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滋養感官

無論貧富,家,對于人們來說都不應該僅是物質支柱,也應該是精神依托。英國諾里奇市的戈德史密斯街區由米哈伊爾·里奇斯(Mikhail Riches)和凱茜·霍利(Cathy Hawley)設計,是社會住宅項目中難得一見的有益探索。他們設計的住宅對細節有著極致的追求,傾斜的屋頂設計可以保證最充足的日照,讓人心情舒暢;鄰居們共享一處后花園小巷,孩子們可以在那里一起盡情玩耍;一條翠綠的步道穿過社區中央,增強了住戶的社區融入感。不過,也有反面案例,比如西英格蘭大學當年為滿足校內居住需求而匆忙修建的學生宿舍。學校在一個停車場里建造了許多3米長、2.4米寬的“居住艙”,周圍矗立著原有的學生公寓樓。每個宿舍只有一扇小窗戶能看到公共步道,宿舍里使用的是仿磚包層,還鋪設著明裝電線。學生們都抱怨這種設計“不人性化”且“不利于精神健康”,不久后,學生們便拒絕居住于此。

雖然不知道那些學生宿舍能否稱得上是“設計”,但設計者著實沒有考慮到學生們的居住感受,也沒能全面思考他們的感官體驗。宿舍選用的建材都是人造層壓制品和塑料,觸感不好,也不結實,比不上從自然中獲取的材料;墻壁很薄,隔音效果差,嚴重侵犯了學生們的個人隱私;房間內通風條件也較差,異味根本排不出去……

從一般意義上來說,人類的感官有5種: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但是,現代認知神經學研究認為,人類的感官可多達33種,比如觸覺在不同壓力和溫度下會給人不一樣的感受。芬蘭建筑師尤哈尼·帕拉斯瑪(Juhani Pallasmaa)在他的著作《肌膚之目》(The Eyes of the Skin)中提到,建筑設計中的視覺體驗占據絕對優勢,導致其他感官常被忽視。的確,每當談起不夠人性化的建筑設計,我們腦海里浮現的都是市中心那些只考慮視覺效果而修建的辦公大廈。在這些大樓里出入,人們感受不到人情味。多數大樓都是設計師們坐在電腦屏幕前閉門造車的成果,只考慮大樓的觀賞性,極少考慮人們的真實體驗。社交媒體的興起讓這種趨勢愈演愈烈,一個又一個設計師一門心思地琢磨著怎么才能建造出驚艷的建筑外形。

為了改變這一令人擔憂的趨勢,國際健康建筑研究院確立了一個好評如潮的建筑評價標準,來衡量工作場景中建筑對員工幸福感的影響。該標準從空氣、水、營養、光、健身、舒適、精神七大維度給新建造的商業大樓評分,好讓設計師和房地產商們在設計時考慮得更加全面。

在住宅領域,一批具有前瞻性的建筑師在不斷引領潮流。彼得·索爾特(Peter Salter)在西倫敦設計的沃爾默庭院(Walmer Yard)就完美地體現了多感官設計理念。地產開發商克里斯平·凱利(Crispin Kelly)在英國建筑聯盟學院就讀時曾是索爾特的學生,后來二人一起歷時10年,建成了這個詩意的小院。小院里,四套住宅緊湊地坐落其中,漫步于此,你還能敏銳地聽到聲音的變化:有行人在金屬樓梯上走動的震顫聲,有雨水打在銅制雨水斗上的治愈聲,還有陶泥和秸稈混合的餐廳墻面所營造出的靜謐。置身其中,你仿佛在聽奧茲國巫師在簾子后操縱聲音合成器(1),有種電影場景再現的感覺。室內設計師采用一系列做法保障材料的觸感,用亮漆涂制衣柜,用混凝土澆筑墻面,用皮革縫制扶手,用鋼制材料焊接衛浴產品等。地下室的房間從地面到天花板全部由用柳樹和蘆葦編制的材料覆蓋,散發出一股鄉村田園的氣息,讓人感覺仿佛棲居在巨大的鳥巢里。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林县| 安福县| 南靖县| 从江县| 泰州市| 乌海市| 蛟河市| 乌鲁木齐市| 卢氏县| 嘉黎县| 长岛县| 永顺县| 湘阴县| 宁乡县| 佛学| 保靖县| 中西区| 临沧市| 微博| 万荣县| 会理县| 宜宾县| 清水县| 信丰县| 舟山市| 青州市| 江西省| 武山县| 巴林左旗| 合水县| 滁州市| 茶陵县| 启东市| 三原县| 板桥市| 贵港市| 尖扎县| 慈利县| 舒城县| 德格县| 新巴尔虎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