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童貫、高俅向趙官家上奏了反賊劫獄、救出欽犯方臘一事,朝堂上下,大為震恐,童貫待眾議稍平,又奏曰:“雖走了賊首方臘,可是昨夜一戰,斬賊無數,一舉清除了方臘羽翼,那方臘固然逃脫,也必然難成大事。賊首逃脫,只宜暗訪,不宜明察,以免擾亂天下民心,有司已下海捕文書,著落各路府州縣秘密緝查,上賴圣上天威浩蕩,下有軍民忠勇體國,方臘插翅難飛,臣等躬請圣上安心。”
眾大臣也隨聲附和,趙佶方轉憂為喜。開封府焚毀的房屋,自有國庫撥錢糧修建,這事趙佶當然不會放在心上。倒是那聽了半夜喧嘩、喊殺聲的開封南城百姓,在茶余飯后多了些談資。
昨夜,高俅和張府尹從開封府逃出之后,火速到了童貫府上,三人商議,除了督促城內兵馬圍追堵截之外,還要從城外調集一萬精兵入衛,務必要將方臘等人一網打盡,哪知商議未畢,兵符未發,方臘等人已經遁出了城外,三人只好又轉而商議如何應付明日早朝,大家抱定了一般心思:信誓旦旦一番,蒙混過關了事。
話說“中原雙煞”、趙氏雙雄被眾侍衛纏住,開始時,四人尚且忍讓,眾侍衛反倒以為他們不過是武功稀疏的反賊,覺著這是擒賊立功的好機會,圍得越發來勁,四人一再辯解說自己是童樞密請來的幫手,可是眾侍衛已被陸文淵先入為主,怎肯輕易相信他們?
有人道:“你當我們大內侍衛傻么?若想讓我們相信也好說,乖乖束手就擒,到童樞密、高太尉處分辨。”趙坎道:“到時真的反賊逃脫,你們吃罪得起?”那人道:“哼哼,焉知爾等不是反賊?”
方氏兄弟見對方死活不信,胸膛險些被氣炸,忍不住咆哮著痛下殺手,三名侍衛當即斃命,那人道:“好啊,終于原形畢露!大伙兒圍緊了!”正當四人殺得眾侍衛連連死傷、節節敗退時,高太尉駕到,誤會方解,此時,孫文質等人早已跑得遠了。
如果非要說昨夜有誰立了功,那便是張得路了,因單槍匹馬從敵軍陣中搶回了賊首方肥,趙官家甚是嘉許,擢升為殿前司都虞侯,張得路既擔憂毒發慘死,又忍不住心花怒放。
說起來,也合該他升官發達,那些親眼見到他領柳三刀等人進牢房的侍衛,都被殺了個精光,雖然有人看到他攙著方肥跟隨反賊突圍,可他既然把方肥扯了回來,就說明他當時是在與敵周旋、見機行事。
至于陸文淵所言穴道、毒藥云云,那都是嚇唬他的說頭。不過,張得路確也因此戰戰兢兢地過了二十日。
孫文質等人到達中牟以西的白沙鎮時,已接近正午,眾人拼殺半夜,又馬不停蹄地奔波半日,縱是鐵打的身子也經受不住,大伙怕暴露了行跡,便躲在白沙鎮數里外的一片樹林中打尖,此時正是六月底炎熱天氣,大伙無不汗透衣襟,一進這片樹林,頓感陰涼舒適,這片樹林遠離道路,除了蟬聲有點吵之外,倒是個僻靜的好去處。
紀宏遠派幾個人去鎮上買了飯菜熟食,飽餐一頓后,除霍起蛟、柳三刀輪流放哨外,其他人美美地睡了兩個時辰。方臘傷痛纏身,醒得最早,看著四周綠草如茵,聽著涼風吹拂之下,樹葉沙沙作響,伴著蟬鳴陣陣,不由聯想起牢獄生活之慘痛,覺著世事變幻,猶如一夢,又念及方肥如今孤身一人在牢中受罪,不禁一聲長嘆。
柳三刀知他心思,在一旁道:“大哥放心,兄弟一定想法子把二哥救出。”方臘道:“罷啦,這次為救我們,搭上了這么多兄弟的性命,做哥哥的心中甚是不安,更何況朝廷定會加意提防,怎可讓大伙再去冒險?譬如昨日,你和賢侄差點丟了性命,我就時時在想,假若你父子二人有個三長兩短,我和二弟縱然僥幸逃出,下半生也不會心安。”
聽到二人談話,眾人陸續醒來,紀宏遠道:“方教主不必擔心,我們再邀武林英豪,定能將二首領救出!”方臘道:“不必了,我瞧諸位都是俠肝義膽的棟梁之才,豈可浪費生命于這等無謂之事上?在下與二弟都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已成無用之朽木,多活幾日又有何益?倒是諸位,要珍惜性命,將來好做一番大事。再者,二弟若是死于朝廷屠刀之下,死得慷慨壯烈,少不得青史留名,也算是得其所哉。救人之事,再也休提!”
