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唐僧師徒在隱霧山的經歷
- 西游記文學研究2022
- 五月d風
- 2851字
- 2023-01-18 09:46:53
在去西天的取經路上,唐僧師徒歷經十三年到達了隱霧山。走過這座山,前面便是他們夢寐已久的西天極樂之地天竺國。他們在隱霧山遇到了一只艾葉花皮豹子精,一個本領不大卻有著很大夢想的妖怪。
這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因為在這個環節中、既沒有強大的妖怪,又沒有美女妖精,故事情節也非常簡單。
如果唐僧師徒沒有隱霧山的這段經歷,偉大的取經團隊將黯然失色,也不能體現這部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所以隱霧山這一環節非常重要。
在隱霧山中,唐僧被孫悟空救出來后,他向孫悟空謝道:“賢徒,虧你救了他與我命!”唐僧能對孫悟空說出這樣的話,真的是不容易!自從孫悟空降服黃袍怪后,唐僧很少單獨對孫悟空表達過感激之情。此后在鳳仙郡,唐僧又高度表揚了孫悟空。
在此之前,唐僧一般要先問一下孫悟空是怎么救出他的。孫悟空救出唐僧后,還要先向他匯報一下工作。如果救人任務是孫悟空一個人完成的,唐僧一般只是“非常高興”。
比如在蓮花山與金角銀角斗法,孫悟空歷經九死一生才救出唐僧。唐僧聽完孫悟空的匯報后,僅僅是“很高興”,對孫悟空沒有任何感激之情。當聽到有人幫助孫悟空救他出來時,唐僧表示感謝,主要是感謝那些幫助孫悟空的人。
唐僧對孫悟空有意見,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當然也有孫悟空自身的原因。比如在黑松林中,孫悟空多次調侃唐僧,隨后唐僧在鎮海禪林寺里,背地里說孫悟空是沒有父母生養的。
孫悟空所說的那些話也是為唐僧著想,要他區分人和妖,否則會惹禍上身。
唐僧這種報復行為,不像是一代高僧應有的態度,也不像是一個正常的師徒關系,哪有師父這樣說自己徒弟的。
孫悟空經常調侃唐僧,在盤絲洞里,當孫悟空聽到蜘蛛精要把唐僧蒸著吃時,孫悟空心想:為什么不直接煮呢?清蒸多浪費柴火啊!
在隱霧山之前,唐僧師徒的團隊精神有點黯淡。在獅駝嶺中,孫悟空和豬八戒前去迎戰獅子精。孫悟空被獅子精吞到肚子里去了,豬八戒嚇得一個人跑了回來,告訴唐僧:孫悟空已經壯烈犧牲了。
唐僧聽到后在地上嚎啕大哭,然而豬八戒和沙僧兩個人,竟然當著唐僧的面分行李。沒錯!沙僧也要分行李。此時不但沒有人安慰唐僧,豬八戒還說出把白龍馬賣了換些銀子給唐僧買棺材。危難之時,豬八戒和沙僧沒有擔當,也沒有團隊精神,對唐僧也不尊重。
他們至少應該在一起開個會,共同想辦法應對難關,他們還有大領導觀音菩薩呢。孫悟空看了也感嘆:這三兄弟還不如獅駝嶺三魔的感情深。剛好這兩個團隊都組建了十年。
按照取經團隊的這種表現,如果成功進入到天竺國到達靈山,然后接受如來的冊封,簡直就是笑話。至少金翅大鵬雕不服氣。
唐僧被豹子精用了調虎離山計抓走了,豹子精用其他剛吃完的人頭,扔給孫悟空三人。他們三人以為唐僧真的被吃掉了,把人頭埋了,在墳頭邊痛哭。然后孫悟空和豬八戒去找豹子精報仇。在小說的這段情節中,體現了師徒之間真摯的感情。原文第86回,如下:
八戒道:“堵了門,師仇怎報?”行者道:“且回,上墓前看看沙僧去。”二人復至本處,見沙僧還哭哩。八戒越發傷悲,丟了鈀,伏在墳上,手撲著土哭道:“苦命的師父啊!遠鄉的師父啊!
