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4章 周亞夫傳

到過河北景縣的人,可能都會目睹一下周亞夫的大墓。它占地6畝,墓基條石壘砌,底邊周長數百米,該墓封土高度近20米,蒼松翠柏環繞,盡顯高大威武莊嚴肅穆之勢。那周亞夫大街、周亞夫陵園、周亞夫雕像等,都寫滿了世世代代的景縣人,對條侯周亞夫的敬仰之情。

周亞夫出生于公元前199年,出生地是沛郡豐縣(今JS省豐縣),祖籍是原陽縣原武鎮二郎廟村(已湮)人。西漢時期開國將領、宰相周勃的次子。少時喜讀兵書,智謀過人,誠篤不欺,從小他就和父親一樣,胸懷大志。

到了公元前165年,周亞夫任河內的郡首。有一天閑來無事,他請到一個人來府中,給自己看相。

這人叫許負,算得上祖師奶奶級別的人物。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剛剛統一六國,河內郡溫城縣縣令許望家生下一個千金,這千金就是許負。她一出生,手中握著一塊玉佩,玉佩上隱隱約約可以看見文王八卦圖。在出生后的一百多天,她就能與人交談,后來秦始皇下旨讓她進宮為自己看相,可傳送旨意的小吏,到達許府時,她卻生病了,沒辦法進宮,只好作罷。原來許負是裝病,父親許望不明白,這么一個光宗耀祖的機會,為什么要放棄呢?而許負說,大秦即將覆滅,去給秦始皇相面,不是找死嗎?許望嚇出一身冷汗,趕忙叮囑許負這話千萬不能亂說,果然,沒過多久,秦始皇就死在了沙丘。后來,漢文帝的母親薄姬,還沒跟劉邦之前,薄姬的母親就請許負給薄姬看過相。那時正是秦朝末年,項羽在與劉邦爭奪天下,許負說薄姬將來會生下天子。后來薄姬成了劉邦的宮女,生下劉恒(漢文帝)。二十多年后,劉恒果然登基為帝,薄姬成為皇太后。許負之言又應驗,名聲更加響亮。因為她的名聲大,漢高祖劉邦開國時,就封她為“鳴雌亭侯”。

周亞夫請許負算命,可不那么容易,是八抬大轎抬來的。一見周亞夫的面,許負說:“你的面相尊貴,照現在來看,三年之后可封侯,再過八年后,就能做丞相了,地位極為顯貴。”周亞夫本來不太信這一套,聽她這樣說,大笑:“這怎么可能哇,我現在因父親的恩蔭,就是一個小小的郡守。我是次子,父親死了,侯爵已經給了我的哥哥周勝之,即使哥哥死了,爵位也會給侄子,怎么會給我呢,我怎么會封候,又怎么做丞相?太搞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周亞夫,甩著胳膊,笑得流眼淚。許負受到周亞夫的嘲笑,一時有點惱了,急急地說:“這話是真的,但你也不要太高興,再過九年后,你會餓死的。”周亞夫又大笑:“既然封候做相了,又怎么會餓死?不可能,不可能啊。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哈哈哈!哈哈哈!.......”許負卻指著周亞夫的嘴角,一本正經地說:“你看,你嘴角有一條豎紋,這就是餓死的面相啊。”周亞夫依然哈哈大笑,給她許多銀兩,打發她走了。

到了公元前163年,繼承絳侯的周勝之因犯殺人罪,被剝奪了侯爵之位。爵位中斷了一年之后(公元前162年),漢文帝念周勃對漢朝建國立下戰功,不愿意就此剝奪了周家的爵位,于是下令在周勃其它兩個兒子周亞夫、周堅中選一個兒子繼承爵位。結果大家一致推舉了周亞夫,所以周亞夫就繼承了父親的爵位,封為條侯,食邑條城(今河北景縣)。周亞夫做夢也沒想到,許負“三年之后可封侯”的預言成真了。

