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手企業經營 右手資本運作:融資·股權·公司控制
- 周永信
- 2247字
- 2022-12-29 18:31:26
第五節 產融增長:業績增長動力拆分
一、業績增長是企業的硬道理
所有投資機構,不管是PE/VC等做股權投資的,還是做證券投資的,在對一家企業進行投資分析時,都會極為關注增長率。企業老總們每年做年終總結時,也會看重增長率。為什么增長率對企業如此重要呢?
遠見之人,站在未來看現在。要站在未來,就要先看清未來。要看清未來,就要找到先行指標。而增長率,就是企業前景的先行指標。
投資機構自不必言,需要用時間換空間,投的就是預期,投的就是未來,當然要關注增長率。對企業老板來說,企業的未來就是自己的未來,怎么能不重視自己的未來呢?
增長率一旦下滑,就不會輕易被逆轉。它會形成一種趨勢,帶有勢能,按照一定的慣性繼續向下。就像老板電器,之后幾個季度的業績并沒有改變下滑的態勢。這證明了投資人當初判斷的正確性,也證明了增長率指標的有效性。
企業不管大小,總有問題,想解決所有問題,根本不可能。所以,帶著問題奔跑,是企業的常態。但問題總要解決,否則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使企業積重難返,甚至一觸即潰。要解決問題,就需要物理時間,也需要經濟空間。如果企業沒有增長,這些時間和空間就會極為有限,就不能充分解決問題。
小企業弱小散亂,生存空間十分有限,幾乎只能存活于市場夾縫之中。經濟環境的一次震蕩,行業巨頭的一次市場行動,都足以讓小企業傷筋動骨,甚至“一夜回到解放前”。要想改變命運,小企業必須長大;而要想長大,就必須不斷增長。
大企業財大氣粗、實力雄厚,但成本也高、負擔也重,所以才會有“當多大的家,發多大的愁”的說法。大企業也要發展,要發展就必須增長。
所謂增長困境,按照嚴重程度可分為增長下滑、增長停滯、負增長三種情況。同時,它們也是企業陷入增長困境的三個階段。越往后,企業暴露的問題越多,所處的狀況越危險,解決的難度也越大。
企業的所有工作,都需要一個方向性的指標來統領,而增長率就是最重要的方向性指標。戰略、品牌、營銷、研發、管理,所有的企業行為都是為了讓企業增長,而增長率是衡量工作成果的最終指標。
二、5種業績拆分方式
業績增長如此重要,如何才能實現業績增長呢?
很多問題的解決都不能只盯著問題本身,而是要把問題拆分。把大問題拆分成小問題,把復雜的問題拆分成簡單的問題,把不能解決的問題拆分成可以解決的問題。
業績問題也一樣。
業績即利潤,可以進行多種拆分,每一種拆分方式都可以提供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
ROE即凈資產收益率,等于凈利潤除以凈資產,它反映的是企業利用股東權益創造了多少凈利潤,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綜合指標,可以進行更細的拆分,也是巴菲特最看重的指標。
ROA是指總資產收益率,等于凈利潤除以總資產。它反映的是企業利用所有資產創造了多少利潤,也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綜合指標,可以進一步拆分。
ROA與ROE的區別是,ROA不考慮負債率問題,而ROE考慮負債率問題。但ROE體現負債帶來的優勢的同時,隱藏了利用負債帶來的風險。所以,它具有潛藏的缺陷。為了彌補這一缺陷,筆者設計了一個指標叫9C系數,我們將在第二章討論。
ROA的優勢在于,它比ROE更能反映管理層的產業經營能力,而不是負債能力。所以,ROA和9C系數成為筆者最常用的企業評測指標。
這是最原始的利潤拆分方式,但能引發的啟發不多。
這種拆分方式能反映利潤產生的過程,體現市場規模和占有份額的重要性,是較有價值的拆分方式之一。
這種拆分方式反映了價格和銷量的因素,一般可引發是否可以提價的思考。
三、業績動力源泉
上述五種拆分方式,最能反映本質的是前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具有明顯的產業+資本的產融特征。
方式1:利潤=ROE×凈資產
ROE是產業問題,凈資產是資本問題。根據這種拆分方式,業績增長動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產業,驅動ROE;二是資本,驅動凈資產。產業+資本,共同驅動業績增長。
方式2:利潤=ROA×總資產
ROA是產業問題,總資產是資本問題。根據這種拆分方式,業績增長動力也來自產業和資本兩個方面。產業驅動ROA,資本驅動總資產,產業+資本共同驅動業績增長。
產業+資本,即產融。
由此可見,產融是企業業績增長的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