分羞愧,其實大可不必。每個正常的人都會對別人對命運,甚至于對自身產生敵對情緒,這是很自然的。但如果這種情緒過分強烈且十分持久,就不正常了。下列題目用來測試你是否總以敵對心態對別人,請盡量客觀地回答每一個問題。

(二)自我測驗題目

(三)測驗計分與測評結果

第4、8、17、20、23題答“是”記0分,答“否”記2分。其余各題答“是”記2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

你的總分:

0~10分:無敵對心態。你心胸開闊、隨和,這些都是你贏得知識、榮譽和朋友的法寶,有利于你未來的發展。

12~20分:輕度敵對心態。你不必為自己這種心理過分擔憂,適當采取一些方法來調節情緒、控制自己,這種心理很快就會消失。

22~40分:你有時候難以控制自己,從而產生敵視心理。應該學會適當寬恕、原諒別人的過錯。

42~50分:敵對心態嚴重。你的敵意甚深,可能是由于不順心、仇怒、嫉妒或是壓抑而引起的。敵意持久會對身心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要設法消除它。你應學得更寬厚待人,更虛懷若谷,使自己更成熟。你可以求助于心理醫生或是一些值得你依賴、能給你幫助的人。

敵對常在以下兩種情景中發生:一種是客觀情景。當受到他人輕視、指責和傷害時,有敵對心態的人,常常表現為怒目相對、冷漠仇視,不管這種“輕視”、“指責”、“傷害”是出于善意還是惡意,是確實如此還是自己主觀上的錯覺,反正對一切有于己“不利”言談舉止的人都充滿敵意。另一種是主觀情景。凡自己主觀上看不順眼、不滿、厭惡的,常常表現為對他們冷眼相對、動輒非難,盡管他們沒有觸犯自己,但只要這種偏見誘發出敵視情感,就會隨時隨地在表情和行為上表現出這種敵對心態。無論敵對心理由以上哪種情景引起,都是攻擊行為的潛在狀態。一旦敵對心態迅速膨脹,超過了忍耐的限度,就會演變為挑釁、報復、破壞等攻擊性行為。

具有敵對心態的人,在相安無事、諸事順利和心情愉快的時候則如常人。敵對與攻擊不同。攻擊是指對他人的有意侵犯和破壞行為,程度則有輕有重,從語言上的謾罵到行動上的暴力,都屬于攻擊的范疇。當然攻擊有時也可以是間接的,因懾于攻擊對象的權勢或礙于自己的身份不便直接攻擊,于是就把攻擊方向轉向不相干的其他人或事物,即把憤怒情緒通過謾罵、暴力發泄到其他人身上,或通過搗亂、破壞發泄到其他事物上;敵對則只是一種敵視、對抗的情緒狀態,僅處于攻擊行為的潛在狀態,即一般僅限于攻擊欲望而不轉化為攻擊行為,盡管敵對有時也有非難舉動,但非難只是設置障礙,與攻擊的進攻性、侵犯性不完全相同。

(1)要消除偏見。在人際交往中,不要帶著有色眼鏡曲解他人的態度,不要不分青紅皂白地認為他人的言談舉止都有敵意。凡事要多從正面去理解,不要以自身的好惡取舍他人,要懂得人的興趣、需要、性格是各不相同的。要努力學會肯定別人,懂得寬容之道。

(2)要熱情待人。對任何人都應該與之熱情相處,任何形式的輕視、蔑視、歧視和敵視都是造成敵對狀態的溫床。只有熱情待人、悅納他人,他人才能熱情待己、接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只有這樣,他人才能尊重自己、理解自己。

(3)在人際交往中逐步學會互相包容、互相諒解、互相支持、互相協助,并逐漸習慣和適應這種交際方式,使敵對情緒漸趨淡化、消弭。要多主動與人交往,或許你會發現別人的可取之處。

(4)提高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是指對自身的心理和行為主動掌握的能力,這就需要忍耐、克制。通過自我鍛煉和自我監督,不斷提高忍耐水平和克制能力,就能夠充分發揮意志的抑制職能,使敵對消除在萌芽狀態。

(5)增強挫折容忍力。挫折容忍力是指遭受打擊后免于行為失控的能力,即經得起挫折的能力。在實踐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挫折容忍力,凡事不糾纏于一時的得失,對一般的損害和侵犯采取寬容的態度,改變容易造成挫折的環境和條件,加強自我疏泄煩惱和憤怒情緒的能力。

第十四(節)沖動的自我診斷與矯正指南

沖動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發突然、缺乏理智而帶有盲目性、對后果缺乏清醒認識的行為缺陷。沖動靠激情推動,帶有強烈的情緒色彩,其行為缺乏意識能動調節作用,因而常表現為感情用事、魯莽行事,既不對行為的目的作清醒的思考,也不對實施行為的可能性作實事求是的分析,更不對行為的消極和不良后果作理性的評估和認識,而是信馬由韁、忘乎所以,結果往往后悔莫及,甚至鑄成大錯,遺憾終身。

沖動往往未經仔細考慮就快速采取行動,造成很多負面后果。表現為做事缺乏耐心,感情用事、魯莽行事。對攻擊性沖動失去控制,導致襲擊、自傷行為或毀壞物品等行為。具體來說:

(1)行動太快,來不及深思熟慮,這種傾向導致許多不良后果。當攻擊沖動失控,將會導致人身攻擊、自我毀滅行為或毀壞財物等情況發生。

(2)希望要求能立即得到滿足,如愉快延遲或滿意度降低就會行為失控。一般來講,難以等待任何事情,例如排隊、等人。

(3)沖動性的成癮行為存在。在作出沖動行為之前,有一種緊張感或情緒喚起。在產生自我失調的沖動行為時,則感到愉快、滿足或放松。

(4)對于所厭惡的東西或高興的刺激反應過強。

(一)測驗指導

“沖動是魔鬼”,有很多人因為一時沖動而犯錯。你是個容易沖動的人嗎?下列測試,請根據情境或想象類似情景,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二)自我測驗題目

