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用品格來武裝自己(1)

偉大的品格造就偉大的領袖

人們說“造就政治家的,決不是超凡出眾的洞察力,而是他們的品格。”

領導者的品格是決定領導人才自身價值高低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領導者魅力的重要源泉。夏爾·戴高樂就曾說:“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會放射出磁石般的力量,對于追隨他們的人來說,他們是最終目標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

就像美國首任總統華盛頓在領導獨立戰爭和組織聯邦政府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領導和協調作用。而這些作用的有效發揮,直接得益于他的偉大人格所產生的巨大感召力和激勵作用。

身高6英尺2英寸的華盛頓身材偉岸,重約190磅,棕色頭發,灰藍色眼睛,天庭飽滿,臉上帶著一些雀斑和太陽的曬痕。當他微笑時,幾顆有明顯缺陷的牙齒顯露無遺。他的外貌呈現出習慣于受人尊重和服從,但決不傲慢自大的男人形象。“親切”和“謙虛”是人們對他的評價。見過他的人經常描述他眼里不時掠過的溫柔。“要平易近人,切勿太過狎近,”他告誡他的軍官們,“這是贏得尊重的必要條件。”除此之外,他還教育他的軍官們,“要學會寬恕別人的錯誤,這是你贏得別人尊重的秘訣之一。”

當華盛頓還是一位上校時,他率領著部隊駐守在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歷亞。在選舉弗吉尼亞州議會的議員時,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同時,在關于選舉問題的某一點上,華盛頓與佩恩形成了對抗。華盛頓出言不遜,冒犯了佩恩。佩恩一怒之下,將華盛頓一拳打倒在地。華盛頓的部下聞訊后,群情激憤,馬上把部隊開了過來,準備教訓一下佩恩。華盛頓當場加以阻止,并勸說他們返回營地,一場干戈就這樣暫時避免了。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派人送給佩恩一張便條。要求他盡快趕到當地的一家小酒店。佩恩懷著兇多吉少的心情如約而至,他猜想華盛頓一定要和他進行一場決斗,然而出乎意料,華盛頓在那里擺開了豐盛的宴席。華盛頓見到佩恩,立即站起來迎接他,并笑著伸出手說:“佩恩先生,犯錯誤乃人之常情,糾正錯誤是件光榮的事。我相信昨天是我不對,你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了滿足。如果你認為到此可以解決的話,那么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交個朋友吧。”華盛頓熱情洋溢的話語感動了佩恩。從此以后,佩恩成為一個熱烈擁護華盛頓的人。

除了平易近人,寬恕別人,華盛頓還有其他品行為他贏得了無數的尊重:他目光遠大、心胸豁達、堅定果斷而又謙遜質樸。他一生的行事為人,處處讓人體會到他的真誠和執著。他功勛卓著卻不貪戀權力,即使在處于權力巔峰、統率千軍萬馬時,他也從來沒有自我膨脹,沒有任何狂妄的野心。他作風平和,踏實認真,講話不多,但他的每一次講話都發自內心,真摯感人,能字字句句打動人的心坎。告別政壇之后,他毅然臨危受命,再度應召為國服務,卻斷然拒絕了總統提名,他的每一次選擇都證實了他純潔無私的人格。

作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他肩負起組建聯邦政府機構的責任。他心胸寬廣,把美國第一流的人物都納入聯邦政府。為了確立聯邦政府的威信,他力求從人的才能和品德來判斷選擇人才。他對各部官員的選擇有兩個條件:第一要受到人民的歡迎和愛戴,第二要對人民有影響力,二者缺一不可。面對政府內閣中的黨派之爭,他總是冷靜地用超人的智慧加以調解。對待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的論爭,他希望能不帶偏見地將對美國有利的觀點集中起來。他不想壓制別人的意見。他對別人過人的才干,毫無卑劣的嫉妒之心,他把當代最偉大的政治家團結在自己周圍,使之造福國家。他主張為人處世要襟懷坦白,光明磊落。

雖然大權在握,他卻始終聽從良知的召喚,謹慎地使用權力。后人可以從他身上看到,原來政治家還能夠是這樣一種形象。也正是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訴世人,政治和道德可以良性地結合到什么程度。華盛頓的高尚品格猶如一座政治人格的燈塔,時刻提醒著擁有或想擁有權力的人,不要在權力的迷宮里暈頭轉向。

正是他的這種偉大品格,使他贏得了眾人的信任和愛戴。所以在獨立戰爭期間,大陸會議才決定授予他相當獨斷的軍事指揮權,最終幫助美國獲取了獨立。而在聯邦政府成立期間,他被一致推選為第一任總統。在憲政陷入爭吵的時候,也正是憑借他的偉大人格,才有效地協調了各派的利益,把各種不同派別的人團結在自己的周圍。他的偉大品格促成了他的豐功偉績。

1799年12月,華盛頓開玩笑說他可能看不到新世紀了。不幸這次他言中了。12月14日,他在與世長辭前要求:“不要讓我死后不到3天就進入墳墓。”1799年12月14日——這是美國人民至今都沒有忘記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晚上10時許,他們的開國元勛、民族英雄——喬治·華盛頓與世長辭了。

據說,羅馬皇帝威斯巴西安臨終前曾這樣自言自語:“唉!我想我要變成上帝了。”倘若這句話出自弗農山莊病榻上的華盛頓之口,那歷史該是多么的相似啊!因為,在他死后的近200年間,描述贊美他的詩文,可以說是汗牛充棟。在這無數的詩文中,華盛頓——這位一生謙遜的人物,被逐漸地推上神位,全身照耀著美麗的、令人難以企及的光芒,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征——如美國首都那座高達555英尺高的方尖形紀念碑直刺蒼穹,使人難以望其項背。

C.P.森姆納在他寫的《華盛頓頌詞》中這樣寫道:

弗農山蔭,

將永遠是后人敬仰之所;

波托馬克河畔呵,

也將永遠變為后人的朝圣之地。

歷史的發展,不正像他詩中所言的那樣嗎?

