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1交友的基本禮儀(2)

儀態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人的頭部、臉、軀干、腕、手指及腿、腳等十幾個主要部位,幾乎都可以傳情達意。在社會交往中,儀態充當著極為重要并且極為有效的交際工具,優雅而得體的舉止將有助于樹立良好的交際形象,能夠獲得他人的好感。在此主要介紹體姿、表情、手勢、眼神、人際距離等儀態禮儀規范。

人的基本體姿可分為站姿、坐姿、走姿和臥姿四大類,通常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是站、坐、走三類。優美的站、坐、走的姿勢,是發展人的不同質感動態美的起點與基礎。古語所說的“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就表明了對體姿的嚴格要求。

1.站姿儀態

站姿應注意保持挺直、典雅、均衡。站立時,人應直立,挺胸收腹,略微收臀,目平視,肩端正,雙臂自然下垂,雙腿并攏立直,腳跟靠緊且腳尖分成“V”型。在站立時,身體不要抖動或搖晃,眼睛不要東張西望,手不要插入衣袋,也不要叉腰,更不應東歪西靠。

2.坐姿儀態

坐姿應給人以端莊、文雅、穩重之感。良好的坐姿應當是:從椅子左邊入座,背向椅子,右腳稍向后撤,使腿肚貼在椅子邊,上身正直輕輕座下。如果是女士入座,應整理裙邊,將裙子后片向前攏一下,以顯得高雅嫻靜。坐立時,上身要正直,挺腰并膝,女士應并腳,雙手自然置于雙膝上或椅子扶手上。坐立時不可隨意晃動身體或雙腳,雙腿不要伸得過遠或分得過開。此外,還應避免過于放松,癱坐椅內。

3.走姿儀態

走姿屬動態美,要求穩健、輕盈。行走中上身要正直,目光平視,挺胸收腹直腰,雙臂自然擺動。要注意腳尖略開,腳跟先接觸地面,兩腳內側在行走中保持在一條直線上,行走時,起腳要有節奏感,干凈利落,鞋跟不要拖地,腳尖也不要邁內八字或外八字。行走中上身姿勢同于立正,不可彎腰駝背,更不可搖晃。

4.表情儀態

表隋是人的思想感情和內在情緒的外露。臉部是人體中最,能傳情達意的部位,可以表現出喜、怒、哀、樂等各種復雜的思想感情。因此,人們常說在交際中要“察顏觀色”、“看臉色行事”,主要都是針對人的臉部表情而言的。通過觀察不難發現,人的表情是通過眼睛、眉毛、嘴巴、面部肌肉以及它們的綜合運動來表現的。

在現實交際中,人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調動面部表情,進行人際交流或表達感受;而在交際上,表情所傳達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賓曾總結了這樣一個公式:傳遞信息的總效果=7%語言+38%聲音+55%面部表情。其中可能有夸大的成分,但不難看出,表情對人們的交流與溝通的影響是巨大的。

表情的形式是眾多的,但人們關心的是,在社交中什么樣的表情最能體現優雅的風度,什么樣的表情更有利于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增進友誼。有人認為,電影上高倉健式的冷峻、不茍言笑是一種絕佳的風度,并加以崇拜與模仿。試想一下,如果每個人都以這樣的風度出現在社交場合,拒人于千里之外,冷若冰霜,那么溝通、合作、關心和熱情就會變得遙不可及了。

在社會交際中,那些用笑聲傳達愉悅的人,比那些較為嚴肅的人有著更大的優勢。目前,人們公認微笑是最富有吸引力、最能促進和諧關系的表情。真誠的微笑如同一扇敞開的窗戶,象征著快樂與平和;象征著與心靈相通、相近、相親的希望;象征著愿意與他人分享快樂、分擔憂傷與痛苦的愿望。善于微笑的人,通常是快樂而有安全感的,在交際場合能夠營造融洽的氛圍。

有人說:“嚴肅使人拘謹,憤怒使人氣惱,佯笑給人以虛偽的印象,冷笑給人以奸詐之疑,至于捧腹大笑又有失身份,唯有微笑恰到好處”。微笑,是指不露牙齒、嘴角兩端略提起的笑。它應是發自內心的笑,輕松而友善,表示對他人的尊重、理解與友好。微笑不僅可以使人風度翩翩,富有魅力,給他人留下一個微笑的形象,而且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與友誼。

5.手勢儀態

手主要是人的勞動器官。在交際時,可以用手來傳達一定的意思。得當的手勢,有助于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例如,招手、揮手、擺手、握手都表示不同的意義。手勢不僅能夠傳達一個人想要表達的信息,在許多情況下,它還會自然流露出他的心情和想法。例如,緊張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握緊手、興奮的人會振臂歡呼、焦急的人會搓手看表……即使人們可以控制面部表情,卻也無法控制手指,手指會叛變你的意志而微微顫動等相應的表現。

無論有意或無意,都應注意手勢的運用,盡量養成良好的手勢習慣。很多不自覺的手勢,會讓人感到粗魯無禮、令人生厭。作為儀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手勢應正確地使用。

