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鼎城這句話,有些深意。
若是他說“少掌柜的稱呼不要再提”,那顯然還是心有顧忌,因為家里還有一位更加名正言順的少掌柜鄧鴻。而現在他說的是“先不要提”,就很微妙了。為什么現在不提,因為人家要讀書應考,那才是出人頭地的正途。相比之下,經商什么的弱爆了。可若是考不中呢?也許就可以提一提“少掌柜”這個稱呼了。
其實,在規矩森嚴的晉省商幫,“少掌柜”的稱呼是很敏感的。因為商號嚴格沿襲著東、管分離的做法,掌柜做得再出色,這產業也不是你的,而是財東的。只要財東一句話,就可以把掌柜的掃地出門。所以掌柜這個職位,也不是可以私相授受的。
但鄧鼎城身份特殊,大家都默認了他在蘇州分號有著絕對的權威,而他的一雙子女也都是財東段家的骨肉,平日里戲稱鄧鴻為少掌柜也是無傷大雅的。
在這樣一種思維下,鄧源算是撿了個便宜——他雖然沒有段家血緣,但好歹是鄧鼎城的兒子,段彩衣的繼子。所以這幫人精便選擇性地忽視了“血統不純”這件事,而將鄧源列為少掌柜的備選。
即便現在鄧鼎城不許他們稱呼鄧源為少掌柜,但絲毫不影響他們與鄧源拉近關系。
酒宴開始之后,鄧鼎城先舉杯,照例說了一些客氣話,無非是感謝兄弟們的付出;眾人也紛紛表態,跟著大掌柜干,無怨無悔。接下來便是互相敬酒,敬酒的后半程必然演變為拼酒。
商號里一年中僅有三個節日可以喝酒:端午,中秋和除夕,平日里不管伙食怎樣,一律不得飲酒。如有違反,一定嚴懲不貸。當然,外出應酬就另當別論了。
因平時禁酒,所以一旦開戒,拼酒也格外兇。
鄧鼎城酒量很好,來者不拒,酒到杯干??吹贸鰜?,要做一名出色的大掌柜,酒量也是必不可少的素質。
眾人敬完鄧鼎城,便開始圍攻鄧源。鄧鼎城似乎是有意抻練鄧源,故而并不干涉。鄧源起初是硬著頭皮喝,后來發現越喝越精神,再次確認了這個年代的黃酒對自己作用不大,膽氣一壯,便主動出擊,沒多時便將主桌十幾人打了一圈。
打完一圈,鄧源臉上的酡紅居然漸漸褪去,除了眼圈有些發紅,便看不出帶了酒意,眾人嘖嘖稱奇。旁邊桌上有些身份的大伙計、店鋪管事也紛紛過來敬酒,鄧源不知不覺間,喝下了至少五斤黃酒。除了中間上了一趟茅房,再無其他異狀,連鄧鼎城都驚訝不已。
這頓酒喝到將近三更天,鄧鼎城起身笑道:“畢竟年紀大了,熬不得夜,我先回了?!?
主桌上眾人趕緊起身送行。
看似亂哄哄的送行場面,親疏遠近、上下尊卑也是一目了然。周升默不作聲地幫鄧鼎城挪開椅子,陪著走到門外;孫茂卿靠在鄧鼎城另外一側,邊走邊附在他耳邊說著什么;白永壽則一如既往地站跟在自己的愛徒身旁;康中和、張雙喜走在前面,一左一右打開大門;各店掌柜里,顧寶通步子最快,大聲招呼鄧鼎城的車夫過來;其余眾人只能跟在后面拱著手說“路上慢些”。
上了車,鄧鼎城和鄧源相對而坐。沒和駛出幾十丈,鄧鼎城忽然坐直了身子,笑著問鄧源:“這頓酒,喝出什么心得來了?”
鄧源驚訝地看著老爹。方才離席的時候,他顯出七分醉態。但此刻看起來,最多帶了三分酒意??磥砝霞一飼r時刻刻地留了一手。
但也很好理解,這種場合下,做老大的必須把握分寸,否則若真的一不小心被下屬們灌到桌子底下,豈不是威嚴掃地?
鄧源一笑:“最大的心得——原來我酒量挺好的?!?
鄧鼎城也笑了:“以后這樣的場合還會有很多,你要悠著點。方才看你喝酒,有點像我年輕的時候,來者不拒。這樣不太好?!?
鄧源心道,您現在不也是來者不拒么?但又一轉念,人家現在是大掌柜,能給大掌柜敬酒的,起碼得是各店鋪有頭有臉的管事,不可能隨便來個伙計就給大掌柜敬酒,這就無形中為鄧鼎城擋了很多酒。
“說點正經的,”鄧鼎城調整了一下坐姿:“這一桌人,你瞧出什么來了?”
“果然宴無好宴,會無好會,您這是考驗我吶?!编囋春軕c幸自己并沒有傻乎乎地只顧喝酒:“看得出來,周叔叔和您是最親近的。他全程話都很少,不像別人那樣要順著您的口風聊天,這就說明您二位已經不僅僅是大掌柜和二掌柜的關系了?!?
“那是自然。”鄧鼎城點點頭:“你周叔叔是和我一起趟過草原、睡過雪窩的,他在土匪窩里為我擋過刀,就沖這,他說話就無需看我的眼色。”
“孫掌柜和賬房的白先生關系也是挺鐵的吧?”
鄧鼎城又點點頭:“這也不難看出來,畢竟他倆是師徒。”
“但張管事似乎對孫掌柜有些不服氣?!编囋丛囂街f出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第一個觀點。
“哦?從哪里看出來的?”鄧鼎城來了興趣。
“剛才您起身離席,孫掌柜扶您的時候,張管事似乎也想伸手,但被孫掌柜占了先。然后他對康先生使了個眼色,倆人一起去開了門?!?
“唔,觀察得很細致,他們這點小動作都被你注意到了?!编嚩Τ琴澰S地看著鄧源。
“這算是他們的小圈子么?”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誰都有自己臭味相投的好朋友,這還算不得小圈子。”鄧鼎城無所謂地一搖頭:“孫茂卿其實有短板,他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沒單獨負責過一個店面。張雙喜資歷比孫茂卿深,又有過獨當一面的經歷。那年三掌柜出缺,我不是沒考慮過張雙喜。但用人要用其所長,我身邊缺一個鐵算盤,便向總號推薦了孫茂卿。所以張雙喜對他有些不服氣,也是人之常情。”
鄧源道:“您這么一說,我也覺得孫掌柜在這個位子上比張管事合適。論經營,您和周叔叔都是老手,再加一個張管事,也只是錦上添花。可若是三位掌柜都在前面沖鋒陷陣,沒有人在后面穩住陣腳,終究不是長治久安之策。”
鄧鼎城眼中贊許之色更濃:“什么時候張雙喜也能像你一樣想明白這一層,我便推薦他到別處分號做個副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