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父子是誰呀?
這是吳郡豪杰,凌操與其子凌統。
臧霸向裴元慶推薦凌操,說此人頗為勇武,是個難得的將才。
裴元慶自然欣喜,設酒宴給凌操父子接風,于席間相談甚歡。別看凌統年齡小,這小娃非常豪氣,大口大口的吃酒,讓裴元慶都震驚不已。
翌日,裴元慶與董襲、凌操、凌統一起商議對策,可還是沒有頭緒。
此時,孫乾已經到了江東,徑直來到富春,裴元慶見到孫乾,說不出的激動。
趕緊迎孫乾入府衙,又給孫乾介紹了董襲、凌操、凌統相識。
裴元慶看過劉備的信后,陷入沉思。
孫乾問道:“四將軍可是擔心主公?”
裴元慶點了點頭,言道:“大哥不肯離開徐州,恐怕早晚會被曹賊算計。”
孫乾嘆了口氣,沉默不語。
裴元慶又把目前會稽郡形勢跟孫乾說了一遍,孫乾想了半天,也沒有什么好主意。
裴元慶干脆決定出兵山陰,到時候再想辦法破王朗。
不是裴元慶墨跡,而是謹慎。再者,大軍也是需要休整的。直到現在,還有部分士卒上吐下瀉,水土不服。
裴元慶讓孫乾去吳郡主持政務。自領董襲、凌操、凌統,率三千馬步軍殺到山陰,離城十五里扎下營寨。
王朗得知消息后,不禁嗤笑道:“裴元慶甚是狂妄!三千兵馬就想奪吾郡縣?簡直癡人說夢!”
嚴白虎晃動著大腦袋說道:“景興兄,不可輕敵,那裴賊勇猛,吾等只宜堅守城池,深溝高壘,待其糧盡,裴賊自會退兵。”
王朗看了一眼嚴白虎,一臉的瞧不起。他捋著胡須說道:“今堅壁清野,加之城高堅厚,裴元慶必以為吾等不敢出擊。吾堅守城池,賢弟可領兵五千,趁其立足未穩,沖殺一陣,則裴賊必敗。”
嚴白虎一聽,大腦袋搖的似撥浪鼓,出言道:“景興兄啊,汝是沒見過裴賊,不知其勇武,吾可是深知啊!吾等只宜堅守不出,如此,方可無虞。”
王朗沒有說什么,心里更加的瞧不起嚴白虎,認為嚴白虎已經被嚇破膽了。
一連兩月有余,裴元慶、董襲、凌操、凌統,輪番于城外叫罵,王朗只是堅守不出,令裴元慶十分頭疼。
這一日,裴元慶在帳內,正與眾將商議。忽接到陳武、周泰、蔣欽聯名戰報,說孫策集結三千兵馬,帶程普、韓當、黃蓋、周瑜、朱治、孫奔于牛渚登陸。被陳武、周泰、蔣欽水陸夾擊,孫策大敗,率殘兵退回江北。
這是怎么回事?
原來孫策攻破廬江之后,返回壽春去見袁術。袁術大喜,大肆褒獎孫策。而孫策有野心,不甘寄人籬下。打著為舅報仇旗號,用玉璽進獻袁術,換來三千兵馬。袁術得玉璽后大喜,孫策又借孫堅舊將,袁術滿口答應。
就這樣,孫策帶著三千兵馬欲直奔江東,攻殺劉繇。卻探得裴元慶兵進丹陽,殺得劉繇大敗,丹陽、吳郡已被裴元慶占據。
孫策實不甘心,于夜間偷渡過江,于牛渚灘登陸。孫策叫陣,陳武出戰,與孫策惡斗八十余合,漸不敵孫策,遂退回本寨,堅守不出。
孫策接連叫陣,陳武只是不出,孫策不得進。陳武傳書周泰、蔣欽,相邀兩下夾攻孫策。周泰、蔣欽得到消息后,即刻兵分兩路,由蔣欽帶三百人走水路,周泰領兵三千走陸路。
待兩路兵殺至牛渚時,陳武大軍立即出寨掩殺,三路并進,孫策軍大亂。孫策與眾將奮力拼殺,死戰得脫,退回江北歷陽縣。
裴元慶看完戰報之后,靈機一動,生出一條妙計來。
裴元慶謂眾將曰:“今有一計,可破王朗。可令人散播消息,就說孫策攻打牛渚甚急,而后吾等做慌亂退兵狀,丟棄部分輜重,迷惑王朗,吾料王朗必定來追。元代可引軍一千,于富春江口之側埋伏,待王朗軍來,放其過江。吾于半路折返,前后夾攻,王朗定可破矣!”
董襲、凌操皆大贊道:“將軍真妙計也!”
裴元慶立刻命人散播消息,并丟棄部分輜重糧草,全軍快速后撤,故意裝作混亂不堪。
會稽探馬傳回消息,王朗聞聽后大喜,謂嚴白虎道:“破裴賊就在今日!”
嚴白虎勸道:“兄長切勿輕進,恐中裴賊奸計!”
王朗則是不信,喜道:“聽聞孫策攻擊牛渚甚急,裴賊定是去支援,探馬報之裴賊將輜重糧草俱丟棄,現已倉惶北撤,況裴賊乃一勇之夫,豈會用計乎?今不去追,悔之晚矣!”
嚴白虎再三相勸,王朗卻執意不聽,并譏諷道:“汝倒是謹慎,為何丟失吳郡吶?”