華盛頓去世的消息傳出后,舉國哀痛。昔日的敵人英國也為他的逝世鳴禮炮20響致哀。偉人倒下了,逝去了。但是他畢生奮斗、培植、呵護建立的美利堅合眾國卻穩固長存。他那無與倫比的軍人勇氣,政治家的風范,至高的榮譽感和人格魅力將永放光彩,偉人不僅屬于美國,也屬于全世界。華盛頓在他身后留給他的國家和全世界最寶貴的財富是一個毫無瑕疵的生活楷模:偉大、誠實、純潔和高尚的品格,這是所有后來人形成自己的品格時效仿的榜樣。他是美國真正的力量源泉,通過他自己在生活的榜樣作用和自己所遺贈的品格,他支撐和鼓舞了自己的國家,強化和鞏固了自己的國家,使它更為高貴,使它閃爍出絢麗的光輝。

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

用品格來武裝自己,那么首先就要求領導者注重對自己品性的培養。事實上,在我們國家歷來成大事的人都非常注意品性的錘煉,以此確保成功的基石。我國歷史上的湘軍統帥曾國藩曾經說過:“自古圣賢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達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輩既辦軍務,系處功利場中,宜刻刻勤勞。如農之力穡;如賈之趨利;如篙工之上灘;早作夜思,以求有濟。而治事之外,卻須有沖融氣象,二者并進,則勤勞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寫字時心稍定,便覺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靜,所以致病也。寫字可以驗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養心。萬事付之空寂,此心轉覺安定,可知往時只在得失場中過日子,何嘗能稍自立志哉。”

讀曾國藩的這一番話,我們仿佛置身于一位飽經滄桑、聰明睿智的老人面前,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人活著,如果一直渾渾噩噩而不知所謂“豁達光明之胸”、“沖融氣象”為何物,而只是“如農之力穡,如賈之趨利”,那是很難做成什么大事的;不但事業做不好,人生也未必幸福。

在東方古典文化中,儒家也好,道家、佛家也好,都強調一個“靜”字,即萬象放下、心無雜念,達到豁達光明、沖融虛廓的心境。在儒家,稱做“正心”,“誠”或“無妄”;在道家,稱做“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在佛家,稱做“明心見性”,“無行住而生其心”。

怎樣才能達到圣賢的境界呢?曾國藩在給胡林翼的信中,極贊孟子的養氣說和莊子的逍遙說,從中可見他在這兩個方面是深有感悟的。

養氣說是孟子人生修養方法中最有特色的學說,即所謂“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孟子的“養氣”實際上是一種鍛煉人格意志和身體素質的方法,它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使某種意志信念高度集中、凝聚,然后讓其充沛完滿,貫注全身。此時,人的身心成為意志和信念的凝聚體,而意志和信念也找到自己的物質載體。孟子的“養氣”與中國古代的氣功頗有異曲同工之處,它們都揭示:如果人們祛除各種心理雜念,保持心理意志的高度凝聚,特使周圍磁場發生物理變化,由心理變化導引出生理變化,而生理變化又反饋和強化人的心理變化。這大概是孟子“養氣”的真正內涵。

孟子的“浩然之氣”是一種充溢著剛性的“力”,這種剛性之力并非來源于人體質的健壯和權勢的顯赫。身強力壯和位高權重固然有某種威懾力量,但若沒有仁、義、禮、智、信做精神支柱,則不過是“匹夫之勇”和“妾婦之道”而已,因為它們只能讓人口服而不能使人心服。“浩然之氣”的剛性之力來源于人們對自我與宇宙合一的體認和對仁義禮智的信念和踐履。孟子“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與他的“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于謂圣,圣而不可知之于謂神。”這是中國古代關于充實之美的理論基礎。這種“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實際上不就是指人的一種真力彌漫、生氣勃勃的內在精神狀態和充實郁勃的人格之美嗎?它在“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身上,得到了完美圓滿的體現。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汀县| 布尔津县| 宜春市| 安阳县| 高雄县| 自贡市| 鸡西市| 阳春市| 芮城县| 大渡口区| 东山县| 锦屏县| 平原县| 宁强县| 寿光市| 威信县| 昌宁县| 塔河县| 松潘县| 馆陶县| 五常市| 河西区| 左云县| 肃宁县| 云和县| 嘉善县| 惠来县| 东丽区| 碌曲县| 平邑县| 阳西县| 德州市| 遂昌县| 赣州市| 宁河县| 景洪市| 贵阳市| 九江县| 班玛县| 河池市|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