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8章 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熾(2)

朱高熾雖然已經被立為太子,但是爭奪儲位的斗爭并沒有因此而結束。漢王朱高煦和趙王朱高燧時刻窺視著皇儲的寶座,暗中監視朱高熾,合謀奪取皇太子位。他們對太子身邊的近臣,極力誣陷迫害。工部左侍郎陳壽,向監國的朱高熾提出過一些很有見地的意見,朱高熾很欣賞他,曾經看著他走出的背影,回過頭來對左右說:“侍郎中第一人也。”明成祖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漢王朱高煦向成祖進讒言,陳壽被捕入獄。陳壽的家境實在是太貧寒了,吃飯都成問題,但他堅決拒絕一些官員的饋贈,最后竟然死在獄中,直到仁宗登基后才給他平反。與陳壽一起下獄而死的還有行部左侍郎兼輔導馬京和吏部侍郎兼贊善許思溫。

不但朱高熾的兩個兄弟有奪嫡之心,而且朱棣與皇太子也存在矛盾。為此朱高熾不得不時時小心,事事留意,做太子的20年間處境艱難萬分。

成祖朱棣不在南京之時,由太子朱高熾監國。實際上,太子并沒有什么權力,大小政事仍由朱棣親自決定,朱高熾只是處理些常事,如祭祀活動等。明成祖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朱棣還對太子的權力進一步限制,明確申諭太子不能治臣下罪,不得授官。而且,朱棣還特別強調,自己不在京師之時,大小官員不許私自覲見太子,違者嚴懲不貸。這是因為朱棣擔心太子監國會損害自己手中的皇權,而且對太子不是很滿意,終永樂一朝都似乎如此。由此而知,朱棣、朱高熾父子嫌猜一斑。

在冊立皇太子時,朱棣命丘福為太子太師。丘福與朱高煦的關系非同一般,多次請立朱高煦為太子。朱棣讓丘福為太子太師似乎有監視朱高熾的意思。明成祖永樂十二年(公元1414年),朱棣北征回師,太子朱高熾遣使迎駕稍遲,朱高煦乘機進讒言。朱棣下令將東宮官屬全部下獄,只有兵部尚書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因在“靖難之役”中功勛卓著被赦免,密令他監察太子。

金忠并沒有按照朱棣的想法去做,而是極力為太子美言。朱棣大怒,金忠摘掉烏紗,頓首流涕,以自己身家性命擔保,勸阻成祖朱棣不要廢太子。朱棣最終沒有廢立太子,但是東宮官屬黃淮等人系獄達10年之久,直到朱高熾做了皇帝才重見天日。

明成祖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太子監國南京,有個陳姓千戶因害民取財被朱高熾調貶往交阯。后來朱高熾又意識到陳姓千戶曾隨成祖在靖難之役中立有軍功,因此寬大處理,改為輸栗貸罪。宦官黃儼受到趙王朱高燧指使,謊稱成祖判定的罪人,太子曲護。朱棣殺掉陳千戶,并將輔佐太子的梁潛、周冕下獄致死。其實,朱棣也知道事情的真相,而且像這樣的小案件如何判罰無關緊要,他只是殺雞儆猴,太子對此也是心知肚明。

此事后不久,朱棣命胡濙巡視江、浙、湖、湘等地,特意囑咐他在南京多停留幾日,調查在南京監國的朱高熾的情況。胡濙回來后,向成祖密陳太子監國七事,說朱高熾誠敬孝謹。聽到這些,成祖才稍稍放心。

到了明成祖永樂二十年(公元1422年),朱棣雖然沒有了更立太子的想法,但是對太子朱高熾仍有防范之心。這年九月,禮部尚書呂震的女婿張鶴朝參失儀,太子沒有怪罪他。后來,成祖知道了這件事情,將禮部尚書呂震和吏部尚書蹇義以在側不言的罪名問罪,逮捕下獄。不過,不久就將呂、賽二人放出來了,第二年又官復原職。

