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9章 化肥的誕生

  • 我在大明長生
  • 江無跡
  • 2006字
  • 2023-03-05 23:59:43

周家莊園,農業工作部。

駱正一大早起來,便招呼手下的五人,開了個小會。

駱正手下的兄弟們,看著自家組長頂著的黑眼圈,大概知道了,駱正昨晚又是熬夜了。

果然,駱正輕咳一聲,說道:

“我昨天晚上一夜未睡,想到了一個肥料增效的新方法。”

聽著駱正的話語,五個組員臉上都露出了苦澀的笑容。這句話,他們已經聽過無數遍了。

周家莊園的農業工作部,雖然鼓勵創新。

但大家都知道,“肥料改良組”所作的項目,并不是農業工作部最重點的項目。

農業工作部里面,最受莊主重視的,是“種子改良組”。

“種子改良組”里面,才是農業工作部里面最優秀的人才,能夠出來真正地創新。

而目前的“肥料改良組”里面,大多都是在原有的肥料基礎上排列組合。

探尋原有的肥料,對哪種莊稼更有效果。

或者是簡單地將幾種肥料混合,提升肥料的效果。

這些工作,當然對莊稼產量的提高,有著非常大的幫助。

但要說有多少質的飛躍,也很難如此說。

可“肥料改良組”中的每一個小組,除了駱正所在的小組,都是如此做的。

而駱正更喜歡搞非常具有實驗性質的肥料。

當然了,很多時候,雖然廢了很大的力氣,但是也沒有取得成功。

甚至不如旁邊兒排列組合不同肥料的小組,產出更高。

昨日的月度小組評比大會上,駱正所在的小組,沒有拿到良好的成績。

也正是因此,駱正跑到了河邊,“莫欺少年窮”!

駱正看著自家小組成員中,興致都不是很高,拍了拍手:

“昨天晚上,我在河邊,突然想到了一個辦法,準行!”

駱正一邊兒調動小組成員的情緒,一邊兒吩咐著小組成員,都要做什么事情。

駱正小組的五個成員,雖然都是一臉苦笑,但還是默契地聽從了駱正的指揮,按照駱正的吩咐,準備著東西。

畢竟,能夠來到這個小組中的成員,心中誰沒有一個將制作出一種從來沒有過的“肥料”的夢想呢?

雖然他們的能力可能有限,但幫助駱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還是可以的。

駱正的小組,在完成日常的排列組合之余。

便轟轟烈烈地搞起來“土法化肥”的制造工作。

“土法化肥”的制造,一切都在正軌中進行。

月許……

周易揉著眼睛,從觀止堂中出來。

今天周易要去看一看,“化肥改良組”近些日的工作。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下“土法化肥”,到底研制的如何,是否真正地有了效果。

“土法化肥”,雖然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但對于周易來說,這件事情,更多是播種,靜待花開便好了。

這些天,周易的關注重點,始終是皇城的金鑾殿。

周易現在最不期望發生的事情,就是朱元璋突然后悔了,將放在他周易脖子上的繩圈——兩年后的科舉主考,再拉緊一些。

或者直接找一個別的什么理由,不由分手地將周易給砍了。

還好,這些天朱元璋的重心,一直是在教導朱允炆如何處理政務上。

周易也留心觀察過幾次,朱允炆雖然每次在朱元璋面前,對朱元璋的政策都是極力夸贊。

并且變著花樣地稱贊朱元璋的政策,是多么多么符合圣賢書中的道理。

但是回到朱允炆自己的宮殿,和身旁的黃子澄問詢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

還是年輕啊!

周易嘆了一口氣。

年輕人總是要改嘗試的,比如周易就非常喜歡,駱正不守常規,敢于嘗試的決心。

那天晚上,“傳授機緣”,很大原因,也是由于駱正之前敢于突破常規的嘗試。

可駱正的嘗試,失敗了大不了就是幾個作物的死亡。

但朱允炆的“大膽嘗試”,卻關乎著一個政權的興衰成敗,千萬百姓的生死存亡!

周易搖了搖頭,雖然在“化肥”的研制過程中,大膽創新是一件好事情。

其實對于大明的掌舵人來說,有時候在調整前進的方向之時,更加緩慢一些,可能會更好一點兒。

周易除了關心朱元璋和朱允炆爺孫兩個的工作生活之外。

周易也要做大量的工作,用于準備成為科舉主考官之上。

成為科舉主考官,這件事情真正需要準備的雖然不多。

但周易也要做一個樣子,給朱元璋看,表示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因此周易一旬便有七日,掛著研究科舉書籍的旗子。

當然了,要么是聽一聽周家莊園中流行樂團最近編演的歌曲。

要么是小小地休息一會兒,緩解前一天晚上熬夜的困倦。

這個月,周易可沒少化身“周爾”,如一個幽靈般,在山東沂蒙山上空徘徊。

自那天周易和周聰說明之后,周聰便更有針對性,也更有積極性地布局起來了沂蒙山地。

周聰聯系著沂蒙山中的獵戶,詳細地勘探了沂蒙山中的地形地勢,畫出了地圖。

周聰還在地圖上標注了建議建造沂蒙山基地的位置。

周易拿著周聰的地圖,利用“五行遁術”轉了幾圈兒,修改了其中幾點小疏漏之后。

又在地圖上規劃好了“起步區”、“核心區”、“建成區”。

讓周聰先發展沂蒙山基地的“起步區”。

到現在,沂蒙山基地的“起步區”里面,已經住上了百戶人家。

這些人家,大多數臨沂周邊,沒有田地的農民。

被周聰接進沂蒙山中,發放土地和種子,并且只收取很少的糧食,作為稅收。

至于大明朝的稅收?

都跑到沂蒙山中了,誰還來能進山收稅!

高產的高粱種子,已經運送到了周聰手中,由周聰下發到農戶手中。

在山地中種植高粱,也已經能夠在滿足當地農戶生存之需,多少有一些結余。

若是等到“化肥”的研發,還會更有上升。

就是不知道,駱正的“化肥”,現在已經研發到什么樣的地步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唐山市| 龙州县| 宁夏| 梨树县| 白银市| 思茅市| 湄潭县| 曲麻莱县| 汾阳市| 祁门县| 辽阳市| 科技| 乌拉特中旗| 宣威市| 兴海县| 读书| 丹寨县| 叶城县| 广饶县| 东港市| 河东区| 晋宁县| 桐梓县| 清涧县| 年辖:市辖区| 山西省| 临夏市| 德昌县| 永州市| 上饶县| 姜堰市| 昌吉市| 石首市| 华坪县| 高青县| 布拖县| 商城县| 和田县| 邛崃市|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