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悟道盛會(一)
書名: 從觀萬物感悟開始成圣作者名: 萬雨千秋本章字數: 2544字更新時間: 2022-12-28 08:10:00
“儒修典籍《離騷》的悟道盛會?”
聽了董蕓溪的話,陳洛凝也是愣了一下。
董蕓溪道:“不錯,這次悟道盛會是文殊院這個儒修國院牽頭,把華陽城內其余兩大儒修大院鹿鳴院和華庭院的儒修者聚集起來,一起悟這傳世文法典籍。這次盛會坐鎮的是文殊院儒修大宗師蘇牧蘇老先生,我爹則代表文殊院的授教先生,其余兩大院也分別會派一位授教先生出席。”
“而且我爹私下還跟我說,這次盛會若能從《離騷》中悟道成功的儒修者,可以進入文殊院修習。”董蕓溪補充道。
陳洛凝啞然失笑:“你們文殊院,這不是挖人家其他兩大院的墻角嗎?哦,天才都去你文殊院,人家不要了?”
董蕓溪無所謂:“那有什么?作為儒修者,文殊院這樣的國院誰不想去?鹿鳴院和華庭院其實也心知肚明的,但人家看上的是能夠讓他們書院的儒修與文殊院的儒修坐而論道的場景,至于他們書院的學生如果悟道成功會不會去文殊院,他們是不在意的。”
陳洛凝道:“這么說來,這兩書院的格局還是挺大的。”
董蕓溪道:“那當然了,讀書和悟道,那是兩碼事,你能讀懂書,你不一定能悟出道,否則天下讀書人那么多,個個豈不是都能成為儒修了?像《離騷》這種等級的大賢傳世文法,就算是在文殊院這樣的國院,能從其悟出道的都是鳳毛麟角的存在,以文殊院和這兩大書院的差距,我覺得他們也不指望他們的儒修能悟出來,就算有,那用一兩個天才的名額換取這一次坐而論道的機會,他們也是很值得的。”
陳洛凝點點頭,接著道:“可這是你們儒修者的悟道盛會,我一個道修,去跟你們一起坐而論道,算怎么回事?我也聽不懂。”
董蕓溪道:“你可別不知道好歹啊,這次的悟道盛會,只有二段才氣以上的儒修才有資格去的,要不是我爹是授教先生,像我這種剛入門的也沒資格,我帶你來,一是想帶你漲漲見識,二嘛,自然也是想帶你認識一些儒修的青年才俊了,我知道你上宮道院的道修青年才俊也很多,但是華陽城才是你的家,你多認識一些,對你總沒壞處吧!”
好姐妹的一番心意,陳洛凝自是不會拒絕,同時心中也慶幸,叫許長風來果然對他是件好事。
想罷,她便對董蕓溪道:“稍后我有一個朋友也要來,不知能不能把他也帶進去呢?”
“朋友?什么朋友?男的女的?”董蕓溪頓時一臉的八卦相。
陳洛凝哪能不明白她那點小心思,連忙道:“男的,不過董蕓溪,你可別胡思亂想,他就是我一個普通朋友,是這次我回來才認識的,你跟我說今晚飛星樓有儒修者的重要盛會,所以我也便自作主張把他約來了,我就是想讓他多認識點人。”
“是嗎?”董蕓溪似笑非笑:“你堂堂國公府的千金大小姐,咱倆從小到大一起長大,我還能不了解你?你什么時候給過男人一個好臉色了?這次居然破天荒的對一個男人這么好?這可不像我認識的高傲大小姐啊!”
陳洛凝伸手打了過去:“我讓你胡說八道。”
董蕓溪咯咯一笑,避開她的手:“行了行了,難得見你對一個男子這么上心,我試試吧!不過我不敢保證也能夠帶他進去,畢竟你也知道這次的悟道盛會很嚴謹的,沒有二段才氣的儒修是不能進入的,連我都只爭取到帶一個人的名額。”
陳洛凝點頭:“我明白。”
隨后,董蕓溪問道:“你這個朋友,他是修行什么的?”