朱高熾一生也沒有贏得他父親朱棣的歡心,說來實在窩囊,他的這個皇位還是借了兒子朱瞻基的光,至少借了一半,他最疼愛這個孫子。而朱高熾能夠最終坐上皇帝的寶座,另一半是靠了他的祖父朱元璋的力量。朱高熾雖然不得父親朱棣的喜愛,但朱棣標榜他是他爹的好兒子,事事都是按照祖訓來行事的,包括那個當時被視作“篡逆”的靖難,他也說是奉天靖難,是朱元璋《皇明祖訓》上立的“清君側”的規矩。所以,朱棣對這個兒子雖然不很待見,但是,一旦廢了,朱元璋的老臉怎么辦?

再有,朱高熾的母親徐皇后很喜歡長子,徐皇后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的女兒,以賢惠著稱,有人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長孫皇后,這自然是牽強附會了。不過,朱棣夫妻感情很深厚,徐皇后死后,朱棣不再立后。朱棣準備封小舅子,就是為了給朱棣通風報信被建文帝殺害的徐增壽為世襲的定國公,徐皇后不同意,恐怕家族太盛,容易招怨。朱棣雖然沒有答應,但是,“心甚賢之”。徐皇后這一點倒是很有些大家的風范,朱棣起兵,北平只有徐皇后、朱高熾母子留守。所以,徐皇后一直很喜歡朱高熾,直到臨死前,還囑咐朱棣要善待兒子。

千秋功過

寬刑省獄,重用賢臣;重農恤民,潔身自好

寬刑省獄,重用賢臣經歷了長達20年的并不平靜的太子生涯,朱高熾即位后在政治上勵精圖治,想要有所作為。朱高熾之前的近60年,自太祖開創基業以來,雖然戰事不斷,屢興大案,但是經過幾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家版圖已定,經濟得到了初步的恢復,國家逐漸走上正軌。仁宗朱高熾在此前經營積累的基礎上,繼續采取重農、用賢、懲貪的一系列政策,加之仁宗本人仁厚,政治環境寬松,由太祖、成祖時期的嚴急趨向于平穩,大明王朝在平穩中呈現出上升的勢頭,開創了“仁宣之治”局面,進入了明朝的鼎盛時期。

朱高熾的母親徐皇后是徐達的女兒,賢良淑德,喜歡讀書,人稱“女諸生”。在母親的教育下,朱高熾自幼端重沉靜,言行得體。朱高熾喜好學問,讓儒臣給他講授經史典籍,很少有缺席的時候。可能是受到儒家學說的影響,朱高熾形成了仁厚的性格。一次,朱元璋命朱高熾與秦、晉、周三王的世子分別檢閱守衛四城的士兵。其他三位世子回來很久了,朱高熾才最后一個回來。朱元璋有些不高興,問朱高熾怎么用了這么久的時間。朱高熾對曰:“清晨太冷了,我等到他們吃過早飯之后才檢閱,所以回來晚了。”之后,朱元璋又命他們分別批閱章奏。朱高熾只是將那些關系到軍民利病的奏章向祖父陳奏,對于文字有錯誤的沒有陳奏。太祖朱元璋問朱高熾是不是疏忽了,沒有看出錯誤的地方。朱高熾說沒有疏忽,只是認為這些小錯誤不重要,君主應該關心百姓的疾苦。太祖朱元璋非常高興,夸朱高熾“有人君之識”。

朱高熾登上皇位后,順應時代潮流,針對朝政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減輕民困、調整統治階級內部關系的措施,開始了他的一系列仁政改革。

“仁政”對于明初的士大夫們來說,實在顯得有些陌生。自從明太祖朱元璋登極稱帝,實行的便是“剛猛之治”。那些將功臣宿將誅殺殆盡的大案冤獄,人們還記憶猶新。明太祖死后,建文帝登極,這位近于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實施“仁政”,但卻被燕王朱棣發動的奪位戰爭所替代。當朱棣從手中奪得皇位之后,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們遭到了空前殘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了理想中的“仁政”。出生于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的朱高熾,幾乎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坎坷的經歷使他更加感到了“仁政”的可貴,因而執政之后便從多方面進行改革。