又過了幾年,就是公元前158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文帝派三路軍隊到長安附近抵御守衛。宗正劉禮駐守在灞上,祝茲侯徐厲駐守在棘門,河內太守周亞夫駐守在細柳。為鼓舞士氣,文帝親自到三路軍隊,犒勞慰問。他先到灞上,再到棘門,到了霸上和棘門的軍營,驅馳而入,將軍及其屬下都騎著馬迎送。隨即來到了細柳軍營,只見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鋒利的兵器,開弓搭箭,弓拉滿月,戒備森嚴。皇上的先行衛隊到了營前,卻不準進入。已經告知皇帝前來慰問,軍門的守衛都尉卻說:“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等文帝到了,派使者拿自己的符節進去通報,周亞夫才命令打開寨門迎接。守營的士兵又嚴肅地告訴文帝的隨從:“將軍有令:軍營之中,不許車馬急馳。”車夫只好控制著韁繩,不讓馬走得太快。到了軍中大帳前,周亞夫一身戎裝,出來迎接,手持兵器向文帝行拱手禮:“介胄之士不拜,請陛下允許臣下,以軍中之禮拜見。”文帝聽了,肅然起敬,欠身扶著車前的橫木,向將士們行軍禮。

出了營門,文帝感慨地對群臣說:“這才是真將軍啊!那些霸上和棘門的軍隊,簡直是兒戲一般。如果敵人來偷襲,恐怕他們的將軍也要被俘虜了。可周亞夫怎么可能有機會被敵人偷襲呢?”好長時間里,文帝對周亞夫都贊嘆不已。一個月后,匈奴兵退去。文帝命三路軍隊撤兵,然后升周亞夫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權,負責京師的警衛。后來,文帝病重彌留之際,囑咐太子劉啟,也就是后來的景帝說:“以后關鍵時刻可以用周亞夫,他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將軍。”公元前157年7月文帝死后,景帝升周亞夫為車騎將軍。車騎將軍的地位,也就僅次于丞相、太尉以及御史大夫了。

這個時候,各諸侯的國勢日益強大,一個個國王都做著當皇帝的夢。他們成了威脅大漢朝廷的一個個定時炸彈。漢景帝六神無主,心亂如麻,不知如何是好。他的老師御史大夫晁錯就提出了“削藩令”,也就是削奪藩王的封地,減小他們的勢力。漢景帝說:這怎么可能?這是虎口拔牙,他們會反了吧。晁錯說:到了現在,削藩也反,不削也反。削藩,各國反叛來得快,禍害小很多。不削藩,各國反叛來得慢,禍害會更大。

于是,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對不聽話的諸侯王實行了“削藩令”。這“削藩令”引起各諸候國的強烈不滿。吳王劉濞振臂一呼,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菑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等七國,率二十萬大軍,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口號,高舉反漢大旗,從廣陵(今JS省YZ市)向最近的梁國進軍。一場“七國之亂”,就這樣像暴風驟雨一樣,從天而降了。

漢景帝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無奈之下,只好揮淚斬晁錯后,封袁盎為“和平大使”,去吳國進行“議和”談判。結果袁盎無功而返。漢景帝也不能等死,下了一道詔書,號召將士奮力殺敵,同時下令嚴懲參加叛亂的官吏,從而鼓舞了漢軍士氣。在漢景帝的指揮下,整個七國之亂,被分成了三大戰場,分別是趙國戰場、齊國戰場,以及吳楚戰場。這戰場當中,就數吳楚戰場那邊壓力最大。吳楚聯軍的總數,已經遠遠超過了三十萬。漢景帝想到父皇臨終前說過的話,就把中央的直屬軍隊,都交給了周亞夫統領,直接提拔周亞夫為太尉,全權負責前線的平叛工作。早已嚴陣以待的周亞夫,接到景帝的命令,經藍田出武關,迅速向軍事重地滎陽進軍。