與人談話時,手勢不宜過多,動作不宜過大,更不能手舞足蹈。長輩與上司可能會通過撫摸他人的頭部、輕拍他人肩部以示關心、喜愛和鼓勵,但不分場合與對象的拍打、撫摸極容易引起對方不快。同時,勾肩或搭背也是不自重的手勢儀態。

在人際交往中,用手指指點點也是失禮的行為。談到自己時,不要指自己,而應將手掌按在胸口上,以顯得斯文;談到別人、引路或指示時,切忌用手指指點,一般應用掌心向上、四指并攏、拇指自然伸展的手形來表示。在社交活動中,如果不是為了傳達信息,手應保持靜止,給人以穩重之感。一般不表情達意的手勢,也會帶來負面影響。例如,有的人一與人談話,手就會做一些不相關的習慣動作,掏鼻子、剔牙、擺弄衣服或物件、抬腕看表或手東挪西放等:都會使談話對方感到話題不被重視;有的人一與人交談,就手足無措,手指發抖,搔頭摸臉、搓手,給人以不自信的印象。“靜止的雙手是權威的表示”,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

與人交流,恰當準確地運用富有表現力的手勢,有助于形成充滿魅力的個人形象。然而,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其手勢的運用與含義是不同的。最好事先了解交際對象的風俗習慣與忌諱以防引起誤會,因為不少相同的手勢對不同的民族或地區的人而言,含義完全不同。例如,在我國伸出手掌心向下揮動以示招呼他人,而美國人則認為是喚狗的動作。因此,在與外賓的交往中,尤其不可亂用手勢。

6.眼神儀態

傳達個人信息的形式很多,但真正的“傳神之處”還是人們的眼睛。人們習慣把眼睛稱作“心靈的窗口”,從一個人的目光中,可以看到他的整個內心世界、生活經歷、個人修養、性格特點和心理狀態,甚至連思維的細節都從這里展現出來。

一個良好的交際形象,目光應是坦然、和善、熱情、樂觀的。與人交往的時候,冷漠、狡黠、傲慢、貪婪的目光,都是不健康的,也是不會被他人所接受的,只能使別人在內心深處產生抵觸情緒;左顧右盼、擠眉弄眼、用白眼或斜眼看人,也都是不禮貌的。

在友好與善意的前提下,對不同的對象,眼神能夠傳遞不同的信息。作為主人招待客人,眼神熱情而愉快,表示歡迎;在長輩或上司面前,目光應略微向下,以示謙恭;對待孩子應體現寬厚與慈愛;對待朋友應體現熱情、坦蕩。在與人交往中,如果是同性,為了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和對話題的關注,應該不時互視對方。但是,長時間面無表情地盯著對方,會帶有挑釁性,所以應避免;如果對方是異性,長時間的注視更是不禮貌的。另外,與人見面時,不要上下反復打量別人。

7.人際距離儀態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生命都有自己的領土領空,人們叫它“安全圈”。一旦異物侵入這個范圍,就會使其感到不安全并處于防備狀態。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索默經過觀察與實驗認為,人都具有一個把自己圈住的心理上的個體空間,它像生物的“安全圈”一樣,是屬于個人的空間,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不想侵犯他人,也不愿讓他人侵犯自己的空間。雙方關系越親密,人際距離就越短。心理學家們認為,45厘米以內為親密的距離;45~121厘米之間是私人交往的距離;120~210厘米之間為社會交往、工作業務時的人際距離;210厘米以外為一般距離。這種劃分只是大致范圍,并非固定不變的。那么,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應根據雙方的關系、環境、事因等因素,考慮自己保持什么樣的人際距離是恰當的。而不是侵入對方心理空間,引起對方不快。例如,雙方如不是很熟悉,就不要侵入對方的“親密距離”,更不可動手動腳,否則,就被視為“越禮”。

以上是儀態禮儀規范的主要內容,至于各種特定場合或者特定工作環境中的禮儀規范,將在以后各章節中詳細介紹。

3.交談的語言禮儀

交談是交流思想和表達感情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徑。在人們各自的周圍,因為不注意交談的禮儀規范,或用錯了一個詞,或多說了一句話,或不注意詞語的色彩風格等而導致交往失敗或影響人際關系的事,時有發生。

美國前哈佛大學校長伊立特曾經說過:“在造就一個有修養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種訓練必不可少,那就是優美、高雅的談吐。”在交談中,只有遵從一定的禮儀規范,才能達到雙方交流信息、溝通思想的目的。

□創造良好的交談氛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贺州市| 磐石市| 翼城县| 柳州市| 高邑县| 临湘市| 祁连县| 新巴尔虎右旗| 万全县| 唐河县| 鹿泉市| 青田县| 宜兴市| 崇义县| 西充县| 平顶山市| 华宁县| 松潘县| 柘荣县| 奉化市| 遂平县| 东丰县| 扎囊县| 保山市| 罗定市| 郯城县| 永安市| 永城市| 台湾省| 小金县| 千阳县| 阳江市| 宣化县| 宁乡县| 定襄县| 武功县| 顺昌县| 平定县| 新龙县|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