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站定英雄漢,杏黃旗下秀新功。
四方探馬來回報,三軍司命在當中。
裴元慶大寨
“報……稟報四將軍!劉繇前軍已過北固山!距此二十里!”
“再探!”
“諾!”
裴元慶領八千馬步軍兵臨曲阿,劉繇得知后大怒,親自領兵兩萬殺將過來。
兩個時辰后
裴元慶與劉繇軍列陣對峙。
只見劉繇策馬前出,指著裴元慶怒道:“狂徒!汝安敢進犯吾境!”
裴元慶錘指劉繇厲聲喝道:“老匹夫!吾大軍到此,汝焉敢頑抗!”
劉繇大怒,嚎叫道:“大膽!誰與吾拿下裴賊?”
“主公!看吾斬殺此獠!”
劉繇聞聲望去,只見部將于糜拍馬挺槍而出。
于糜橫槍立馬暴叫道:“呔!裴元慶!可識得于糜否?”
裴元慶呼道:“無名之輩!亦敢來送死?”
于糜大怒,挺槍直取裴元慶,待到近前,一槍直奔裴元慶前心刺來。
裴元慶隨手一錘掃向來槍。
“嘡!”
于糜只感到一股巨力傳來,連人帶槍側飛出去一丈多遠,重重的摔在地上。
只見于糜摔得口噴鮮血,昏迷不醒。
一字墨角賴麒麟立刻飛奔過去,對著于糜一頓猛踩,只聽得“咔嚓!咔嚓!”一陣陣骨裂之聲,令人心驚肉跳,毛骨悚然。
于糜當場被踩踏而死。
“吼!吼!吼!”
八千士卒山呼聲陣陣,士氣高昂。
??!
劉繇大驚,慌忙環顧四周,顫抖著問道:“誰去拿下裴賊?”
眾將士皆膽戰心驚,不敢出戰。
部將張英說道:“主公,裴元慶剛猛無敵,只怕無人能擋??!”
劉繇大吼道:“一個不行就幾個一起上!吾就不信他有三頭六臂?”
劉繇部將樊能、張英、陳橫聞聽后,互相對視一眼,一齊策馬而出,三人直奔裴元慶殺來。
“來的好!”
裴元慶一聲咆哮,掄錘而上。
這仨貨怎么可能是裴元慶的對手?
只一合。
張英被元慶一錘砸飛,長槍折斷,胸膛塌陷,一命嗚呼。
樊能、陳橫兵刃皆被元慶一錘震飛,兩人撥馬便逃,元慶張弓搭箭,一箭射穿樊能后腦,狼牙箭從嘴而出,死尸直接跌落馬下。
陳橫被一箭射穿后心,狼牙箭帶著陳橫死尸前飛出去,又被自己的戰馬踩踏。
“殺!”
裴元慶趁勢揮軍掩殺,八千士卒嗷嗷叫著殺奔劉繇軍,裴元慶一馬當先,雙錘舞動,所向披靡。
劉繇大驚,向后潰逃奔走,劉繇士卒皆瘋狂逃躥。
正逃間,忽見前方一騎而至,劉繇大喜,高聲叫道:“子義救吾!”
來人正是太史慈!
太史慈趕緊護著劉繇向秣陵而走,并不敢回曲阿。裴元慶在后面大殺四方,一路勢如破竹,一直殺到曲阿城下。
只見曲阿城門大開,城內濃煙滾滾,似是被火燒過。
忽見千余名彪形大漢從城內涌出,皆赤裸上身,紅巾罩頭,手持單刀藤盾,為首一人,胯騎黃馬,身高七尺,黃面赤睛,樣貌古怪。
只見此人抱拳問道:“敢問閣下可是裴將軍?”
裴元慶回道:“然!”
就見此人翻身下馬,來到元慶近前,深施一禮,說道:“某乃廬江人士,姓陳,名武,字子烈。早聞裴將軍之名,如雷貫耳。今聞將軍來取丹陽,武于城中響應,斬了城吏,特此迎接裴將軍!”
裴元慶聞言大喜,遂和陳武一齊入城。
這是怎么回事?陳武是誰?
陳武本是廬江豪杰,勇武過人,當地民風彪悍異常,好勇斗狠,陳武就是當地一霸,因其赤睛(紅眼珠),手下皆頭裹紅巾,遠近無人敢惹。因當初廬江戰亂,陳武來到丹陽,硬是在本地混出了名頭,就連劉繇也懼其三分。
當初在虎牢關,裴元慶錘震呂布,只身力斗八將。在河北界橋,裴元慶單人獨騎殺得袁紹抱頭鼠竄。在北海城外,裴元慶一錘滅管亥。陳武早就對裴元慶慕名已久,如今得知裴元慶攻打劉繇,陳武當機立斷,趁曲阿空虛,帶領手下千余大漢四處縱火,殺散了守城士卒,斬了官吏。又與太史慈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曲阿已下,又得了陳武,裴元慶非常高興,查點了府庫,安撫了居民。裴元慶帶著陳武,引軍直奔秣陵殺去。
裴元慶要趁熱打鐵,一舉滅掉劉繇。
太史慈保著劉繇剛到秣陵不久,還沒有緩過勁兒來,探馬報說裴元慶引軍殺來。
劉繇大驚,棄了秣陵,逃奔柴桑。
劉繇已經被裴元慶殺破膽了,手里殘兵只剩兩千多,根本無法抵擋。很多潰卒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不逃難道等死嗎?
