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孫悟空三次離開取經團隊的原因
- 西游記文學研究2022
- 五月d風
- 3048字
- 2023-01-13 10:33:33
(一)孫悟空第一次離開取經隊伍,發生在原著第14回,事件的過程簡單明了,就是孫悟空討厭唐僧很啰嗦。
孫悟空剛剛加入取經團隊,玩性未泯,不服唐僧約束和管教,直接打死了攔路搶劫的六個強盜。唐僧是一個虔誠的佛門弟子,對孫悟空“草菅人命”的做法非常不滿。
唐僧認為如果強盜要殺自己只是死一個人,而孫悟空卻為了唐僧殺死了六個人,孫悟空不配做和尚,也不配去西天取經。
唐僧有時候非常迂腐,這就是信仰的力量,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六個強盜的名字分別叫做: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代表人的“六欲”,暗示唐僧還未斷“六欲”,是個性情中人。
很難說唐僧和孫悟空誰對誰錯。對于孫悟空來講,他肩負著保護唐僧安全的重擔,孫悟空也沒有錯。曾經翻江倒海,大鬧天宮的他受不了唐僧的懦弱和嘮叨,主動離開了唐僧,但是在東海龍王的勸告下很快就回來了。
(二)孫悟空第二次和第三次離開隊伍的原因就不簡單了。
孫悟空第二次離開取經團隊,也是唐僧第一次趕走孫悟空,是發生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原文第27回:
唐僧見他言言語語,越添惱怒,滾鞍下馬來,叫沙僧包袱內取出紙筆,即于澗下取水,石上磨墨,寫了一紙貶書,遞于行者道:“猴頭!執此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與你相見,我就墮了阿鼻地獄!”
唐僧發誓與孫悟空永不相見,雖然他發的誓連自己都不相信,但至少說明唐僧現在非常討厭孫悟空,巴不得他早點離開自己。孫悟空除了不聽勸告,三次打死白骨精變化的人外,唐僧要趕走孫悟空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1,唐僧吃了人參果后,以為可以長生不老,給了他很大的自信。實際上長生不老并不代表“不會死”。
2,孫悟空諷刺唐僧喜歡白骨精。原文第27回:
行者道:“師父,我知道你了,你見他那等容貌,必然動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幾棵樹來,沙僧尋些草來,我做木匠,就在這里搭個窩鋪,你與他圓房成事,我們大家散了,卻不是件事業?何必又跋涉,取甚經去!”那長老原是個軟善的人,那里吃得他這句言語,羞得個光頭徹耳通紅。
孫悟空公然嘲笑唐僧喜歡白骨精,唐僧內心對孫悟空的厭惡可想而知。
3,唐僧高估了豬八戒和沙僧的能力,低估了取經路上的困難。
行者道:“師父錯怪了我也。這廝分明是個妖魔,他實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卻不認得,反信了那呆子讒言冷語,屢次逐我。常言道,事不過三。我若不去,真是個下流無恥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無人。”唐僧發怒道:“這潑猴越發無禮!看起來,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凈就不是人?”那大圣一聞得說他兩個是人,止不住傷情凄慘,
4,唐僧以為天上還有人會提供保護。
在唐僧遇到黃袍怪時,在天上負責保護唐僧的小分隊并沒有出手。他們什么時候出手相救,以及救不救唐僧,這些人沒有標準。
5,豬八戒的挑唆,是唐僧下定決心趕走孫悟空的直接動力。
以上就是孫悟空第二次離開取經團隊的原因。其中豬八戒的挑唆起了關鍵作用,因為唐僧本已相信孫悟空的話:那三個人是白骨精變的。
(三)孫悟空第三次離開隊伍,也是唐僧第二次趕走孫悟空,情況更加復雜。
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那一回,如果豬八戒不挑唆或者沙僧出面調解,唐僧不一定會趕走孫悟空。而唐僧第二次趕走孫悟空,則態度非常堅決,純粹是個人的感情用事。
在西梁女國,唐僧擺脫了女王的糾纏,又被蝎子精綁架到琵琶洞里,孫悟空救出唐僧后,唐僧還是感激孫悟空的。原文如下:
(唐僧)感蒙行者等打死蝎子精,救出琵琶洞。一路無詞,又早是朱明(夏)時節......