(三)測驗計分與測評結果

第5、7、8、11、14題答“是”記0分,答“否”記2分。其余各題答“是”記2分,答“否”記0分。各題得分相加,統計總分。

你的總分:

0~10分:表明你很少有沖動的時候,對于來自外界的干涉、糾紛都持較消極退讓的態度,是個“好好先生”。往往做人處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逆來順受,自我解脫。

12~20分:你有很好的克制力。你寬宏大度、以誠待人的品格,受到人們(其中也包括對你懷有“敵意”的人)的尊重,在人際關系上你是一個有度量的人。

22~40分:你雖看起來有較強的克制力,善于忍耐,不至于激化生活中出現的矛盾,但是你這種克制在多數情況下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控制消極情緒的辦法,而是一種隱蔽、轉移等變相發泄。

42~50分:你脾氣暴躁,克制力很差,易沖動。你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在人際關系上容易出現危機。建議你根據指南努力改正。

沖動是一種受情緒左右的靠激情推動的行為缺陷,一般不考慮后果。通常在受到外界強烈刺激的情景下出現。此時意識偏狹,語言舉止很難受到中樞神經的有力調節和控制,結果語言出格、行為失當、貿然行事,以致帶來不同程度的破壞性。沖動也可以在怨恨和憤懣長期郁積于胸無法排遣而在外界出現微不足道刺激的情景下發生,此時外界的刺激只是個導火線,同樣也會產生破壞性的后果。某種需要因人為因素長期得不到滿足或始終得不到公正待遇、與某人長時期矛盾隔閡而難以消解等,這時就會因一件小事而大發雷霆、大動干戈,以釋放日積月累的內在緊張性。沖動還可以在我行我素慣了、容不得半點冒犯而偏偏遇到抵觸的情景下發生,在這種情況下稍受抵觸便走極端,或硬上蠻干,誰也休想阻擋,或絕情寡義,顧不得友誼親情,結果自己常常被弄得尷尬萬分、狼狽不堪。

(1)凡事都要理智。理智可以駕馭和主宰沖動情緒和沖動行為,認清行為的目的,考慮行為是否得當和可行,尤其要清醒地預見到行為的消極后果,這樣沖動就能緩解以至消失。只有用理智來衡量并支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才能更好地控制沖動。

(2)轉移沖動情景,合理釋放沖動。尤其當沖動是由外界強烈刺激引起時,就要立即轉移注意力,或者回想其他事情,或者迅速離開情景場地,把外界刺激與沖動的聯系隔斷。

(3)要逐步養成處變不驚、淡泊名利。處變不驚就不會在外界強烈刺激前驚慌蠻干、一意孤行;淡泊名利就不會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耿耿于懷,也就不會冒失行事。

(4)學會停止、觀看、傾聽、思考和行動前作計劃。減少觸發沖動行為的想法,增加能夠控制行為的自我暗示。減少沖動行為發生的頻率,增加仔細思考后行動的頻率。

(5)學會接納不同意見的良好習慣。樂于接納不同意見就能改變我行我素的性格,不要一遇抵觸即暴跳如雷、火冒三丈,這樣就會心平氣和,避免出現沖動。

(6)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理智地、客觀地處理問題。但是,控制并不等于壓抑。積極的情感可以激勵你進取、上進,加強你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如果你把自己的許多能量消耗在抑制自己的情感上,不僅容易患病,而且將沒有足夠的能量對外界做出強有力的反應,因而一個高情商的人應是一個能很好地調控自己情緒的人。

第十五(節)狂熱的自我診斷與矯正指南

狂熱是指對某一事物表現出盲目的、過度的、不合情理的熱情的情緒缺陷。熱情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狀態,而狂熱則是一種失調或失衡的情緒缺陷。狂熱一般在迷戀、傾慕、感染和沖動的情景下發生。

狂熱通常表現為狂熱愛好,如對玩電腦游戲、看卡通片的過度沉湎;狂熱愛慕,如對電影演員、體育明星的癡迷追慕;狂熱盲信,如對宗教、名人的盲目相信和崇拜;狂熱行為,如對戀人、金錢等所追求的目標產生瘋狂的過火的舉動等。

(1)狂熱愛好。對某項活動或內容,如玩電腦游戲、打麻將、賭博等過度沉湎,難以自拔,逐漸喪失自我控制力。

(2)狂熱愛慕。主要表現在對電影演員、體育明星、歌星的癡迷追慕。常伴有不合理的、過度的表現。

(3)狂熱盲信。如對名人的盲目相信和崇拜;當然也可是對周圍的人的過度崇拜,不能客觀地評價他人。

(4)狂熱行為。如對戀人、金錢等所追求的目標產生瘋狂的、過火的舉動等。

(一)測驗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汪清县| 井冈山市| 西乌| 花莲县| 阿拉善左旗| 商都县| 沛县| 乌拉特中旗| 沅江市| 雷山县| 北海市| 凤庆县| 秦安县| 临潭县| 乐都县| 达孜县| 海丰县| 扶沟县| 常宁市| 淄博市| 安达市| 金湖县| 教育| 乳源| 鹤山市| 肇东市| 南郑县| 仪征市| 鞍山市| 额敏县| 金乡县| 肥乡县| 鄢陵县| 故城县| 洛阳市| 神木县| 沙田区| 新建县| 年辖:市辖区| 福清市|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