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思成注釋《營造法式》
- (宋)李誡著 梁思成注釋
- 2025字
- 2023-01-29 18:21:50
進新修《營造法式》序
臣聞“上棟下宇”,《易》為“大壯”之時[1];“正位辨方”,《禮》實太平之典[2]。“共工”命于舜日[3];“大匠”始于漢朝[4]。各有司存,按為功緒。
況神畿[5]之千里,加禁闕[6]之九重;內財[7]宮寢之宜,外定廟朝之次;蟬戀庶府,棋列百司。
櫼櫨枅柱[8]之相枝,規矩準繩之先治;五材[9]并用,百堵[10]皆興。惟時鳩僝[11]之工,遂考翚飛[12]之室。
而斫輪之手,巧或失真;董役之官,才非兼技,不知以“材”而定“分”[13],乃或倍斗而取長。弊積因循,法疏檢察。非有治“三宮”[14]之精識,豈能新一代之成規?
溫詔下頒,成書入奏。空靡歲月,無補涓塵。恭惟皇帝陛下仁儉生知,睿明天縱。淵靜而百姓定,綱舉而眾目張。官得其人,事為之制。丹楹刻桷[15],淫巧既除;菲食卑宮[16],淳風斯復。
乃詔百工之事,更資千慮之愚[17]。臣考閱舊章,稽參眾智。功分三等,第為精粗之差;役辨四時,用度長短之晷。以至木議剛柔,而理無不順;土評遠邇,而力易以供。類例相從,條章具在。研精覃思,顧述者之非工;按牒披圖,或將來之有補。通直郎、管修蓋皇弟外第、專一提舉修蓋班直諸軍營房等、編修臣李誡謹昧死上。
【梁注】
[1]《周易·系辭下傳》第二章:“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蔽風雨,蓋取諸‘大壯’。”“大壯”是《周易》中“乾下震上,陽盛陰消,君子道勝之象”的卦名。朱熹注曰:“壯,固之意。”
[2]《周禮·天官》:“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建國”是營造王者的都城,所以李誡稱之為“太平之典”。
[3]“共工”是帝舜設置的“共理百工之事”的官。
[4]“大匠”是“將作大匠”的簡稱,是漢朝開始設置的專管營建的官。
[5]“神畿”,一般稱“京畿”或“畿輔”,就是皇帝直轄的首都行政區。
[6]“禁闕”就是宮城,例如北京現存的明清皇宮紫禁城。
[7]“財”即“裁”,就是“裁度”。
[8]“櫼”,音尖,就是飛昂;“櫨”就是斗;“枅”,音堅,就是栱。
[9]“五材”是“金、木、皮、玉、土”,即要使用各種材料。
[10]“百堵”出自《詩經·小雅·斯干》,“筑室百堵”,即大量建造之義。
[11]“鳩僝”(乍眼切,zhuàn),就是“聚集”,出自《書經·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12]“翚飛”出自《詩經·小雅·斯干》,描寫新的宮殿“如鳥斯革,如翚斯飛”。朱熹注:“其檐阿華采而軒翔,如翚之飛而矯其翼也。”
[13]關于“材”“分”見“大木作制度”。
[14]一說古代諸侯有“三宮”,又說明堂、辟雍、靈臺為“三宮”。“三宮”在這里也就是建筑的代名詞。
[15]“丹楹刻桷”,出自《左傳》,莊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宮之楹”。又莊公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禮也”。
[16]“菲食卑宮”,出自《論語》,子曰:“禹,吾無間然。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17]“千慮之愚”,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譯文】
臣聽說,《周易》中“上棟下宇,以蔽風雨”之句,說的是“大壯”時期;《周禮》中“惟王建國,辨方正位”,就是天下太平時候的典禮。“共工”之職,最開始出現在帝舜時期;“將作大匠”一職,最開始出現在漢朝。這些官職各有職責,分工合作。
至于千里之外的京師,以及九重宮闕,則必須考慮內部宮寢的布置和外部宗廟朝廷的次序、位置;官署府衙要互相聯系,按序排列。
要使斗、栱、昂、柱等相互支撐而構成建筑,必須先準備圓規、曲尺、水平儀、墨線等工具;只要各種材料都使用,大量的房屋就都能建造起來。按時聚集工役,則可以做出屋檐似飛翼的宮室。
然而工匠之手雖然靈巧,卻也難免走樣;主管工程的官員,才能雖廣,也不能兼通各個工種,不知道用“材”來作為度量建筑物比例、大小的尺度,以至于用斗的倍數來確定構件長短的尺寸。弊病因此積累,法規疏于檢察。如果沒有關于建筑的精湛學識,又怎能制定新的規章制度呢?
皇上下詔,指定我編寫有關營建宮室制度的書籍,送呈審閱。現在雖然寫成了,但微臣總覺得辜負了皇帝的提拔,白白浪費了時間,卻沒有一點一滴的貢獻。皇上生來仁愛節儉,天賦聰明智慧,在皇上的治理下,國家如深淵般平靜,百姓十分安定,所制定的規范準則綱舉目張,條理分明。選派了得力官員,制定了辦事制度。像魯莊公那樣“丹其楹而刻其桷”的淫巧之風已經消除;而像大禹那樣節衣食、卑宮室的儉樸風尚又得以恢復。
于是皇上下詔關心百工之事,還咨詢我這樣才疏學淺之人。我遍覽舊的規章,調查參考眾人智慧。按精粗之差,將工作日分為三等;根據日頭的長短,把勞役按四季區分。考慮木材的軟硬,則條理沒有不順當的;按遠近距離來定搬運的土方量,使勞動力便于供應。分類比例相互協調,條例規章都有依據。我雖然精心研究,深入思考,但考慮到文字敘述還可能不夠完備,所以按照條文畫成圖樣,將來對工作也許有所補助。
通直郎、管修蓋皇弟外第、專一提舉修蓋班直諸軍營房等、編修臣李誡謹昧死上。
李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