沙僧和豬八戒以為唐僧死了,都非常傷心,痛哭不止。取經團隊組建已經有十余年了,在磨合之中,唐僧師徒產生了深厚的感情。這個時候,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對唐僧的感情是發自內心的。后來孫悟空變作水老鼠鉆進地洞里,找到并救出了師父。原文第86回,如下:
長老道:“悟能悟凈都在何處?”行者道:“他兩個都在那里哭你哩,你可叫他一聲。”長老果厲聲高叫道:“八戒!八戒!”那呆子哭得昏頭昏腦的,揩揩鼻涕眼淚道:“沙和尚,師父回家來顯魂哩!在那里叫我們不是?”行者上前喝了一聲道:“夯貨!顯甚么魂?這不是師父來了?”那沙僧抬頭見了,忙忙跪在面前道:“師父,你受了多少苦啊!
這是唐僧師徒取經以來,他們之間最溫馨的一幕。孫悟空三兄弟齊心協力救出了師父。
而豹子精呢?結局就不妙了。有個來自獅駝嶺的小妖告訴豹子精“唐僧不中吃”。豹子精說道:“唐僧肉怎么不中吃,我們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啊!”小妖說道:“唐僧肉吃了可以長生,如果沒有人保護他,他怎么能夠活著走到這里。”
豹子精猶豫了,但是又不甘心。另外一個小妖出了一個主意,就是用三個能力強的小妖變作豹子精,先后引走孫悟空等三兄弟,然后豹子精去抓唐僧。豹子精聽從了這個意見抓走了唐僧。他又在這個小妖的建議下,用別人的人頭冒充唐僧丟給孫悟空,希望他們看到后自動解散。
這次豬八戒沒有提出分行李,而是要為師父報仇。這讓妖怪始料未及,按照以前的表現,豬八戒是要分行李跑路的。
豹子精在實力不允許的情況下,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最后這群妖怪被孫悟空的瞌睡蟲搞定了,豹子精被抬到唐僧身邊。因為他自稱南山大王,名號很大,孫悟空看看他有沒有后臺老板。結果老板沒有出現,豬八戒一耙下去,要了豹子精的命。
唐僧不再“人妖不分”,豬八戒當著唐僧的面打死了豹子精,唐僧沒有意見。唐僧通過樵夫的遭遇,明白了對惡人的寬容是對善良人的殘忍,善惡不分是錯誤的。
通過與被綁架的樵夫對話,唐僧終于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原文85回,如下:
長老滴淚道:“樵夫啊,你死只是一身,無甚掛礙(牽掛、掛念),我卻死得不甚干凈。”樵子道:“長老,你是個出家人,上無父母,下無妻子,死便死了,有甚么不干凈?”長老道:“我本是東土往西天取經去的,奉唐朝太宗皇帝御旨拜活佛,取真經,要超度那幽冥無主的孤魂。今若喪了性命,可不盼殺那君王,孤負那臣子?那枉死城中無限的冤魂,卻不大失所望,永世不得超生?一場功果,盡化作風塵,這卻怎么得干凈也?”
唐僧并不是貪生怕死,而是肩負著唐王的重托,所以才忍辱負重。
在取經團隊剛剛進入隱霧山時,唐僧已經知道了孫悟空的分身術。原文第85回,如下:
行者在旁笑道:“這呆子胡說!你若做了賊,就攀上一牢人。是我在這里看著師父,何曾側離?”長老道:“是啊,悟空不曾離我。”那呆子跳著嚷道:“師父!你不曉得!他有替身!”長老道:“悟空,端的可有怪么?”行者瞞不過,躬身笑道:“是有個把小妖兒,他不敢惹我們。八戒,你過來,一發照顧你照顧。我們既保師父,走過險峻山路,就似行軍的一般。”
通過上述描述,暗示唐僧已經醒悟:當年所謂的“假孫悟空”其實就是孫悟空變的。唐僧原諒了孫悟空曾經以“六耳獼猴”的身份打了他。作為取經團隊的領袖,有一顆包容的心才能贏得大家對他的尊重。
在小說的這一回中,我們從唐僧身上看到了善良,包容和堅強的意志。唐僧有著偉大而高尚的品格,是取經團隊當之無愧的精神領袖。
如果唐僧不能贏得徒弟們的尊重,就算取到真經也不算成功,至少這三個徒弟看不起他。而隱霧山這一難,是對唐僧人格的一次檢驗,檢驗唐僧是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一個令人尊重的領導。
通過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僧對唐僧“死訊”的態度,可以看出,唐僧受到了三位徒弟的尊重和愛戴。
至此,唐僧師徒歷經十三年的磨難,在進入天竺國之前,真正地成長為一個偉大的團隊。所以說,唐僧師徒在隱霧山的這段經歷非常重要,它為唐僧的形象作出了完美的詮釋。
在隱霧山這一難中,我們終于看到了一個偉大的團隊,一個團結友愛和互相尊重的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