太史慈也不敢打,不是他慫。他和裴元慶以前就認識,還并肩戰斗過,裴元慶一對銀錘橫掃無敵,太史慈自知不是對手。
和裴元慶打?
呵呵,那只是自取其辱罷了!
那堅守城池不行嗎?
不是不行,是特么沒糧?。〖Z食都在曲阿呢,守秣陵就是個死!
逃跑的時候,太史慈看著劉繇失魂落魄的模樣,心中竟然升起一股快感。
該!
讓汝這老貨不重用吾,活特么該!
這就叫好良言難勸該死鬼!
劉繇從各地抽調兵馬迎戰裴元慶時,太史慈就建議過堅守城池為上策,可這老貨根本不聽,還把太史慈一頓損,最后出征也不帶太史慈。
這就是不聽忠言的后果!
裴元慶大軍到達秣陵時,劉繇早就跑沒影了。裴元慶在秣陵休整了一日,而后直奔牛渚,只要再把牛渚拿下,丹陽一郡就盡在掌中了。
等到達牛渚時,已是傍晚,牛渚大營有兩千守兵,一名小校負責帶領。原本牛渚屯兵五千,張英負責守備,主要防備袁術。
劉繇抽調張英時,帶走了三千兵馬。
牛渚位置十分特殊,可以說守住此處,江北的袁術插翅難過??膳嵩獞c是從背面攻擊牛渚,這就沒法防御了。
牛渚兩千守軍全部投降,裴元慶接收了這兩千兵馬,正在整編士卒時,忽有兵卒報說,有三百多人前來投奔。
裴元慶當即帶著陳武出迎,只見為首兩員大漢,皆膀大腰圓之輩。陳武認識,立刻向裴元慶引薦。
這倆人誰呀?
是倆大賊頭!還是水賊!
一個叫周泰,周幼平。一個叫蔣欽,蔣公奕。
這兩人皆乃勇武忠厚之人,雖為水賊,卻只劫官家,不劫百姓,殺富濟貧,義薄云天,在長江水域,赫赫有名。
裴元慶大喜。
留周泰、蔣欽在帳下聽用。
幾日后,裴元慶收攏了劉繇青壯潰卒萬余,經過整編,命陳武統兵一萬鎮守牛渚,防備袁術。命周泰、蔣欽統兵一萬鎮守曲阿,互為掎角之勢,并打造戰船,招募士卒,組建水軍。
裴元慶橫掃二郡,威震江東!
宛陵、蕪湖、春谷、溧陽、石城、湖熟、江乘、句容、故鄣、于潛、涇縣、陵陽、黟縣、歙縣、婁縣、無錫、毗陵、丹徒、陽羨、烏程、嘉興、由拳、海鹽、余杭、錢唐、富春等各縣皆望風而降。
此時裴元慶才接到劉備的書信。
裴元慶得知劉備暫時無法南下江東,不由得連連嘆息。自己的大哥哪樣都好,就是心太軟。元慶寫回信一封向劉備報捷,詳述戰爭經過,同時提到了陳武、周泰、蔣欽三人的歸順,并再次勸說劉備來江東。
而后,裴元慶自帶三千兵馬前往富春,準備攻擊會稽王朗。
十日后
彭城
劉備拿著裴元慶的捷報激動不已。
同時,心里還有一些愧疚。自己的兄弟在江南拼命給自己打地盤,自己卻不能去相助,劉備的心中五味雜陳。
關羽看出來了,這么多年的兄弟,互相之間太了解彼此了。
關羽安慰道:“大哥,吾等兄弟四人桃園結義,就是要輔佐大哥成就一番大事,大哥不必介懷?!?
劉備雙眼含淚,看著關羽說道:“云長,如今四弟在江東拼命,吾卻不能前去,吾……”
劉備說不下去了,眼淚不停的流下。
關羽只得再次安慰,同時也深感內疚,一樣的兄弟,四弟在浴血奮戰,自己卻在這彭城享清福,心里真不是個滋味兒。
劉備寫回信一封,任命陳武、周泰、蔣欽為都尉,并派孫乾前往江東,協助裴元慶處理政務。
富春
裴元慶正在看著虞圖,琢磨如何攻取會稽,正在此時,有士卒稟報,說有一壯漢前來投奔。
裴元慶立刻出迎。只見此人身高八尺開外,虎背熊腰,很是威武。
壯漢抱拳道:“某會稽人,姓董名襲,字元代。久聞將軍威名,襲早想拜見,今得知將軍在富春,某特地前來!”
裴元慶大喜,帶著董襲進入衙廳,擺酒肉給董襲接風,并留帳下聽用。
裴元慶從董襲口中得知了會稽郡的一些情況。王朗聽說裴元慶兵到富春,已經開始堅壁清野,把糧草都屯扎查瀆,打算堅守城池。
又從董襲口中得知,嚴白虎也在王朗處。
要想破王朗,必須要把他引出城外。
裴元慶與董襲反復商討,也沒有個好主意。
兩日后,臧霸派人送來糧草,同時還有一對父子攜臧霸手書,與運糧隊伍一起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