“我也不是特別清楚,畢竟我們認識的時間也不長,我就知道他懂點相術之道,我也問過他,他跟我說,他是個野修…”
“野修?”董蕓溪大吃一驚,還沒等她說完就打斷了她:“就是無門無派,還無父無母,什么都沒有的那種?”
陳洛凝點點頭。
這次換董蕓溪摸她的額頭了:“我的大小姐,你沒事吧?你怎么會看上這樣的人?”
“董蕓溪,你別口無遮攔。”陳洛凝呵斥一聲。
“洛凝,我不是這個意思。”董蕓溪連忙道歉,也知自己言辭有失,畢竟這關乎一個女孩子的名節,開玩笑歸開玩笑,但不能拿這個開玩笑,她解釋道:“你別生氣,我只是給你提個醒,因為以我對你的了解,這讓我太震驚了。”
“這有什么好震驚的?”陳洛凝道:“我陳洛凝做事還不需要別人來教,我知道你一番好意,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一言兩語就能說清的,你只需明白,他是我朋友就行了,你不尊重他,就是不尊重我。”
陳洛凝表現出來的嚴肅讓董蕓溪有點怕了。
兩人作為閨中密友,從小到大一起長大,陳洛凝從來沒對她說過這么重的話。
看來自己這個姐妹確實很重視這個男人。
這也讓董蕓溪對這個男人升起了好奇之心。
===========
飛星樓也算是華陽城的一個地標建筑。
坐落在華陽城往北的漓陽湖畔上,高大宏偉。
戌時三刻左右,許長風很容易就找來了。
這深冬的漓陽湖畔氣候雖然很冷,可這時的漓陽湖畔上早已聚集了無數的書生,有好些都在有條不絮的朝著飛星樓進入。
許長風也是不解,這么多書生在這里干什么?
他也沒管這么多,陳洛凝信中說,若是他來早了,就讓他在飛星樓入樓處的行道上等著。
應該就是這里了。
他便站在這里等著。
遠處,四名書生也在這群書生大軍中朝著這飛星樓行來。
“郭兄,沒想到這次文殊院舉辦這場悟道盛會,居然也有我們鹿鳴院參加的份,真是太好,這下子,我們就可以一起坐而論道了。”陳景泰很是高興,對著身旁的郭兄說著。
畢竟以往文殊院的儒修者都是一群高高在上的,是不屑與其余書院的儒修者論道的。
他們才華出眾,恃才傲物,總覺得高人一等。
所以能有郭兄這樣在文殊院修行的朋友,陳景泰,周文正和楊笠平時都覺得臉上有光。
郭慕容笑著道:“陳兄,你天賦出眾,說不定此次能從這《離騷》典籍中悟道成功,我聽我尊師說,如果此次能悟道成功的儒修者,有機會能進入文殊院。”
“真的假的?”周文正有點不敢相信。
楊笠也跟著疑問:“真有這種好事?”
郭慕容笑著點頭:“此次悟道盛會,文殊院的授教先生正是我的尊師,董舒同,他親口給我說的,還能有假?”
聞言,陳景泰,周文正和楊笠三人皆是眼冒金光。
只是很快,楊笠就率先認清了現實:“真的又怎樣?我是修指法的,看來是跟我無緣了。”
陳景泰和周文正也很快冷靜下來。
陳景泰是修筆法的,周文正是修詩法的。
而這《離騷》可是文法典籍。
《春秋十二法》雖是先古和上古諸多先賢和大賢修行匯集出來的儒修法門。
但十二法中,也分難易。
其中書法,文法,筆法為上三法,著書,文章,字意為最難。
其次就是中四法的詩法,詞法,言法,心法。
最后才是最簡單的下五法,行法,禮法,指法,樂法,易法。
自古以來,能夠成為儒修先賢的,無一不是以著書傳世的書法。
大賢者,也是以文,筆,詩,詞居多。
所以,《離騷》這樣的文法典籍,別說別的儒法者,就是專修文法的,能夠從其悟道的也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