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是朝鮮邊軍派來的斥候,上午姚義平等人四處征用船只的事情,正好被當?shù)厝烁姘l(fā)官府了。
朝鮮官府對此肯定不在意,卻是被幾名陪縣令吃酒的邊軍將領給聽到了,邊軍將領又將這件事說給了上級,經(jīng)過層層傳遞很快這件事便引起了邊軍統(tǒng)帥的注意。
邊軍統(tǒng)帥張金生是個講究人,聽說有人進犯邊境,這不是妥妥的軍功嗎,即使只是訛傳去看看情況也不虧。
張金生雖然出生于兩班貴族,家中卻是已經(jīng)沒落了,他能做這個邊軍統(tǒng)帥也算是走了狗屎運考中了科舉,又正好這個位置有空缺。
他在這個位置待了十多年,早就想升到京城里做官,可一直苦惱沒有什么大的功績,若是殺良冒功短時間倒好,時間一長肯定會暴露。
于是張金生便讓騎兵主帥曹中平去探明情況,而曹中平又派出了斥候隊長彭會資,彭會資只好帶了幾名斥候前往鴨綠江邊觀察情況。
當他們沿著鴨綠江巡視的時候,發(fā)現(xiàn)某處有大批軍隊在渡江,彭會資大驚失色連忙放回一名斥候回去通信,而自己則留下來繼續(xù)監(jiān)視敵人。
彭會資等人一直等到了天黑,而當他們想走的時候卻看到敵軍軍營內(nèi)沖出了一隊騎兵,正是易清山等人,由于不知道敵軍實力只好打馬狂奔。
馬兒跑起來后,頓時空氣流動加快,斥候騎兵手中的火把便被這氣流給吹滅了,索性將火把給扔掉了。
這下就難辦了,沒了火光指引只能靠著微弱的月光追趕,但這樣的話即使追上了也很砍中敵人,幾人開始盤算還要不要追。
易清山心知這肯定是朝鮮國派來的哨探,要是不抓住的話怕是有大麻煩,因此特意囑托姚義平一定要逮住這幫家伙。
姚義平連聲稱是,并且瘋狂地讓馬兒加速,眼看就要追上了,沒想到斥候騎兵身輕如燕,用更快的速度逃走了。
而斥候騎兵們就像是有預謀地一頭扎進了一片樹林里,易清山等人不熟悉地形壓根不敢進森林,只得止步于此。
回去后易清山一直想著昨晚火光的事,但又沒有任何辦法,便只好通知士兵夜晚加強巡視,防止敵軍趁夜偷襲。
好在朝鮮軍隊動員能力不怎么給力,直到第二天,義軍騎兵都全員過江,都快要走了的時候朝鮮的大軍才匆匆趕來。
朝鮮邊軍共有二十萬人左右,均勻的分布在兩個道,其中兩個道所轄的兩個小道又均分了一下,因此總共有四個道。
而義軍此處遇到的乃是咸鏡道的北道邊軍,其統(tǒng)帥便是那位急切想要晉升的將領,此刻正騎于馬上打量著敵軍。
雖然朝鮮就巴掌大的地方,但動員能力實屬堪憂,一晚上過去再加上白天那么久時間也就只能調(diào)來北道邊軍。
張金生此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哪里是賊寇啊,分明是數(shù)萬人的大軍啊!
他本以為頂多是東北過來的數(shù)千流寇什么的,他的想法是雖然蚊子很小,但好歹也是肉,這軍功不要白不要。
可如今看來來的怕不是大清的八旗天兵,他們個個騎著高頭大馬,手里還都拿著火銃,就連漢城禁衛(wèi)軍都沒這么好的配置。
而兩萬名義軍騎兵剛好還都穿著臃腫的棉衣,從外面看來并不知道有沒有穿甲,這才沒讓義軍這幫“精銳之師”的身份穿幫。
光是在氣勢上便占據(jù)了幾分優(yōu)勢,這讓張金生遲遲不敢下令進攻,萬一打敗了這個責任他可承擔不起。
正在猶豫只見曹中平已經(jīng)下令讓自己所轄的一萬騎兵開啟沖鋒,張金生直呼這曹中平真是傻蛋。
“曹中平,你怎么這么頭鐵思密達,你沒看到他們有那么多火銃嗎?!睆埥鹕钡么舐暫暗?。
曹中平卻是擺擺手,“張大人,沒事思密達,等我好消息!”他此時心里卻想的是如何跟張金生搶功,大大低估了義軍的實力。
易清山見朝鮮騎兵開始沖鋒,便命令義軍騎兵排成一個半包圍式的火力圈,這樣能夠很好地收割敵人。
很快身邊的傳令兵便根據(jù)易清山的意思揮動令旗,各級傳令兵看到后便根據(jù)令旗逐層傳遞消息,很快各個將領便指揮手下士兵排陣。
朝鮮軍隊的騎兵大踏步上前,距離已不足千步,曹中平已經(jīng)想象得到如何看啥義軍將士的腦袋了,可義軍騎兵卻率先開火。
“啪~啪~啪~啪~啪~啪!”
槍管內(nèi)的彈丸在火藥的推動下,呼嘯著飛出槍口,精準地命中一名又一名朝鮮騎兵的,密集的火銃編織成了一道火力網(wǎng)。
一名名“無畏”的朝鮮倒在了冰冷的土地上,他們至死也不明白為何偏偏自己就被這枚子彈給打中了。
“啪~啪~啪~啪~啪~啪~!”
火銃咆哮的聲音如同氣浪一浪蓋過一浪,浪浪插進朝鮮騎兵的心口,他們紛紛不甘地倒下,鮮血橫流。
曹中平拼命揮舞砍刀,不斷地給朝鮮士兵灌輸著雞湯,即使他再怎么努力叫喊也壓制不住火銃的咆哮。
“啪~啪~啪~啪~啪~啪!”
雨點般的子彈成排落下,好似一匹勤勞的老牛耕耘著土地,而朝鮮士兵如同被耕過的土地一樣成排倒下。
兩萬名火槍騎兵連發(fā)三槍,即使只有十分之一的擊中了目標也是好幾千人,朝鮮騎兵大半兵力已被消耗。
鮮血如注,尸體成堆。人和馬的尸體阻擋著后面上來的騎兵,使他們移動更為緩慢,朝鮮騎兵不顧一切沖撞開后,迎接他們的則是白花花的鋼刀。
義軍士兵早已將手上的鋼刀當做自己的伴侶,每日每夜都用汗水澆灌著它們,只期望有一天能讓韃子為這把鋼刀付出鮮血。
而與韃子狼狽為奸的朝鮮王國猶是可惡,要想除韃先要除朝,義軍騎兵馬慢慢讓馬奔跑起來,毫不吝嗇地揮出自己的力氣。
白刃戰(zhàn)打的非常順利,朝鮮騎兵剛一接觸便大量死亡,再加上之前的三輪火銃射擊,騎兵傷亡早已過半。
要不是后面還有統(tǒng)帥的數(shù)萬軍隊坐鎮(zhèn),說不定他們早就被打得潰不成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