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巨大無比的潛能,只是有的人的潛能已經蘇醒了,有的人的潛能卻還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會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開發人的無窮無盡的潛能。只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你的潛能,你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用越強,你離成功也會越來越近。相反,如果你抱著消極心態,不去開發自己的潛能,任它沉睡,那你只有嘆息命運的不公了。
愛迪生曾經說過:“如果我們做出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毫無疑問地會使自己大吃一驚?!?
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或危機,只要你認為你行,你就能夠處理和解決這些困難或危機。對你的能力抱著肯定的想法,就能發揮出積極的力量,并且因此產生有效的行動,直至引導你走向成功。
一個人的自我思想決定他的為人
美國皮套業的明星約翰·比奇安,曾經是一名警官,只是喜歡在業余時間做皮套。
后來,他創辦了全美最大的制造皮套和皮帶廠家——比安奇國際公司,專供執法人員和軍方使用。他也擔任過亨廷頓控股公司的顧問和瑟法里公司的發言人。
比安奇在這個行業有極大的吸引力,當他出現在皮套展覽臺時,展廳的人們排著長隊,只為一睹他的風采,就像西部鄉村歌星會見他的歌迷。
他給別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信不信由你,三十八年前,我還年輕的時候,在咖啡廳干過活,我看見公司的老板進進出出,我觀察他們時就問自己:什么使他們與眾不同?他們在干些什么?我應當好好研究一下。我發現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們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充滿信心。他們無所畏懼,他們是自信的。從那時起,我反復思考,后來發現,恐慎是許多問題的根源。你必須對自己有信心,如果你自己沒有信心,任何人都無法相信你。”
故事中約翰·比奇安的成功都被他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一個人對自我的態度,既可以作為武器,摧毀自己,也能作為利器,開創一片無限快樂、堅定與平和的新天地。
歐洲有一句名言:“一個人的自我思想決定他的為人?!毙袨槭撬枷刖`放的花朵,人們外在的言行舉止,無論是自然行為還是刻意行為,都是由內心隱藏的思想種子萌芽而來。
不喜歡自己的人,常表現為過度的自我挑剔。適度的自我批評是有益、健康的,有助于個人的發展;但超過了這個程度,就會影響我們的積極行為了。如果一個人過于自我挑剔,當他從事一件事時,他會覺得自己很笨拙、很膽怯,想到自己的種種缺點,便沒有勇氣繼續下去。這樣的話,他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了。
《圣經》中,當耶穌遇到受折磨的人時,他不去查問為什么這些人會如此,也不會給予很多的同情,而是說:“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而且不要再犯罪了?!蓖涍^去的錯,愛自己,你認為你是巨人的時候,你才會成為真正的巨人。
不要浪費“頭等艙”船艙
一對老夫婦省吃儉用地將4個孩子扶養長大。歲月匆匆,他們結婚已有50年了,擁有極佳收入的孩子們,正秘密商議著要送給父母什么樣的金婚禮物。
由于老夫婦喜歡攜手到海邊享受夕陽余暉,孩子們決定送給父母最豪華的愛之船旅游航程,好讓老兩口盡情徜徉于大海的旖旎風情之中。
老夫婦帶著頭等艙的船票登上豪華游輪,可以容納數千人的大船令他們贊嘆不已。而船上更有游泳池、豪華夜總會、電影院等等,真令他們倆感到驚喜無限。
美中不足的是,各項豪華設備的費用皆十分昂貴,節儉的老夫婦盤算自己不多的旅費,細想之下,實在舍不得輕易去消費。他們只得在頭等艙中安享五星級的套房設備,或流連在甲板上,欣賞海面的風光。
幸好他們怕船上伙食不合胃口,隨身帶著一箱方便面,既然吃不起船上豪華餐廳的精致餐飲,只好以方便面充饑,間或想變換口味吃吃西餐,便到船上的商店買些西點面包和牛奶。
到了航程的最后一夜,老先生想想,若回到家后,親友鄰居問起船上餐飲如何,自己竟答不上來,也是說不過去。和太太商量后,老先生索性狠下心來,決定在晚餐時間到船上餐廳用餐,反正是最后一餐,明天即是航程的終點,也不怕寵壞了自己。
在音樂及燭光的烘托之下,歡度金婚紀念的老夫婦仿佛回到初戀時的快樂。在舉杯暢飲的笑聲中,用餐時間已近尾聲,老先生意猶未盡地招來侍者結賬。
侍者很有禮貌地請問老先生:“能不能讓我看一看你的船票?”
老先生聞言不由得生氣,“我又不是偷渡上船的,吃頓飯還得看船票?”嘟囔中,他拿出船票了。
侍者接過船票,拿出筆來,在船票背面的許多空格中劃去一格。同時驚訝地問:“老先生,你上船以后,從未消費過嗎?”
老先生更是生氣,“我消不消費,關你什么事?”
侍者耐心地將船票遞過去,解釋道:“這是頭等艙的船票,航程中船上所有的消費項目,包括餐飲、夜總會以及其他活動,都已經包括在船票內,您每次消費只需出示船票,由我們在背后空格注銷即可。老先生您?”
