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氣銷為日月光:豐子愷戰時日記
- 豐子愷
- 2203字
- 2022-12-29 14:37:54
一九三八年
十月二十四日(星期一)
校舍建筑尚未成功,學校在斧斤影里,杭育聲中先行開課,將來擇吉補行開校典禮。今天上午七時十分,行最初次的紀念周。全校學生一百三十余人,教師十余人,雍容一堂,行禮如儀。我脫離教師生活,十年于茲。今日參加此會,猶疑身為來賓,不知自己已是此劇中的一角色了。
校長和教務主任講了誠懇無間的訓話之后,校長便拉我講演。我推辭。學生席中一陣鼓掌聲把我趕上臺去。許多臉孔仰望著我,我心中不免有些不自然。但立刻想起現在是角色登臺,十年前當教師時曾經磨練過的那種演劇的本能就復活起來,簡短地講了一番話。大意如下:
“我與諸君行過相見禮,并且共唱黨歌。我們已由禮樂結合,成為新相知了。古人云:‘樂莫樂于新相知。’我今天覺得非常快樂!
“我們的新相知,實在是很難得的:前幾天,我曾在桂林城內監督你們入學考試。那時我對著滿堂的投考者,曾經想道:不知這數百人中哪里的幾位,是我們的學生,將與我共數晨夕?我看看數百只臉孔,但臉孔上并沒有寫明,我不得而知。今天我才知道,原來與我有緣的就是你們這幾位!你們恐也有這樣的感想。當你們在考場中看見我時,也許有人真心想道:不知這胡子是不是我將來的先生?但現在你們也知道了。投考者有數百人之多,其中大多數與這學校無緣,偏偏你們這幾位有緣。這不是很難得的么?這是難得之一。
“其次,這里的諸位先生,是由中華民國各省各地會集攏來的人。有河北人,江蘇人,浙江人,安徽人,湖北人,湖南人,仿佛是全國各省的代表!因了國難,東西南北地集合攏來,來作你們的導師教師。這是難得之二。
“又次,桂林以山水著名于全國。我們這學校位于山水之間,風景特別美麗,青天白日特別鮮明!我們有這樣的好環境,是難得之三。
“有這三重難得,我們的新相知特別快樂。希望諸君今后努力用功,不要辜負這難得的好機會!”
九時十分,我第一次上課,高師班的美術。點名后首先問:“剛才我在紀念周講話,你們都能懂么?倘有聽不懂的,請舉手。”沒有人舉手。我很高興,就對他們講美術的范圍和學習法。其言大體如下:
“美術,包含哪幾種東西?自來界限模糊。中國古書中,曾把音樂也歸入美術范圍內。則美術仿佛就是藝術。但我主張,美術的范圍應限于視覺藝術,即所謂造形美術。藝術舊有八種,即文學,音樂,演劇,舞蹈,繪畫,雕刻,建筑,工藝。近添照相、電影二種。我主張在中國應再添書法、金石二種,則共得十二種。這一打藝術中,只除了文學與音樂與眼睛無關外,其余的十種均用眼睛鑒賞。不過其中演劇、舞蹈、電影三種用眼睛之外又兼用耳,稱為綜合藝術。其余的七種,即畫,雕,建,工,照,書,金,則全用眼睛,為純粹的視覺藝術,即造形美術。
“我所規定的美術,就是這七種。七種之中,繪畫實為其中心。美術專門學校中學雕刻、建筑、工藝的人,必須先從繪畫練習入手。學金石、書法、照相的人,倘能從繪畫練習入手,必易于學成。故繪畫可說是美術的基本。
“因此你們的美術科,就以繪畫學習為主體。此外附帶學習其他各種美術的創作、鑒賞的常識。大略每星期二小時中,一小時學畫,一小時講述常識。今天上課開始,我們就這樣奠定修習的方案。
“關于學習繪畫,我今天先指示你們一個方針:繪畫必從寫生入手。人物是寫生的最好材料。這校舍正在建筑中,各種工人來來往往,有各種服裝,各種姿勢。這都是我們的寫生范本。希望你們于課余之暇,用小冊速寫各種人物的姿勢,當比教室中的上課得益更多。但速寫時須注意一事:將兩眼稍稍閉合,看取人物的大體姿勢,而刪去其細部。切勿注目于細目而不顧大體。今我在黑板上姑作數例。舉一反三,則在你們自己。”

學校生活的發條
十時的簡師圖畫課,僅講圖畫學習法,即上文的下半,但講得特別疏略。因為這班里的人聽不懂我的語言,舉手者竟過半數。我的話風大受阻礙了。
十時四十分下課后返寓,途遇章桂。持醫生信催我即刻赴桂。因吾妻力民在桂林醫院患子癇癥,要我去決定辦法。匆匆于二時半到車站,擬乘三時開之三班車赴桂林。彬然
從車站來,報道今天是除歷九月初二。照例,初二、十六下午車停班。我近來慣于逃難,對于橫逆之來,心君泰然不動。只是勉盡人力,以聽天命。于是我說姑且上站一看。
到站,適有一小汽車滿載行客,將開桂林。我要求附搭,得其許可,但只能坐司機之椅背上,身體屈作S形,且須出車資桂鈔二元五角。三點三刻,我的身體又由S恢復I,站在省立醫院的產科主任鄭萬育的面前了。
鄭醫師說,臨產期尚距三星期。但一患子癇癥,今天非生產不可。倘延遲則危險性增大。他決定四點鐘行手術。我到得正好。又說,或破肚,或人工生產,須再診后決定。又說,萬一不能大小兩全,則保大抑保小?我知道生產破肚并無危險,關于手術悉聽醫師決定。至于不能兩全,則當然保大。醫生即出證書要我簽字蓋章。無印泥,用指蘸紅墨水抹印面而蓋章,結果意外地清楚。
我到醫院時,聯棠、梓生、魯彥、丙潮諸君皆已在場,分我憂患,壯我膽量,心實萬分感激。此時我謝諸君,請其返家。梓翁獨留,相與坐手術室外走廊內燒香煙,談廣州失守、武漢放棄事。娓娓兩小時,而新枚(此是我第七子,名字在胎中時預為取定)出世,大小平安。蓋鄭醫師不但手術高,醫德更高。其動作之周詳,態度之和藹,令人感佩。母子二人平安脫險,實是他的醫德的所賜。他是我的讀者,一見相契。看護士中亦有周女士,為我昔日在上海時之學生。十余年后五千里外患難中相遇,亦奇緣也。六時半出醫院,拉梓翁到“秀林”
,飽餐一頓。夜宿崇德書店
章桂床中(章桂留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