一句話把嚴白虎羞臊的面紅耳赤,啞口無言。
王朗當即引兵一萬追趕裴元慶。留五千兵馬守城。
富春江口
王朗領兵一路追至江口北岸,沿途全都是輜重軍需之物,丟得到處都是,王朗心中大喜。
王朗大呼道:“加快行軍!活捉裴賊!”
兵馬正行間,突然,前方有兩路軍馬殺將過來,塵煙起處,一路是裴元慶,一路是凌操、凌統。
“王朗老兒!拿命來!”
裴元慶一聲大吼,掄錘策馬呼嘯而來。
王朗大驚失色,驚呼道:“吾等中計矣!撤!快撤!”
王朗士卒頓時大亂,爭先恐后奔向渡橋,一時間,被踩踏者、擠落水中者不計其數。
“不要亂!快擋住裴元慶!讓開!讓開!讓吾先過去!”
王朗嘶吼連連,掄馬鞭抽打士卒,士卒卻愈加驚慌,混亂不已。
此時,裴元慶、凌操、凌統兩千兵馬已經殺入王朗軍中。裴元慶雙錘勢不可擋,被砸飛者不計其數。
凌操一桿大刀舞的虎虎生威,一刀一個,如砍瓜切菜。
再看凌統,雖不到十歲,卻猶如一頭小老虎。一桿小長刀掄的密不透風,斬肩頭專吃人血,砍軟肋破肚開腸。
“王朗老兒!哪里逃!”
一聲厲喝傳來,只見董襲率伏兵殺至。
此時王朗剛逃過渡橋就被董襲攔截,只見王朗高呼道:“沖過去!”
“嗖!”
“啊……”
董襲張弓搭箭,一箭正中王朗前心,死尸跌落馬下。
“王朗已死!降者不殺!”
董襲大聲呼喊。
王朗士卒見王朗已死,紛紛跪地請降。
“哈哈哈哈!真痛快!真過癮!”
一陣童音傳來。
小凌統興奮不已,手舞足蹈,這模樣惹得眾人開懷大笑。
打了勝仗,凌統高興啊!
裴元慶下令打掃戰場,收攏降卒。
隨后全軍殺奔山陰。
等裴元慶再次來到山陰城下之時,讓降卒勸降守城軍,山陰城五千士卒,得知王朗已死,立刻開城投降。
嚴白虎從南門只身逃走,投交州而去。
裴元慶進城后,整編了降卒,擇其青壯,共得兵九千余,余者遣散。派人取了查瀆錢糧運到山陰,得錢糧無數。
裴元慶出榜安撫百姓,曉諭居民,寫捷報送去彭城,表董襲、凌操、凌統、陳武、周泰、蔣欽之戰功,并再次勸說劉備南下。
會稽諸縣皆望風歸降,裴元慶于山陰停留,厲兵秣馬,準備再取豫章。
期間,劉備回書任命董襲、凌操為都尉,凌統為軍司馬,陳武、周泰、蔣欽因功升為校尉。
眾將皆大喜。
這一日,裴元慶正于案前觀讀兵書,董襲引著兩個人來見裴元慶。
一人叫步騭,字子山。淮陰人士,精通兵法,頗有才干。另一人叫衛旌,字子旗。江都人士,精通諸子百家,學識廣博。
裴元慶大喜,立即設宴款待步騭、衛旌,又寫信給劉備,保舉二人為官,并再次勸說劉備南下。
半月后,劉備手書至山陰,拜步騭為別部司馬,衛旌為幕官。讓裴元慶總攬江東一切軍政要務,適才任用。信中多有兄弟思念之詞,但依舊不忍百姓遭難而離去。
裴元慶深感無奈。
裴元慶命步騭領兵五千駐守會稽,衛旌負責政務。
裴元慶自帶董襲、凌操、凌統,引馬步軍七千,殺奔豫章。
這一戰,要徹底奠定江東!
此時的劉繇得到消息后大驚,本欲據城堅守,又聞荊州劉表欲發兵來犯,驚慌之下,棄了柴桑。轉道廬陵,過武陵直奔秭歸,打算走水路投益州劉璋。
而太史慈卻反向投裴元慶而去。
同宗的劉表為何要攻打劉繇?
這倆老貨有過節。
這都怪劉繇,汝說汝逃到豫章就好好待著唄,這老貨居然把豫章太守諸葛玄給殺了,打算自己霸占豫章。
劉表寫信責問他,哪料劉繇比禿尾巴狗都橫,居然回信破口大罵。可把劉表氣壞了,這才準備派兵攻殺劉繇。
這諸葛玄是誰?
諸葛玄原是劉表的下屬,后被劉表推薦,出任豫章太守。而朱皓是大司農朱儁的子嗣,受朝廷之命出任豫章太守。
一個豫章出現倆太守,肯定不行啊!
諸葛玄和朱皓開戰,爭奪太守之位,諸葛玄有劉表支持。朱皓得到了劉繇的支持。
倆人打了幾仗后,諸葛玄占據了西城,朱皓占據南昌。后來許劭(月旦評那個許劭)迎笮融進入豫章,沒想到是引狼入室,笮融殺了朱皓,霸占了南昌。
笮融就是原徐州陶謙的部將,卷錢糧跑路那位。
后來笮融被當地居民殺死。當地百姓只認朱皓為太守,根本不認諸葛玄,更不認笮融。
沒想到劉繇兵敗逃到柴桑后,竟起了歹心,想要獨霸豫章。如果把諸葛玄趕走就不會有現在的后果了。
非要把人殺掉,這就叫損人不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