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開始的第四天上午,李天豪來到村委會,看到老村長和張志娟都在就對他們說“我想給你們商量個事,你們把關一下看看可行不可行。”
“說來聽聽,好事還是壞事?”
“好事,我想增加兩個項目。”
“李天豪,你發(fā)什么神經(jīng),你首先要做的是趕進度,爭取早日把項目落實了以后再說其他的。”張志娟說道。
“志娟說得對,我們兩個一直替你擔心,怕你拿不到項目,怕夜長夢多。”
李天豪說“你們先聽我把話說完,不行的話就算了”。
“你呀,就是死腦筋,有屁快放!”
“今天我們的人都在修下水道,工程機械都在村口停著,我想把我們繞村的小河整理一下,拓寬一下河道,兩邊河堤加固一下。”“你想怎樣加固?”
“目前有兩種方案,第一種比較現(xiàn)代化的,造價比較高;第二種比較傳統(tǒng)的挖機挖出形狀,臨河各家按統(tǒng)一模式整修兩岸,將來游客可以劃著小船游村子,臨河的各戶可以賣點小商品、土特產之類的,增加村民的收入。”
“那就第二種,因為我們是農村,所有設計應該符合我們農村特色”“第二種就比較簡單了,我們只要拓寬河道,鄰村河堤一戶留一個八平方的零售點、一個駐船用的鐵環(huán),修一道十級的臺階直通岸上就可以了,將來效果好的話自己可以臨河開商鋪。”
“這個想法很好,就修傳統(tǒng)的,要求用藍磚白灰修建,讓張勇亮他們修一個模板,其他人效仿。對面的河堤怎么辦?種蘆葦即護河堤又有經(jīng)濟價值,還有特色。”
“還有一個項目呢?”張志娟著急地問。
“我、我、“說唄”。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我想把房子蓋一下,我們的房子已經(jīng)不能再修了,再說現(xiàn)在沒拿到項目,蓋房子不會有人議論,將來項目拿到了反而不好”。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很個人的問題,為什么要給我們說呢?”
“是這樣的,我想蓋一次房子不容易,我想蓋一個稍微大一點的”。
“多大?”
“我想蓋一個四塊宅基地的三層別墅。”
張志娟,用手摸摸李天豪的額頭,又摸摸自己的額頭“沒發(fā)燒啊,怎么說胡話呢?”
“你看,我是這樣想的,亞楠和老村長在我的公司里管事,到現(xiàn)在一直沒領一分錢的工資,你又要跟進這個項目少說也要十年二十年吧,我們蓋一次房子很不容易,我們一起蓋會省不少事,我們的房子又確實該修建了,再說也影響整個村子的形像,你說是不是爺爺?”
“那要花多少錢?”
“獨自一棟的話六十萬,四棟聯(lián)排的話一百六十萬。”
“確實省不少錢,可是我沒有錢。”
“這錢的事你不用管,你只要點個頭就行了”張志娟說到“亞楠是什么意思?”
“亞楠開始不同意,后來也同意了”
“哦”,張志娟沉默了。“爺爺,你怎么看,我想別人也不會說什么?如果現(xiàn)在不蓋,到時間就會難免有人說閑話。”
“也行,爺爺也不是冥頑不靈的人,這樣你把我們的工資算一下,一年總共有多少,需要簽多長時間的合同?正規(guī)的簽一份協(xié)議,以備不時之需,簽完合同我們就建房子,趕在項目落實之前完工。”“志娟你呢?”“我聽你的,也給我擬一份協(xié)議吧,既然亞楠同意,爺爺同意我也同意”。
村里的下水道估計還要十天左右時間,李天豪叫來了張勇亮和他商量這兩個工程,讓張勇亮找張大彪談談河道改造的事,這一方面解決人手不足的情況,另一方面兩人也能冰釋前嫌,將來會有更多的合作,同時也能讓張勇亮格局更大一些,以后堪當大任。張勇亮對李天豪說“我做的什么地方不好么?你這是要將我撤職么?”
“叔、這不是撤職,這是高升!我有更重要的工作需要你去做,你讓張大彪負責河道改造,再找一個人負責修下水道,你再挑一些手藝好的村民給我建房子,建房子造一份預算,每天的工錢該多少就是多少”
“多少平方?”
“兩千平方左右”
“哦,我們不要工錢,你為村里辦了這么多好事,花了那么多錢?”“叔這不一樣,那是為村里,這是為自己,公私要分開”。
“有圖紙嗎?”
“今天晚上圖紙到你手上,需要的材料你列一個清單,交給亞楠就行,另外記住工人的工資一定要足額預算足額發(fā)放”
“那好吧,交給我你就放心吧,我現(xiàn)在就安排這幾件事”張勇亮走后,李天豪就去找亞楠聯(lián)系安排別墅地圖紙這件事。
這幾天小石橋村開始了瘋狂的基建模式,村里修下水道的加班加點的趕工,家家戶戶的婦女都備好了飯菜、茶水。修到自己門口又是讓煙又是讓茶,該到飯點的時候就近吃準備好的飯菜,別人的老公在自己家吃飯,自己家的老公也在別人家吃飯。小村熱火的勞動場面非常感人,男人在砌磚、粉墻。女人在運送材料,孩子在送茶水,小村處處都是勞動的場景,都在為改造自己的家園在付出、在流汗、在努力。臨河的人家挖機剛走全家齊上陣,晚上很晚還有打著燈在干活的人家,人們都知道這是一次機遇,這是改變命運致富奔小康的正道;男人們干著活不時地跑過去看看張大彪他們修的模板工程,回來就推到重修,張大彪也不時地巡視,不斷的指導村民砌墻的技巧。早晨天不亮,就有村里的男人們在自己勞動的地方看了又看,又到別人家的地方再看看。也有手藝好的自己干完去幫助別人的,村里處處人聲鼎沸、和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