老夫婦想起航程中每天所吃的方便面,而明天即將下船,不禁相對默然。
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在我們來到世界的那一刻,上天已經將最好的頭等艙船票交給了我們。是的,我們可以在物質上、心靈上,完全可以享有最豪華的待遇,只要我們愿意出示船票。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浪費了本來屬于我們的頭等艙船票。
當然也有許多人在他的一生,只是過著猶如借方便面充饑一般的生活。這并非是他們應有的船票,但他們未曾想到去使用,或根本不知道船票的價值。
因此,人人都可以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要你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與價值,生活的每一天都將會是“頭等艙”。
提醒自己:你是最棒的
這是一場歷史上曾記錄的世紀大賽跑。
參賽的人數非常多,有三億多人報名參加。比賽的路程艱苦異常,而比賽的結果只取第一名,并沒有亞軍和季軍。之所以會有那么多人參加,是因為優勝者可以獲得有史以來最大的獎賞。
比賽開始,在第一道關卡的障礙處就淘汰了大多數的參賽者,一部分因畏懼障礙而退縮,另一部分則因無法通過難度極高的障礙而遭淘汰,能過關的只剩下千分之一,他們繼續向前跑。
緊接而來的,是一大片綿延無垠的沙漠。根據比賽的規定,參賽者不得攜帶飲水,只能憑借自己的耐力與體力,跑完全程。
能通過第一關障礙的跑者,那是千人中唯一的強者。他們在干旱的沙漠上個個奮力向前,欲爭奪最后的錦旗。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在沙漠上耗盡體力的選手難以計數,一個接著一個倒下。跑完沙漠全程的,竟只有數十人,是通過第一道關卡人數的千分之一。
更困難的考驗還在前方,沙漠的盡頭出現雙岔路口,完全沒有路標的指示。跑者必須憑借自己的智慧做選擇,選對了路尚有一絲希望;選錯了,則枉費先前的所有努力,將面對全的失敗。
深具智慧的最后一群選手選擇了正確跑道,他們拖著疲憊的身子,激發出最后的潛能。他們知道自己已然戰勝了數萬失敗對手,只要再堅持最后這段路,終將贏得冠軍。
終點就在眼前,一名選手鼓起勇氣,用盡一切力量,拼命向前沖刺,終于越過終點線,成為唯一的獲勝者。
此刻,舉世為他歡呼喝彩,因為他是最偉大的勝利者,獲得有史以來最豐盛的獎賞。
我們是最棒的,我們是成功者,我們是頂尖的大師。我們不是在告訴我們或教導我們,只不過在提醒我們罷了。
所有的成功人士知道,在人生中他們可以控制的一個層面就是自己的想法!
到底是珍珠或石頭,除了靠別人的賞識外,最重要是先去肯定自己,好好發揮自己的優勢,盡自己最大的努力。
人在出生前,已經具備了一切最完美的條件,且成功地成為唯一的勝利者。再次喚醒我們沉睡的潛能,所有足以帶領我們邁向巔峰的成功因子,都早已安置在你心里,只要我們了解、開始發揮潛能,無需經過任何訓練,我們將立刻成為成功跑道上的最佳選手。
別總給自己留退路
阿賽姆的同事中有一位青年售貨員,他在工作時常常使用卡耐基的自我激勵警句以控制自己的心態。他是一個18歲的大學生,只在暑假期間到保險公司去做出售保險單的銷售員。在兩周的理論訓練期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他在有了一些銷售經驗之后,就定了一個特殊的目標——獲獎。要想做到這一點,他至少要在一周內銷售一百份保險單。到那一周星期五的晚上,他已經成功地銷售了80份,離目標還差20份。這位年輕人下定決心:什么也不能阻止我達到目標。他相信:人的心理所設想和相信的東西,人就能用積極的心態去獲得它。雖然他那一組的另一位銷售員在星期五就結束了一周的工作,他卻在星期六的早晨又回到了工作崗位。
到了下午3點鐘,他還沒有做成一筆買賣。但他想交易可能發生在銷售員的態度上——不在銷售員的希望上。
這時,他記起了卡耐基的自勵警句,滿懷信心地把它重復五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
大約在那天下午5點鐘,他做成了三次交易。這距他的目標只差10份了。他記起了成功是由那些肯努力的人所保持的。他又熱情地再重復幾次:“我覺得健康,我覺得愉快,我覺得大有作為!”大約在那天夜里十一點鐘時,他疲倦了,但他是愉快的:那天他做成了20次交易!他達到了他的目標,獲得了獎勵,并學到一條道理:不斷的努力能把失敗轉變為成功。
無論心中有多恐懼,一定不要讓自己的心死去。永遠地相信自己,這不是說說那么簡單的。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了,那么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要想戰勝自己,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欲望以提升自己,毅力以磨平高山,以及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只是有的人潛能已經蘇醒了,有的人潛能卻還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會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開發人的無窮無盡的潛能。只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你的潛能,你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用越強,你離成功也會越來越近。相反,如果你抱著消極心態,不去開發自己的潛能,任它沉睡,那你就只能嘆息命運的“不公”了。
確實,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必須由你自己親自來鍛造。鍛造的過程,就是釋放你的潛能、喚醒你的潛能的過程。正如愛迪生曾經說過的:“如果我們做出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毫無疑問地會使自己大吃一驚。”
無字秘方的真諦
從前,有這么一個故事,一老一小兩個相依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彈琴賣藝維持生活。
一天老瞎子終于支撐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將離開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頭,緊緊拉著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說:“孩子,我這里有個秘方,這個秘方可以使你重見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萬記住,你必須在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才能把它取出來,否則,你是不會看見光明的。”
小瞎子流著眼淚答應了師父,老瞎子含笑離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用心記著師父的遺囑,不停地彈啊彈,將一根根彈斷的琴弦收藏著,銘記在心。
當他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當年那個弱不禁風的少年已到垂暮之年,變成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雙手顫抖著,慢慢地打開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別人告訴他,那只是一張白紙,上面什么都沒有。淚水滴落在紙上,但他笑了。
師傅騙了小瞎子?這位過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著一張什么都沒有的白紙,為什么反倒笑了?
就在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師父的用心,雖然是一張白紙,但卻是一個沒有寫字的秘方,一個難以竊取的秘方。只有他,從小到老彈斷一千根琴弦后,才能了悟這無字秘方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