此時此刻,梁王劉武一個人,正站在睢陽城樓上,望著血一樣的殘陽,望著隨風亂舞的旌旗,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他的睢陽城也像大漢王朝的江山,就要傾倒了。他想起漢王朝的皇帝、自己的親大哥劉啟以及母親竇后說過的話:“千秋萬歲之后,傳位于梁王。”可如今的吳、楚聯軍已把梁國圍得水泄不通了。梁國的軍事要地棘壁(今HEN省永城市)也被吳、楚叛軍攻克了。梁王劉武只好死守這座睢陽(今HEN省SQ市)孤城,滿眼的熱淚和無助哇。忽聽一聲:“報告,周亞夫的軍隊到了滎陽!”劉武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慌忙派人向周亞夫求救。這周亞夫居然不予理睬,擺出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姿態。劉武急得哇哇亂叫。

劉武憤怒了,睢陽一旦失守,通向洛陽長安缺口,立即被打開,作為漢軍主帥的周亞夫,竟敢坐視不理,這明擺著是讓我梁王先與吳楚聯軍殘殺,他再來坐收漁翁之利。奶奶的,我要去告他。劉武告到了竇后那里。竇后急了,睢陽淪陷,就意味著小兒子的性命難保,同時大漢江山告危。久經政壇,在無數風雨中走過來的竇后,懷疑這是不是劉啟的一石雙鳥之計,找到兒子大鬧,說,你這是要想害死你的親弟弟啊,撤了這個周亞夫吧。劉啟被罵得背心著涼,全身出汗,心想周亞夫啊周亞夫,你這是站在鋼絲繩上玩狠招。無論竇后怎么鬧騰,劉啟堅持不換帥,他相信父親臨終前對他說過的話。他僅僅只是象征性的下旨命令周亞夫:出兵救援睢陽。

周亞夫接到景帝的圣旨后,以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打發了皇帝。就像當年細柳營上對文帝一樣的固執。他非但沒有進軍救援睢陽,反而來了個退軍,公然置殺頭之罪于不顧,向昌邑(今SD省巨野縣)后撤。到了昌邑后,他便筑壘自守,躲在那里再也不出來了。

直到周亞夫接到正式開火的命令后,二話不說,目標直指滎陽。他并沒有按正常的行軍路線直達的方式去滎陽,而是以迂回的方式繞道右行,走藍田,出武關,至洛陽,入武庫,最后成功抵達滎陽,從而把這個軍事要地牢牢地控制在了漢軍手里。

梁王劉武無奈,盼援無望,唯一的出路就是死守死守,再死守。

吳楚聯軍別說有多么高興了。劉濞想:周亞夫與劉武之間一定出現內訌了。天賜良機哇。他下達一道命令:給我攻打睢陽,玩命地打啊。可這睢陽城,城高池深,兵足馬壯,在吳楚聯軍的攻擊下,竟然雷打不動。吳楚聯軍發現沒有一年半載,根本攻不下來。

正當吳楚聯軍望洋興嘆的時候,吳王劉濞聽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周亞夫派弓高候韓頹,率輕騎兵,出淮泗口(今江蘇淮陰縣清口),截斷了吳楚聯軍的糧道。

吳王劉濞方知上當,后悔當時沒有采納恒將軍的建議:直插洛陽,占領洛陽武庫和敖的糧庫,唉呀呀地像貓一樣叫。

可是,現在自己已經陷入了梁國這個泥陷中了。他的夢碎了,決定孤注一擲,去昌邑找周亞夫,進行生死大決戰。周亞夫同樣堅守不出。

吳楚軍攻了昌邑一陣,見攻克無望,眼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力求速戰速決的劉濞,來了個半夜劫營。這個夜晚,他率領大軍出發了,目標直指周亞夫的大本營。一切都看似出奇順利,敵人營帳前靜悄悄的,連個哨兵都沒有。“真是天助我也!”劉濞心中大喜,“這回非要把周亞夫這個老匹夫碎尸萬段才解恨。”劉濞大手一揮,吳楚聯軍如狼似虎般地,沖進了周亞夫的大營。唉呀呀,又沒有想到,進來后,才發現,偌大的一座敵營,竟然空空如也,沒有一個人影。