眾人聽了方臘之言,均沉默不語,半晌之后,紀宏遠道:“依在下看,趙官家昏庸無道,早已不適做江山之住,方教主若能再振臂一呼,天下英雄,依然會應者云集,到時候江山易主也未為可知,教主雄風猶在,何必因一時成敗而妄自消沉呢?”
眾人都是江湖上混的,雖然也講忠字當頭,可他們忠的是義氣信譽,而不是皇帝君王,“君無道而民易之”對他們而言是理所當然之事。
方臘道:“紀大俠有所不知。去年我等揭竿而起,四方英雄聞風而來,大伙兒殺貪官、鋤污吏、攻城拔寨,擁百萬之眾,那是何等義氣風發?可如今呢?我身旁無數的好兄弟,還有無數的英雄好漢,都去了何處?當在下與二弟被押往開封府時,大路兩旁,百姓夾道,向我們咬牙切齒、吐口水、扔爛菜石子,大呼民賊,在下也知成王敗寇,向來如此,可是一身的骨氣膽氣,都因此拋到了九霄云外。大伙兒拼了性命救在下出來,而在下卻已是行尸走肉,白白枉費了大伙的一番好意,實在對不住。”
紀宏遠道:“方教主哪里話來?大伙兒此舉,為的是江湖同道間的情誼,更為的是方教主替天行道的英雄作為,教主能安然而出,大伙就已備感欣慰。”
方臘掙扎著站起,向眾人深深作揖道:“多謝諸位情義,方臘感激不盡。”眾人也紛紛站起回禮道:“不敢。”
紀宏遠道:“諸位,時候不早,正好抹黑趕路,在下送諸位到潁昌府以西的穎橋鎮,諸位再走水路南下,正好讓方教主養傷,眼下情勢不諧,在下就不留諸位去寒舍做客了。”
方臘道:“紀大俠不必客氣,有勞了。”柳三刀看紀宏遠拋了拐杖,因問道:“紀大哥,你的腿傷好了?”紀宏遠道:“尚未痊愈,使力多了便覺酸痛,不過已能活動自如。”
眾人上了馬,撿小路南下,紀宏遠常在這廂走動,對此處地理人文了如指掌。眾人白天尋僻靜之地歇息,晚上趕路,因為小心謹慎,所以一路平安無事,第三日早晨,來到穎橋鎮,紀宏遠帶領大伙吃了面,又找了兩艘大船,兩隊人馬,依依惜別。
紀宏遠是潁昌府有名的大財主,禮賢下士,樂善好施,上通官府,下結庶民,當地人們向來視他為厚德長者,官府哪里會想到這位平日里恭順守法的紀員外,會領著人去劫開封府大牢?因此,紀宏遠回家之后,仍如往常一般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