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財務報表的基礎知識
- 經理人必備會計與財稅知識
- 孫健 趙濤 許進
- 1899字
- 2014-11-22 12:01:27
第1(節)財務報表綜述
財務報表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書面文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和這三張主要會計報表的附表及會計報表附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財務報表分析產生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最早的財務報表分析主要是為銀行服務的信用分析,后來擴展到為投資人和改善內部管理服務,發展為比較完善的財務報表分析體系。
財務報表分析是以企業財務報表反映的財務指標為主要依據,對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評價和剖析,反映企業在營運過程中的利弊得失、財務狀況及發展趨勢,為改進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和優化經營決策提供重要的財務信息。財務報表分析是對已完成財務活動的總結,又是財務預算的前提,在財務管理的循環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財務報表分析的重要意義在于:財務報表分析是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衡量經營業績的重要依據;財務報表分析是挖掘潛力、改進工作、實現理財目標的重要手段;財務報表分析是合理實施投資決策的重要步驟。
在后面的章(節)中,本書會先從三個主要的財務報表人手,逐步掌握各種財務分析的方法及其運用。
第2(節)財務報表的使用者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有關方面通常是借助于企業的財務報表以及以財務報表為基礎的一系列財務指標來對企業進行財務狀況評價的。一般而言,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的有關方面可以分為:企業業主或股東、企業的貸款提供者、商品或勞務供應商、企業管理人員、顧客、企業雇員、政府管理部門、公眾和競爭對手等。這些人員構成了企業財務報表的使用者。由于與企業經濟關系的程度不同,上述人員對企業財務狀況的關注點也就不同。
一、企業業主或股東
企業業主或股東是企業的人資者或購買企業股票的人。他們要作的決策往往在于是否向某一企業進行投資或是保留其在某一企業的投資。為了作出這類決策,業主或股東需要估計企業的未來收益與風險水平。因此,他們對企業的獲利能力以及投資風險方面感興趣。
對于上市公司的股東而言,他們還會關心自己持有的公司的股票的市場價值。公司的現金(貨幣資金)流入和流出方面的信息也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為良好的現金流轉狀況既可以使公司能順利地維持其經營活動,還可以使企業在分紅時能考慮分發適度的現金股利。
二、企業的貸款提供者
按照一般分類,企業的貸款提供者可以分為短期貸款者和長期貸款者。
其中,短期貸款者提供的貸款期限在12個月以內。他們關心企業支付短期債務的能力,對企業的獲利能力并不十分關心。
長期貸款者則關系其利息和本金是否能按期清償,以及企業是否將貸款用于更高風險的項目,是否未征得債權人同意的情況下舉措新債。對企業而言,能按期清償到期長期貸款利息,應以具有長期獲利能力及良好的現金流動性為基礎。因此,盡管長期貸款者并不指望從企業中分紅,但他們仍然關心企業的獲利能力。
三、商品和勞務供應商
商品和勞務供應商與企業的貸款提供者的情況類似。他們在向企業提供商品或勞務后即成為企業的債權人。因而他們必須判斷企業能否支付所需商品或勞務的價款。從這一點上來說,大多數商品和勞務供應商對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感興趣。另一方面,某些供應商可能與企業存在著較為持久的穩固的經濟聯系。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又對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感興趣。
四、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
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受企業業主或股東的委托,對企業業主或股東投入企業的資本的保值、增值負有責任。他們負責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必須確保公司支付給股東與風險相適應的收益,及時償還各種到期債務,并能使企業的各種經濟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因此,管理人員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各個方面均感興趣。
五、顧客
在許多情況下,企業可能成為某個客戶的重要的商品或勞務供應商。此時,顧客關心的是企業連續提供商品或勞務的能力。因此,顧客關心企業的長期前景極有助于對此做出估計的獲利能力指標與財務杠桿指標。
六、企業雇員
企業雇員通常與企業存在長久、持續的關系。他們關心工作崗位的穩定性、工作環境的安全性以及獲取報酬的前景。因而,他們對企業的獲利能力和償債能力比較感興趣。
七、政府管理部門
政府與企業間的關系表現在工商管理部門、稅務管理部門等均對企業的財務狀況感興趣。因此,政府管理部門對企業的獲利能力、償債能力與持續經營能力感興趣。
八、公眾與競爭對手
公眾對特定企業的關心也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言,他們關心企業的就業政策、環境政策、產品政策等方面。對這些方面的分析,往往可以借助獲利能力的分析。
而競爭對手希望獲取關于企業財務狀況的會計信息及其他信息,借以判斷企業間的效益,同時可為未來可能出現的企業兼并提供信息。因此,競爭對手可能把企業作為接管目標,因而他們對企業財務狀況的各個方面均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