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三月,朱高熾下詔嚴禁官吏濫用刑法,處理案件要依據事實,依據法律,秉公辦案。詔書中說,刑法的作用是要禁止殘暴邪惡,引導人民向善,而不是專門用來殺人的;所以,今后斷案都要依律擬罪。辦案部門不得鞭打囚犯,不得使用宮刑,有敢自宮的人以不孝論處;除非是謀反大罪,其他罪行一概不許株連親屬;對于民間議論,不許以誹謗罪加以壓制;如果皇帝因為過于嫉惡而法外用刑,那么法司要上奏勸阻,五次上奏不得可,須同三公、大臣聯名上奏,必須等到皇帝答應停止為止。這是一道讓臣下和老百姓歡欣鼓舞的詔書。

仁宗常說:“國以民為本,國安民為本,民安則國安。比年牧守不體朝廷恤民之意,侵削擾民,民不聊生”。于是“遣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并要求御史湯熒等做到:“無惑于小人,無屈于勢要,無私于親故”。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正月,仁宗派遣布政使周干、按察使胡概、參政葉春巡行應天、鎮江等八府,“其軍民安否,何似何弊當去,何利當建,申求其故,具以實聞,爾等必公必勤,毋徒茍應故事,庶副朕憂憫元元之意。”

當時,左都御史劉觀掌管督察院,與其子劉輻、刑部侍郎許惟、御史嚴皚、李綸等人勾結,玩弄權術、貪贓枉法,包庇不法豪強、為重犯減刑。整個中央機構深受劉觀等影響,奢靡成風。楊士奇指出:“貪風始永樂末,今更甚!”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仁宗朱高熾諭“吏部慎選御史,以清風紀,咨訪可任都御史以聞”。這表明仁宗朱高熾業已開始著手整頓監察機構,重新選任御史,以澄清吏治。

另外,在政治上,明仁宗朱高熾赦免了建文帝時的舊臣和成祖時遭連坐流放邊境的官員家屬,允許他們返回原籍;平反冤獄,使得許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樂朝解縉的冤案,都在這一時期得到平反,并恢復了一些大臣的官爵;選用賢臣,削汰冗官,任命楊榮、楊士奇、楊溥“三楊”輔政;修明綱紀,廢除古代的宮刑;對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罰,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成祖朱棣朝綱獨斷,難免有些武斷和粗暴,往往因為小事就將大臣逮捕下獄,甚至動輒殺戮,因此朝廷上下多不敢言。仁宗朱高熾即位后,選用一批品行端正、德高望重的大臣,如楊榮、楊士奇、楊溥、金幼孜等人。仁宗朱高熾仁厚,多次頒布詔令,讓大臣們直言,輔佐朝政。朱高熾先后賜給蹇義及楊士奇、楊榮、金幼孜、夏原吉等人銀章各一枚,上面刻有“繩愆糾繆”字樣,告誡他們要齊心協力參與朝政,凡是自己錯誤的地方,他們可以用此印密封進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应县| 阿巴嘎旗| 喀喇沁旗| 肃宁县| 库尔勒市| 贵港市| 石景山区| 宁乡县| 北碚区| 富裕县| 沂南县| 天水市| 上栗县| 盐边县| 福贡县| 湟源县| 星座| 句容市| 双流县| 深圳市| 浏阳市| 宜川县| 泗水县| 盱眙县| 通河县| 大悟县| 安化县| 鹤岗市| 临清市| 阿克苏市| 石台县| 五台县| 天津市| 长岭县| 湖州市| 乌苏市| 龙胜| 峨眉山市| 丰顺县| 富裕县| 岗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