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思成注釋《營造法式》
- (宋)李誡著 梁思成注釋
- 541字
- 2023-01-29 18:22:00
臺榭
【原文】
《老子》: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禮記·月令》: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處臺榭。
《爾雅》:無室曰榭。榭,即今堂堭。
又:觀四方而高曰臺,有木曰榭。積土四方者。
《漢書》:坐皇堂上。室而無四壁曰皇。
《釋名》:臺,持也。筑土堅高,能自勝持也。
【譯文】
《老子》中說:“九層高臺,是從一筐土開始堆積起來的。”
《禮記·月令》中說:“五月的時候可以居住在高爽明亮的地方,也可以居住在亭臺水榭之間。”
《爾雅》中說:“不隔房間的叫作榭。”(榭,也就是現在的堂堭。)又說:“建在高處且高高聳立, 站在上面能夠觀看四方的建筑就叫作臺,而用木頭架高的則叫作榭。”(將土堆積成四方形的就叫臺榭。)
《漢書》中說:“坐在寬敞的殿堂之上。”(四面沒有墻壁的室就叫皇。)
《釋名》中說:“臺, 就是保持的意思。”“筑土十分堅固且顯得高峻,這樣可以使它長久地保持下去。”
知識小鏈接
水榭是我國古代一種建于水邊的觀景建筑,先秦時多建于高臺之上,漢以后,隨著高臺建筑的消失,建于高臺的榭就移到了花間水際。榭從射,可知其在古代除了作為一種觀景建筑外也有軍事上的意義。榭原指用木頭搭起來練習射箭的地方,也就是習武的地方。后來大概這種建筑用得多了,人們覺得好看實用,逐漸不再僅用于軍事,發展到現在,變成了水邊的一種觀景建筑。

涼亭水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