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車底盤機械系統構造與檢修一體化教程
- 楊智勇等主編
- 1150字
- 2023-01-30 19:46:47
三、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主要取決于傳動系統與發動機在汽車上的相對位置及汽車驅動形式。汽車的驅動形式通常用汽車車輪總數×驅動車輪(車輪總數系指輪轂數)來表示。普通汽車大多裝有4個車輪,常見的驅動形式有4×2、4×4等;重型貨車大多裝6個車輪,其驅動形式有6×6、6×4和6×2等。此外,也有用汽車車橋總數×驅動車橋數來表示汽車的驅動形式。
就目前常見的汽車而言,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可分為五種,即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簡稱前置后驅,FR)、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簡稱前置前驅,FF)、發動機后置后輪驅動(簡稱后置后驅,RR)、發動機中置后輪驅動(簡稱中置后驅,MR)、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簡稱前置全驅,也稱前置四驅,XWD)。
1.前置后驅
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如圖1-6所示。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過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后驅動橋,最后傳到后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是一種傳統的布置形式,應用廣泛,適用于除越野汽車外的各類型汽車,大多數的貨車、部分轎車和部分客車都采用這種形式。
這種布置類型通常將發動機、離合器、變速器各總成連成一體,安裝于汽車前部;主減速器、差速器安裝于后橋中部,構成后驅動橋;在變速器與后驅動橋之間用萬向傳動裝置進行連接。
2.前置前驅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如圖1-7所示。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過離合器、變速器、前驅動橋,最后傳到前驅動車輪。這種布置形式在變速器與驅動橋之間省去了萬向傳動裝置,使結構簡單緊湊,整車質量小,高速時操縱穩定性好,大多數轎車采用這種布置形式。但這種布置形式的不足是爬坡性能差。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布置形式根據發動機布置的方向可以分為發動機前橫置前輪驅動式和發動機前縱置前輪驅動式。

圖1-6 發動機前置后輪驅動示意圖

圖1-7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示意圖
3.后置后驅
發動機后置后輪驅動如圖1-8所示。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后部,動力經過離合器、變速器、角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后驅動橋,最后傳到后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種布置形式便于車身內部的布置,減小室內發動機的噪聲,一般用于大型客車。
4.中置后驅
發動機中置后輪驅動如圖1-9所示。這種布置形式將發動機布置于駕駛室后面、汽車的中部,有利于實現前、后軸較為理想的軸荷分配,是賽車和部分大、中型客車采用的方案。客車采用這種方案布置時,能使車廂有效面積得到最高利用。

圖1-8 發動機后置后輪驅動示意圖

圖1-9 發動機中置后輪驅動示意圖
5.前置全驅
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簡稱全輪驅動)如圖1-10所示。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過離合器、變速器、分動器、萬向傳動裝置分別到達前后驅動橋,最后傳到前后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種布置形式由于所有的車輪都是驅動車輪,提高了汽車的越野通過性能,因而被越野汽車廣泛采用。

圖1-10 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