劉濞知道中計,趕緊下令撤軍。周亞夫一聲令下,漢軍從四面八方涌出來,慌亂中的吳楚聯軍,只有挨宰的份兒了。前進無路,后退無門,此時軍中已斷糧,進退兩難。殺殺殺!周亞夫率軍和吳楚聯軍展開了決戰。吳楚聯軍兵敗如山倒,陣地上,躺滿了他們士兵的尸體,血流成河。

劉濞哭了,率殘軍逃到東越,竟然被東越王設計斬殺。楚王劉戊被周亞夫窮追猛打,脫不開身,只能以自殺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接下來,膠東王劉雄渠、淄川王劉賢、濟南王劉辟光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都自盡而亡。只有趙王劉遂的政治覺悟遲鈍些,還做無用功,拼死抵抗了一段日子,最后在孤立無援中,兵敗自殺。齊王劉將閭最后也喝著毒酒,走上了黃泉路。

只經歷了短短三個月時間,七國叛亂便匆匆落幕。

周亞夫平叛有功,繼續擔任太尉。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病退,漢景帝任命周亞夫為丞相。這一年離周亞夫封侯的那一年已經過去10年了,但確實也是在周亞夫封侯八年之后發生的事情,因此可以說許負的第二個預言也全部應驗了。

公元前150年,周亞夫的人生出現了危機。

這年,漢景帝打算廢掉原來的太子劉榮,改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這劉榮是漢景帝的長子,公元前153年,立為太子。改立太子的想法,是由景帝姐姐館陶公主引起的。這館陶公主,名叫劉嫖,后來嫁給了堂邑侯陳午。漢文帝去世后,劉啟繼承了皇位。館陶公主為了討好她的弟弟劉啟,時不時給劉啟獻些美女。她知道劉啟喜歡什么樣的美人,每次她送過去的美人,總能得到劉啟的喜歡。不過在眾多妃嬪中,劉啟十分寵愛栗姬,栗姬得到獨寵,還封了栗姬的兒子劉榮為太子。館陶公主見家中女兒陳阿嬌與劉榮年紀相仿,就想讓劉榮娶了她的阿嬌。可是,栗姬一向就看不慣館陶公主,因為她獻那些美女給劉啟,總把劉啟迷得神魂顛倒,而且分走了劉啟對她的寵愛,她看見館陶公主就來氣。他想:呸,還想讓我的寶貝兒子娶你的阿嬌,休想!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館陶公主。館陶公主從小到大都沒有被別人拒絕過,非常憤怒,也呸了一下:真是給臉不要臉!就與栗姬結下了梁子。館陶公主回府后,又想到了王夫人的兒子劉徹。某日,館陶公主帶著女兒陳阿嬌進宮,向竇太后跪安,恰好碰到了王夫人與兒子劉徹。她喊了劉徹過來,試探地問劉徹,想不想娶媳婦,還指周圍一堆宮女給劉徹看,劉徹搖搖頭,最后館陶公主指了指懷里的女兒陳阿嬌,劉徹高興地說:“若是能夠娶到阿嬌,將來我一定給她造個金房子。”館陶公主聽后,摸摸劉徹的腦袋,滿意地笑了笑。劉徹果然聰明,王夫人也比那個囂張跋扈的栗姬會教兒子,她會讓女兒陳阿嬌當上皇后的,劉徹的福分在后頭。打定主意后,館陶公主開始在弟弟劉啟面前,說起栗姬的壞話。她說栗姬太過驕縱,對下人,不是打就是罵,對嬪妃,在背后亂詛咒人,聽多了,劉啟對栗姬自然就不滿了。有一次,劉啟生了場病,想起姐姐館陶公主說的話,他試探栗姬,說等他死后,叫她一定要好好照顧他的兒子們。栗姬聽了非常不滿:哼,你劉啟和別人生的兒子,憑什么要我來照顧,不收拾他們就算不錯了。可能是平時驕縱慣了,一下子沒注意場合,居然對著劉啟也出言狂妄起來,這可氣壞了劉啟。此事過后,劉啟對栗姬就更加不滿了。之后館陶公主經常進宮跟劉啟夸劉徹,也夸王夫人低調賢惠識大體。劉啟對姐姐素來敬重,對于姐姐說過的話,更是用心記在心里。再后來,膠東王劉徹娶了陳阿嬌為妻,館陶公主就與劉徹生母王夫人結成了同盟,一起圖謀讓劉徹取代太子劉榮的地位。很快,栗姬在二人的合力打壓下,失寵了,導致景帝動了另立太子的想法。

