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教官聽說過顧時俊的性子,也有些忌憚他的家世,便知趣地閉上了嘴。
顧名俊則笑道:“大哥,鄧兄再怎么有急才,做一篇文章也不是須臾可就。今日咱們不是還要商議正事么?”
顧時俊一撇嘴:“也罷,文章可以改日請教。”鄧源剛松了一口氣,忽聽顧時俊繼續道:“對個對子,用不了多長時間,鄧兄不介意吧?”
學習對聯在這個年代不算不務正業。事實上,科考廢除了詩賦之后,對聯因其以韻文和對偶見長、追求平仄對仗工整與聲律和諧,已經成為訓練啟蒙階段兒童熟悉對仗、用典、組織詞語的重要工具。各類學堂在對兒童進行各種知識的傳授的同時,也通過對聯對兒童進行倫理道德的教化及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鄧源若是連個對聯都對不上來,那可真丟了大臉了。
好在他小時候讀過《笠翁對韻》之類國學讀本,雖然已經記不完全,但好歹不至于像寫時文那般茫然無措。便硬著頭皮道:“顧兄請出題,我試試。”
顧時俊起身一拱手:“得罪了?!?
鄧源覺得他這架勢有些像過去電視上看過的小日子的空手道選手,客客氣氣,卻暗藏殺機。
只見顧時俊一指桌上的糯米藕:“藕產于七八月,為秋冬進補之物。而現在是春三月,不知這東西是如何保存的——因荷而得藕?”
鄧源一怔,反應過來這便是上聯了。
因荷而得藕,一語三關。既是疑問,又是回答,還暗含了“因何得偶”的疑問。眾人皆稱妙。
鄧源微微一笑:好難啊···
要不是以前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還真就被難住了。
很是裝逼地咳嗽了一聲,鄧源也指了指桌上的一盤蜜餞,眾人看去,是一盤杏脯。
“有杏(幸)不需梅(媒)。”
眾人咂摸片刻,轟然叫好。
鄧源竊喜,在這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裝逼果然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鄧源的表現顯然超出了顧時俊的預計,他臉上閃過一絲驚奇,馬上出了第二道:“鄧兄客居昆山,這上聯便有了。寄寓客家,牢守寒窗空寂寞?!?
眾人聽了竊竊私語。這個上聯,多少有些私人恩怨在里面。人家是客居不假,可你也沒必要這么強調啊。還“空寂寞”,那不是寫小女兒之態嗎?
這個上聯難處在字字都是寶蓋頭,下聯至少也得同一部首,倉促之間如何湊得出?
這個有些難了···
鄧源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
別人以為他是在思考,其實他是在回憶。
這個對聯也是見過的。
字數有點多,得慢慢想···
顧時俊悠然將目光轉向別處,他不信鄧源短時間內能對得出來。就算勉強湊出下聯,也未見得十一字都是同一部首。
但鄧源并未讓他悠然太久:“迷途遠避,退返蓮逕遂逍遙?!?
顧時俊面上訝異之色更甚。這兩幅對子,其實都是他在書中看來的,但都是只有上聯,而無下聯。
這些所謂“孤對”、“絕對”,流傳不廣。創作者往往敝帚自珍,沒有滿意的下聯,便輕易不拿來示人。而顧時俊家中藏書頗豐,剛好從一些孤本里看到這樣的對聯,便拿來出題。換做別人,就算對上來也未見得有上聯這么巧妙,但誰知他遇到的是個掛逼。
那就···換個書上沒有的。
“昆山三月,雞冠花未放?!?
鄧源又笑了,這回笑得有些不懷好意:“婁江五更,狗尾草先生?!闭f完,向顧時俊做了一揖。
上下聯看似字面工整,而意思則各不相干,這是鄧源上大學時在閑書里看到的一種文字游戲,叫做無情對。特征是要求字面對仗越工整越好,兩邊對的內容則越遠越好。“狗尾草先生”可以理解為雞冠花還未開放的時候,狗尾草先長出來;但鄧源的一揖,則明晃晃換了個重音,說顧時俊這位先生是“狗尾草”。
此番不但眾人嘩然,顧名俊也有些忍俊不禁。
而顧時俊面色一紅,道:“再來一聯?!?
鄧源見他氣勢弱了,趁火打劫:“顧兄出了三道題目,也讓小弟出一個上聯如何?”
顧時俊正要反對,忽然覺得人家說得有理,便把脖子一梗:“來就來?!?
鄧源“嗯”了一聲,沉吟了起來。
過去春聯倒是常見,只不過像什么“一年四季春常在、萬紫千紅永開花”難登大雅之堂。而讀書人的對子,他能記住的不多,滿打滿算兩只手都數得清。思量片刻,笑著向外一指:“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說完,心里也有些打鼓。這個對聯是從清末流傳下來的,不知明朝有沒有南北二通州的叫法。
不過大家沒有在意地名,反倒都認真地思考起下聯來。
顧時俊對得很快:“東運河,西運河,東西運河運東西。”
不知時下有沒有東西兩條運河,但最后半句“東西運河運東西”則比鄧源的上聯高了三分。因“東西”既指兩個方向,也可以指“物品”,多了一層含義。
正經讀書人就是不一樣啊,有點東西。
鄧源眼珠一轉,又出了一題:“五月黃梅天?!?
原文也是無情對,乃是民國時候某大酒店的廣告:“三星白蘭地,五月黃梅天?!币驗檫@個年代的人沒見過白蘭地,說出來太突兀,他便使壞將下聯拿來做上聯。
雖說嚴格來講,他這樣便壞了對聯的平仄,但相較于意境,平仄倒在其次,故而眾人都沒有計較。
黃梅天是兩淮一帶常見的氣候現象,身為昆山人,大伙兒自然都不陌生。但細細一品味,這五個字拆開來意蘊豐富,情趣盎然。“五”是數字,“月”是天象,“黃”是顏色,“梅”是植物,“天”又是天象。
顧時俊腦中閃過數條下聯,都自己給否定了。勉強對出來也不是不可以,但畢竟貽笑大方。
沉思良久,躬身一揖:“鄧兄大才,此聯容小弟回家慢慢思量,對上來之后再登門求教?!闭f完,轉身下樓,竟是沒和旁邊任何人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