隨后卻出現了“一路無詞”,這句話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現在唐僧的取經路上。什么意思,就是說唐僧一路上沒有說話,一直到了夏天。暗示此時的唐僧心情很不好,這是他即將和孫悟空爆發激烈沖突的關鍵前因。
隨后孫悟空打死綁架唐僧的強盜。唐僧在強盜面前毫無尊嚴,堂堂一個“圣僧”蹲在地上對強盜說“大王饒命”。唐僧這是有多丟人啊!孫悟空打死這些強盜后,唐僧應該感激孫悟空才對,他卻要為被孫悟空打死的這些強盜超度亡靈。
而對拯救他于危難之間的英雄孫悟空,唐僧說出來的話非常難聽,并且與孫悟空劃清界限。原文第56回:
三藏恨恨的道:“猴頭過去!等我撮土焚香禱告。”這是三藏離鞍悲野冢,圣僧善念祝荒墳,祝云:“切念尸骸暴露,吾隨掩土盤墳。折青竹為香燭,無光彩,有心勤;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八戒笑道:“師父推了干凈,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三藏真個又撮土禱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大圣聞言,忍不住笑道:“師父,你老人家忒沒情義。為你取經,我費了多少殷勤勞苦,如今打死這兩個毛賊,你倒教他去告老孫。雖是我動手打,卻也只是為你。你不往西天取經,我不與你做徒弟,怎么會來這里,會打殺人!索性等我祝他一祝。”
“他姓孫,我姓陳”這句話表明唐僧要與孫悟空決裂,此時唐僧有多恨孫悟空,這很不正常。按道理,唐僧不應該說出那么難聽的話,畢竟被打死的這些強盜差點要了唐僧的命。
孫悟空第二次回歸團隊后,一路上降妖伏魔,為唐僧保駕護航,多少次面臨生死考驗,唐僧應該感激孫悟空才對。
聯想到之前的“一路無詞”,我想應該是在西梁女國的時候,對于孫悟空讓唐僧和女王結婚的建議,唐僧后來肯定非常后悔,內心對孫悟空不滿。
孫悟空怎么會做出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慫恿唐僧和女王結婚呢?如果如來問起唐僧和女王結婚是誰出的主意,孫悟空如何解釋這件事情。唐僧可是如來和觀音心中的“圣僧”,這不等于是在破壞唐僧的形象嗎?
我想孫悟空絕對沒有這個膽量,一定是有人指使他這樣做的,這個人便是和孫悟空一直保持聯系的如來佛祖。
在唐僧到達西梁女國的前一個晚上,女王夢見了“金屏玉鏡”,于是認為唐僧是上天安排給她的“金玉良緣”。其實是有人故意托“喜夢”給女王,這是造成女王瘋狂追求唐僧的根本原因。
托夢給某人,是如來等人的特長,比如托夢給車遲國和金光寺的和尚等,就是促成如來想要達到的目的。
顯然是如來希望唐僧和女王結婚,但是如來又不想看到唐僧真的留在西梁女國而喪失元陽,所以又秘密安排蝎子精監視唐僧。同時也讓暗戀金蟬子的蝎子精見證唐僧與女王的婚姻,讓蝎子精對唐僧死心。
孫悟空在得到如來的指示后,立即慫恿唐僧和女王結婚,甚至還指導唐僧在婚宴上敬酒,讓唐僧和女王的婚姻變成了現實。其實孫悟空有很多辦法可以讓唐僧離開西梁女國。
當唐僧離開西梁女國后,他的大腦漸漸恢復了正常,開始后悔與女王結婚。
對于孫悟空的這次安排,唐僧感覺被猴子耍了,加上孫悟空又不聽勸告,打死強盜,唐僧對孫悟空更加厭惡。而孫悟空聽到唐僧說“姓孫的”以后,知道唐僧已經和他形同陌路。孫悟空知道呆在這個團隊里已經沒有意義了。
孫悟空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遵照如來的意思去辦的,絕對沒有錯,如果有錯,那肯定是唐僧有問題。
另外一個關鍵問題來了,如來為什么要安排唐僧和女王成為名義上的夫妻?我想應該是有一個更加難纏的女人在后面,這個女人甚至連如來都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女人就是唐僧前世的情侶,她在人間已經找了他三百年了。
(四)孫悟空不會離開取經團隊,但是他現在又不得不離開。
所以孫悟空故意制造慘案,殘忍地殺死一位老人家的獨生子(強盜之一),而這位老人家剛剛熱情地招待完唐僧師徒。孫悟空就是故意要激怒唐僧,讓唐僧主動趕走他,然后孫悟空要去如來那里申訴:“我都是按照你的旨意去辦事的,現在唐僧對我的意見這么大,我已經沒有辦法繼續干下去了,你看看怎么辦吧。”
孫悟空和唐僧的矛盾不可調和,最終導致了“真假美猴王”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