但是古法有制,廢立太子雖是帝王家事,但卻事關天下,并不是一件小事。漢景帝為了取得大臣們的支持,于是就找來朝中重臣一起商議此事。作為丞相的周亞夫自然是頭號重臣,景帝當然希望周亞夫支持他,但周亞夫明確表示反對,他說:太子為國本,既然立了就不能改,這是自古以來的規矩。漢景帝氣得脖子都粗了,臉上的青筋都跳起來了:周亞夫啊,周亞夫,你竟然騎到天子的頭上來了,立太子的事,朕要做不了主,這個皇帝還叫什么皇帝。漢景帝還是立了劉徹為太子。這以后,漢景帝就漸漸疏遠周亞夫了。這也為他后來的人生遭遇,埋下了伏筆。

劉徹立為太子,生母王娡成為皇后,就有了讓漢景帝封哥哥王信為侯王的想法。這王娡,原來是個什么人呀?她的母親臧兒,本就是鄉下一個貧窮的婦人,有一天,請了一位算命先生為自己和兩個女兒占卜。算命先生預言道:“你的大女兒命運非凡,必將享受榮華富貴,且能孕育未來的天子。”此言一出,臧兒心生歡喜,即便大女兒王娡已婚生子,仍毅然決然將女兒從金王孫家接回。她懷揣著改變命運的期望,試圖為女兒謀求一條更為光明的道路。金王孫深感丈母娘之言荒謬,僅僅因為一個卦象就勸她離婚,實難接受。他堅決反對,不僅因二人已有愛女,更因王娡姿色出眾且智慧過人,他豈能輕易放手?金王孫極力反對,但臧兒卻決心已定。面對金王孫的糾纏,她果斷將女兒送入太子宮中。心想:金王孫,你有本事就去東宮要人吧!臧兒如此堅決,無人能阻。人們或許會心生疑惑,一個已經成婚且育有子女的女子,如何能夠踏入宮廷之中呢?這樣的身世背景,在常人眼中似乎與宮廷生活格格不入。實際上,古人并非我們想象的那般保守。那種守牌坊等的觀念,都是宋朝以后的事。在此之前,尤其漢唐時期,民風頗為開放,對于男女之情亦沒有過分苛求。那時,寡婦竟成搶手貨。王娡美貌出眾,入宮后,迅速吸引了太子劉啟的目光。劉啟對她青睞有加。她很快成為太子宮中的寵兒,又誕下三女一子。她心機深沉,得寵后竟然將胞妹也引薦給劉啟。妹妹同樣受寵,一連誕下四子,兩人皆在后宮占有一席之地。王娡成了皇后,心中萌生提攜兄長之意,欲使哥哥王信封侯。然而她并未直接向漢景帝請求,而是巧妙運用策略。某次侍奉竇太后時,她有意流露此愿。竇太后對王娡頗為欣賞,王娡的兄長王信,也曾為竇太后的小兒子梁王求過情。竇太后于是向漢景帝說:我想要你為王娡的哥王信封爵。景帝面露難色,說:“古制只有太后之親屬能封爵,皇后之親屬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例子。先皇亦沒有封過舅舅,此事如何處置?”竇太后聽聞兒子之言,心中涌起對哥哥的思念,說:“想當年,我哥哥未曾封侯,哥死后,其子竇彭祖才得到侯爵。我為此事深感遺憾。說到這里,她用命令的口吻說:“皇帝趕快封王信為侯吧!”聽母親這樣說,景帝于是向周亞夫征詢意見。

