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41.漢王的陽謀
- 大明:建文遺子,從白蓮教主開始
- 長安春雪
- 2182字
- 2023-02-06 06:04:00
漢王出五萬了,你太子至少得比五萬多吧,但于謙深知太子,東宮沒有額外進(jìn)項,東宮和詹事府開銷皆有定例,太子平素里循規(guī)蹈矩,從來不收臣下的禮,一時哪里能拿出這么大一筆錢?
大學(xué)士楊榮心里卻是另一番計議,朱高煦剛站出來說認(rèn)捐五萬時,楊榮還以為是朱棣和朱高煦父子私下商議好了,在大朝會時兩人演這么一出,皇子都帶頭捐軍費了,你們這些臣子就算不捐五萬,不捐五千,三千兩千捐不捐?一千八百的能不能拿出來?
不過等到朱高燧站出來也說捐款四萬,楊榮立即意識到,這出戲,皇帝提前并不知情,而是漢王趙王的合謀。
當(dāng)著百官的面認(rèn)捐一大筆錢,這擺明了是要將太子一軍,而且太子是出錢也不是,不出錢也不是。
不出錢,那是你太子不支持皇帝北征,跟皇帝有二心;你太子也出錢了,而且錢少了更是拿不出手,那朱高煦必定還有后手:你太子不是藩王,沒有封地采邑,五萬貫這么大一筆錢,你太子是從哪里來的?
所以,漢王出頭叫價五萬貫,太子不管跟與不跟,都將落入漢王下一步的算計,朱高煦這一招是陽謀,雖然不見得多高明,卻是瞧準(zhǔn)了才走的。
更要命的是,漢王當(dāng)庭拋出這個難題,就算支持太子的臣僚看出了此中的算計,這些臣子也不敢出來說話。
一來北征是朱棣心心念念的頭等大事,誰在北征上提出質(zhì)疑,那就是公然與皇帝叫板。
二來人家皇子帶頭捐了軍費了,你們做臣子的此刻站出來,若是先認(rèn)捐軍費還好,若是只幫著太子說話,不提自己捐不捐,那就是枉顧朝廷大業(yè),只考慮黨派之私了,那漢王就會毫不客氣的質(zhì)疑你,到底是出于私意還是公心?
所以站在太子一邊的重臣雖然能看出漢王的圖謀,卻是噤若寒蟬,沒人敢出來做仗馬之鳴,陷阱就擺在面前,跳之前得先掂量掂量自家的腰包。
于謙不得不佩服漢王算計的精妙,而且時機(jī)火候掌握的真是恰到好處,一切都在計算之中。看來這漢王不僅行軍打仗排兵布陣厲害,這玩弄權(quán)謀心術(shù)也頗有一套。
所有的可能都被漢王算計到了,太子所有的退路都被漢王堵死了。
此時大殿上死一般的沉寂,沒人敢說話,甚至連喘氣都不敢使勁喘,偶爾有人實在憋不住捂嘴輕咳一聲,都像打雷一樣響。
于謙心急如焚,他想站出來說句話,為太子解圍,但自己人微言輕,若站出來說話,就必須有個絕對站得住腳的理由,否則不僅幫不上忙,還容易授漢王以柄,說太子的屬官咆哮朝堂,反倒給太子填了麻煩。
有什么好法子……有什么好說辭?于謙著急,頭上冒出了一層細(xì)汗。
就這樣,僵局一直持續(xù)著,眾人都在苦苦思索對策,但倉促之間,一時也沒有好辦法。
就在這時,御座上的朱棣主動開口了:“好,漢王不愧是朕的兒子,跟朝廷休戚與共。”
朱棣略停頓了一下,重重嘆了口氣:“家國一體,國若不寧,家豈能安?你們個個飽讀圣賢書,難道連這點淺顯的道理都不懂?你們拿著朝廷的俸祿,卻沒一個為朝廷著想,不該反思一下嗎?”
朱棣說到激動處,猛的一拍桌子,霍的站起身,聲色俱厲的訓(xùn)斥:“回去都好好想想,該怎么做個好臣子,想想你們讀的圣賢書,是不是都讀到狗肚子里去了。”
說完,朱棣竟頭也不回的拂袖而去,把所有臣子晾在大殿之上。
這下眾臣更懵了,皇帝是真動怒了,看來這次不出血是不行了。
眾臣有的看向太子,有的看向漢王,看向太子的目光充滿了期待,看向漢王的目光則飽含惡毒。
但楊榮卻誰也沒看,因為他在笑,他在皇帝身邊貼身顧問多年,最了解朱棣的脾性,朱棣這通發(fā)作,看似是大發(fā)雷霆,但其實替太子和眾臣解了圍。
因為皇帝一走,太子就不必當(dāng)場表態(tài)了,捐還是不捐,可以退了朝從容考慮了。
楊榮不禁佩服皇帝的英明,剛才的局面,皇帝是唯一可以破局者,皇帝若不來這一手,所有人都下不來臺。
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黃儼和禮部官員都苦著臉來到太子跟前,低聲請示:“陛下不在了,請示太子,這典禮……”
現(xiàn)在皇帝不在場,就請你太子拿個主意吧,要不要繼續(xù)典禮。
朱高熾也苦著臉,也不知該怎么辦了。
太子身后的夏原吉卻突然開口訓(xùn)斥:“大膽,誰說陛下不在了?天子好端端的,就在宮中,而且就在御座之后,典禮繼續(xù)。”
朱高熾想了想,覺得夏原吉說的也算有理,皇帝住的乾清宮可不就在太和殿的御座后方嘛,也沒毛病,他猶豫了下,勉強(qiáng)說:“繼續(xù)吧。”
就這樣,永樂二十年開年第一次大朝會,就這樣不明不白不倫不類的結(jié)束了。
----------------------
正月初二,這天本該所有人都休息放假的。
小白就要去國子監(jiān)了,公廚的差事自然得辭了,但小白一跟許七提出要走,許七便張羅請小白吃飯。
要知道,能被太子推薦去國子監(jiān),那得多受太子賞識啊,許七有心巴結(jié)小白,所以趁著官員們都休假,許七精心備了一桌酒菜,在詹事府的食堂請小白喝酒。
“澤誠老弟,來,多喝兩杯。”許七笑呵呵的主動給小白倒了一盅酒。
小白笑著說:“太客氣了,弄這么多菜,咱們怎么吃的完啊。”
“你這么說就見外了不是?”許七端起酒,主動向小白敬酒,這都是公廚現(xiàn)成的果菜肉蔬,也不用他自掏腰包,他不過是順?biāo)饲椤?
兩人推杯換盞,喝的不亦樂乎,許七趁酒蓋臉,“以前我有眼不識泰山,澤誠啊,別記哥哥的仇,以后若有用到哥哥處,盡管說。”
“哪能呢,哥哥說笑了,其實我不想去國子監(jiān),我打小也沒念過啥書,一看書就腦袋疼,在咱們這多舒服多自在。再說了,讀那些書有啥用,讀完了,還不是你算計我,我算計你?”
“可別這么說,還是去國子監(jiān)好,這讀書是正經(jīng)好事,洪武爺定的規(guī)矩,不是讀書人都做不了官,太子爺賞識你,這是天大的好事,你讀好了書,將來就能當(dāng)官了。”
兩人幾杯酒下肚,都打開話匣子,正胡吹亂侃,忽聽食堂門口有人興奮的大喊:“你在這,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