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企業實際,準確選擇目標市場
【科特勒如是說】
營銷者現在不再談論消費者的一般態度,他們甚至只集中分析少數幾個細分市場。并且,他們每日在交叉使用幾種變量,以力求確定更小、更準確的目標群體。所以,一個銀行不僅只是確認有錢的退休群,還會根據他們當前的收入、財產、儲蓄及應對風險的態度來細分他們。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市場之所以要細分,最終目的是找到目標市場。因為企業生產的產品畢竟有限,而消費者的需求卻是無限多的,任何一個企業都沒有足夠的人力和物力去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所以,企業必須有所取舍,這樣就要通過市場細分,來選擇部分消費者群體來作為目標市場,盡量滿足他們的需要。那么,明確目標市場,找到目標消費群的需求,通過市場營銷策略,滿足目標市場的需要就成了當務之急。準確選擇目標市場,需要從多方面進行考量。
美國一家小油漆廠,因為面臨較大的市場競爭壓力,他們決定重新定位,尋找企業的目標市場。于是,他們拜訪了很多潛在消費者,為了調查方便、準確,他們首先進行了一下市場細分,共把市場細分成了五個。一個是本地市場,這個市場占了整個油漆市場的60%份額,這個市場有各種各樣的油漆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多樣的需求。但是,這個市場油漆產品的競爭也是最為激烈的,很多知名油漆產品都是在這里銷售。而就小油漆廠現在的實力,還沒有能力參與競爭。
另外還有四個市場,這四個市場比較小,大概每個占10%的份額。第一個市場是油漆工助手群體。這個消費群對油漆質量要求高,為住戶進行室內裝飾用,他們以前主要在老式五金店或木材廠購買油漆;第二個市場主要的消費群是家庭主婦,這個消費群對室內裝飾油漆不懂,但對油漆的質量要求高,并且希望油漆商提供設計,要求油漆效果美觀;第三個市場是青年家庭群體,這個群體通常收入不高,需要租房居住,所以,對油漆質量要求不高,更傾向于便宜的油漆;第四個市場的消費群是老油漆技工群。他們只買顏料和油料,從不買調好的油漆,而是慣于自己調配。
通過一番訪問調查,這個小油漆廠認為自身生產能力有限,油漆質量一般偏上,價格上可以薄利多銷,以便擴大市場。所以,他們最終決定把青年家庭群體作為該廠目標市場,并據此制定了自己的一套營銷策略。首先,油漆產品主要先設計集中多數人喜歡的顏色,包裝分大小兩種,以后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隨時調整。其次,在銷售方面,把產品推銷給離這些目標消費群較近的小商品店。再次,產品以較低的價格售賣,不參與優惠活動,也不跟風漲價。最后,根據產品價格低廉,較硬質量的特點,進行不間斷的促銷活動,擴大影響力。
該油漆廠因為恰當地選擇了目標市場,并且采用了較好的營銷戰略,使更多的目標群體接觸到了該產品,結果,該油漆廠獲得了較大成功,成為當地家喻戶曉的油漆品牌。
小油漆廠的成功運作,啟發我們尋找目標市場時,一定要先進行市場細分,準確掌握好每個市場的特點,這樣,才能為以后選擇目標市場打下基礎。當然,在調查完各個細分市場之后,更為重要的是要了解自身的發展特點。如果企業看著哪個市場好,就盲目進入,往往會因為自身企業的能力限制而出現問題。所以,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找到適合的目標市場。
那么,我們該考慮自身的哪些因素呢?
第一,自身資源和能力
這是企業在選擇目標市場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看自己企業有多大的資金實力、資源及人才,考評一下自己這些因素在該行業中的大概地位。如果自身實力有限,想要開疆擴土,爭取世界十強的可能性就很小。所以,不能不切合實際,要根據自己的實力來做事,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
第二,自身產品的特點
產品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擁有好的產品,才能保證企業快速高效而持續地發展。所以,企業應該揚長避短,發展自己核心產品,因為自己已經做得很好的產品,在經驗、人力和開發成本上都會大大降低。這樣也會讓我們的產品優勢盡量最大化。所以,如果企業主要生產農產品加工,那么,看鋼鐵行業不錯,就進入,是很不明智的。另外,在和其他同行業競爭時,可以在自己的產品上花些心思,如生產一些鋼鐵、煤炭差異不大的產品,就應該在價格上、銷售商花工夫。如果是生產服裝等,在花色、款式等方面形成差異更為重要。
第三,看自身產品所處生命周期階段
如果自己的產品已經進入成熟期,產品競爭比較激烈,同類企業較多,那么,就要集中市場細分,進行差異化經營,避開競爭,站穩市場;如果該產品還是新產品,沒有多少競爭對手,那么,就可以集中在價格上或者產品的新穎性上做文章,吸引潛在顧客。
上述三點是企業在進行自我評估時,應該必須考慮到的,當然,還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以及產品的供求趨勢,這些都要進行細致研究,如此,企業才能更客觀、準確地了解自身特點,才能保證企業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產品。
選擇更多認可企業產品的市場