如果周亞夫順水推舟,贊同皇后的哥哥王信封侯,王娡必心存感激。竇太后也會覺得他善解人意,念其父先帝之功,會為他未來的人生鋪平道路。可是周亞夫承襲了父親周勃的性格,直率坦誠,堅決反對,說:“高祖有言在先,非劉姓不封王,無功不封侯。王信雖為皇后的哥哥,可他無功,怎能封侯?”漢景帝無奈只好作罷。漢景帝也覺得在妻母面前失了顏面,心生不悅,可也沒辦法。這個事兒算泡湯了,也得罪了王娡與竇太后。這又為他后來的人生遭遇,埋下了隱患。

到了公元前147年春,匈奴將軍王唯、徐盧等五人投降大漢,這是一件大好事,漢景帝打算給他們封侯,以示安撫,又征求周亞夫的意見。周亞夫說:“這些人背叛自己的主子,投靠陛下,而陛下給他們封侯,以后還如何管教不守氣節的大臣呢?”景帝聽了很不高興,說:“丞相的話,迂腐不可用!”還是將那五人都封了侯。周亞夫想:臣樁樁件件,都是為了國家安寧,社稷百姓,一片赤膽忠心,蒼天可鑒,而皇帝卻聽不進去,就生氣了。一生氣,就說:“老臣確實太迂腐了,最近身體也不好,丞相我是干不了啦,請陛下允許我回家養病吧!”漢景帝看他這樣慪氣,更加生氣,就順水推舟,說“你回去吧!”就這樣周亞夫被剝奪了權力。

到了公元前144年,梁王劉武死后,地方藩國對西漢皇權的威脅已經解除,功臣武將失去了用武之地。此時居功自傲的周亞夫,成了漢景帝心中最大的隱憂。為了試探他的忠心,景帝在宮里擺了一桌“鴻門宴”,大宴群臣,周亞夫當然在被邀請之列。周亞夫已經是布衣之身了,但他到了宮中,群臣還是畢恭畢敬地稱他大將軍,稱他丞相。這讓漢景帝很不自在。漢景帝就提前讓人把他的碗筷收了起來,只給周亞夫留了肉在桌子上,周亞夫落座后,發現這事,心里有氣,扭頭向侍者連叫了三聲:“拿雙筷子來!拿雙筷子來!拿雙筷子來!”景帝此時突然冷笑道:這樣還不能滿足你嗎?周亞夫才知道自己這樣,是對皇帝的不敬,脫下帽子,跪地請罪。景帝剛說了個“起”字,那個來字還沒有說出來,周亞夫就怒氣沖沖,拂袖而起,二話不說,掉頭就走人了。景帝轉頭看著周亞夫緩緩遠去的背影,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這么個德行,怎么輔佐少主呢?

這件事發生后,周亞夫也是怒不可遏,最后郁悶得身體垮了。

公元前 143年,周亞夫之子看父親在郁悶中,一天天變老的樣子,也好心酸,開始為他考慮后事,就從專門為宮廷制作器物的官署那里,買了五百具盔甲盾牌,備作葬品,被人告發私藏軍器,要謀反。漢景帝立馬下令有司前去審問。周亞夫覺得可笑,傲慢地瞪著有司,一言不發。心想:這算是哪門子事?想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枉我,沒門!漢景帝聽到有司匯報,大怒,罵道:周亞夫,你這大不敬的態度,朕不需供詞,也可以殺了你。就下詔:讓廷尉派人上門捉拿周亞夫。審判官員逼問:“皇帝如此厚待你,為什么要造反?”周亞夫冷笑一聲:“我買的都是殉葬品,怎能說是要造反呢?胡說八道!”審判官員拍案怒斥:“這可難說,你就是不在地上造反,也會在地下造反吧!”周亞夫一聽,終于知道了什么叫做“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仰天大笑,絕食五日,嘔出一腔碧血,血淚滿面而死。

周亞夫餓死的時間,正是許負預言周亞夫做丞相之后的第九年。

數日后,一封周亞夫的絕筆呈到了漢景帝劉啟的御案上,但不是供詞,而是他在獄中寫給皇帝的遺書。

劉啟一愣,然后展開竹簡讀了起來。他倒要看看,周亞夫最后到底想對他說些什么。那竹片上滿是血漬與淚漬,其中隱約可見標題是七個大字:辱大臣即是辱國。

下面則寫著:

“子之于父母,可寵、可辱,而不可殺;臣之于君,可貴、可賤、可生、可殺,而不可辱。貴賤生殺,天之所以命人主也。至于辱,則君自處于非禮,君不可以為君;臣不知愧而順承之,臣不可以為臣也。

故長沙傅賈誼曾上書于先帝曰:‘廉恥節禮以治君子,故有賜死而無戮辱。廉恥不行,大臣則無乃握重權,而有徒隸無恥之心也!今陛下若設廉恥、禮義以遇其臣,而臣不以節行報其上者,則非人類也。故化成俗定,則為人臣者皆顧行而忘利,守節而伏義,故可以托不御之權,可以寄六尺之孤,此厲廉恥、行禮義之所致也,主上何喪焉!’

今臣有犯上之罪,陛下廢臣可也,退臣可也,殺臣亦可也;奈何羅織罪名,毀臣清譽,束縛臣、系紲臣,輸臣于廷獄,令司寇小吏詈罵而笞臣?臣萬死不能忍此奇恥大辱,故絕食以抗,以明臣志,并以之正告陛下:大臣不辱,辱之即是辱國!如此則后世人君之辱士大夫,尚可懲也!”

看到這里,景帝拿著竹簡的手,忍不住急劇發顫,身體陣陣發虛,頭上冒汗,久久說不出話來。景帝仍認為周亞夫頑抗審訊,便下令廢除條侯國,不再允許周亞夫的兒子們襲爵。然而過了一年多時間,景帝心中感覺到愧疚,便下詔封周亞夫的弟弟周堅為平曲侯,以接續絳侯的爵位,想借此告慰周亞夫的在天之靈。

其實,周亞夫到死也沒有明白,漢景帝為什么要他死。想一想吧,周亞夫如此強勢,這讓漢景帝擔心,自己死后,年幼的劉徹無法控制住局面,更擔心“諸呂之亂”的事情會再次上演。漢景帝為了給新立太子劉徹即位以后,掃清障礙,不僅將廢了原太子劉榮貶為臨江王,又以臨江王劉榮違法侵占宗廟之地建宮殿為由,將劉榮下獄,在獄中將劉榮逼死。景帝為了劉徹,對自己親生兒子都能痛下殺手,更何況外人周亞夫呢!

周亞夫死后,埋于陜西咸陽的“周氏坡”。(咸陽考古學者介紹,1965年,周氏坡進行施工建設,意外挖出了一座古墓,經過深入勘測最終確定墓主正是西漢周亞夫。)

周亞夫為條候時,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是老百姓深愛的好官。他在獄中冤死的訊息,傳到條地后,條地百姓無不悲痛,數萬人哭叫著,涌向現在的景縣城西南,跪在地上,爬行著,雙手捧起一抔一抔的黃土,堆起一座高大的衣冠冢。現在,如果你在這個大墓前,站得時間長了,也會感覺到這座大墓里,有一種逼人的寒氣,那是周亞夫那種純真剛正、忠貞不屈的英魂發出的,從這英魂中,你也會感受到,生長在這塊土地上的景縣人,那種忠貞和豪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康县| 奉节县| 崇信县| 土默特右旗| 平南县| 北海市| 信宜市| 宾阳县| 吕梁市| 彝良县| 湘潭县| 抚顺市| 科技| 南阳市| 永仁县| 光泽县| 仪陇县| 济宁市| 静乐县| 察雅县| 蒙城县| 高尔夫| 南岸区| 北辰区| 建湖县| 荆州市| 个旧市| 吉隆县| 忻城县| 奇台县| 武川县| 扶余县| 依兰县| 庆安县| 阳城县| 张北县| 隆子县| 洪湖市| 虎林市| 淮安市|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