【科特勒如是說】
營銷者只要能夠很好地理解顧客需要,那么,顧客就會心甘情愿地付錢。法拉利汽車的價格雖然昂貴,但是它的顧客都認為再沒有其他制造商能夠像法拉利這樣,能夠為他們提供如此好的產品—服務組合。
——科特勒《營銷管理》
【活學活用】
一個企業是否是個有發展潛力的好企業,關鍵看企業是否能夠獲得更多消費者的支持。有更多消費者認可的企業才是真正的好企業,才是能夠長期發展的企業。
稱索芙特為產品功能創意之王一點都不過分,不管任何品類,在這種概念化基因的復制下,衍生的是一個個獨特的另類。
1997年,木瓜白膚香皂問世,開創了香皂又一功能賣點;
1998年,細胞減肥香皂上市,延續了海藻減肥香皂的奇跡;
1999年,木瓜白膚洗面奶進行濃度型細分,開創了濃度美白理念;
2000年,PM豐韻香皂輔以泰國傳奇故事拉開帷幕,迅速引燃中國市場;同年,十大美女洗面奶橫空出世,十大功能賣點同時出擊,意圖囊括所有顧客,其中瘦臉洗面奶更是以極強的功能承諾脫穎而出;
2001年,負離子洗發露閃亮登場,借助發廊里負離子直發的潮流,一舉從傳統洗發水概念中跳脫出來,掀起了負離子洗發的熱潮;
2003年,水白晶護膚品驚艷上市,這一經典創意,將理想肌膚狀態推向極致;同年防脫洗發水成功切割傳統洗發水市場,成為年銷過億的又一單品;
2004年,90度挺好豐韻霜,以狀態為述求切入點,掀起豐胸市場的又一場沖擊波;
2006年,負離子“氧吧”細雨潤物般滲入市場,讓人耳目一新,消費欲望蠢蠢欲動。
索芙特的這一系列的產品,都是根據消費者的訴求來提供的,是不斷挖掘消費者潛在需求的結果。這樣不斷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企業能不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嗎?所以,不斷調整、創新自己的產品,獲得最廣大消費者認可,才是企業得以長期發展的基礎。否則,自己的產品沒有消費者愿意購買,那么,企業也就是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當人們對產品認同的時候,人們也在心中牢牢記住了這個品牌,而一旦自己的產品形成品牌效應,那么,牌子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就會進一步擴大,在未來,企業走的路將會更加堅實有力。當然,人們認可產品,那么,銷路也就自然暢通了,在銷售成本上就可以縮減。可見,企業能夠贏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意義重大。
所以,我們在選擇目標市場時,就應該結合自身產品特點,找到那些有更多消費者需求的市場,然后,進一步通過營銷策略,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可。
那么,企業該怎樣贏得更多消費者認可呢?
首先,應該了解消費者最關心產品什么。比如乳制品,消費者最關心的是產品質量而不是包裝。如果質量不好,再花哨的包裝也沒有消費者。如果是一些服裝,對于中低消費群來說,只要樣子好看,能夠有支付能力,那么,服裝質量不是太次就可以。所以,針對不同目標市場上消費群的關注點不同,要對產品進行調整。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其次,加大宣傳力度。酒香還怕巷子深,再好的產品,如果不重視宣傳,那么,結果很可能是被淹沒在眾多的產品中。產品就是要給消費者服務的,所以,要讓更多的消費者接觸到該產品,才會有機會購買該產品。加大宣傳力度非常重要。比如,“腦白金”產品,就是因為側重廣告轟炸,宣傳力度比較大,所以,其迅速占領了保健品市場,成為家喻戶曉的名牌。
最后,強化服務。企業不能兀自制作產品,還應該不斷地和消費者溝通,了解產品的優缺點,不斷改進產品。同時,在服務方面也應該周到,給消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贏得更多忠實顧客。
目標市場能給企業創造最大利潤
【科特勒如是說】
如今,有很多企業已經發現,消費者實在太多、太分散,并且,他們的購買習慣還千差萬別。想要用單一的或幾種方式吸引所有消費者,是不太可能。并且,企業自身也沒有能力滿足不同市場需求。所以,企業應該尋找讓自己獲得最大利潤的目標市場。
——科特勒《市場營銷教程》
【活學活用】
對于現在的企業而言,每個企業都應該有自己的優勢業務,最好有自己的核心產品,或者在銷售渠道方面有優勢,這樣,才不至于在激烈的同行業競爭中被擠掉。所以,企業在選擇目標市場時,要結合自身情況,尋找那些能夠給企業帶去最大利潤的市場。
“金利來領帶,男人的世界”,這則廣告語已經在國內乃至世界家喻戶曉,它的年產量達數億條,產品行銷于歐、美、澳、亞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金利來的成功不得不歸功于它的創造者領帶大王——曾憲梓先生,他是一位有膽有識的成功企業家。
曾憲梓祖籍廣東省梅縣,在國內長大的,在中山大學生物系讀書。20世紀60年代初,前往到泰國與家人團聚。同時,他一直在思索自己該經營點什么買賣來養活家庭。在泰國,他發現很多人穿西裝戴領帶,領帶成了男人不可少的裝飾物,并且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品位的提升,必然需要更多的領帶。于是,他在領帶剛剛興起時,做起了售賣領帶店鋪。
他只身來到中國香港,開始創業,他隨身只帶了6000港元,租了一個小廠房,憑著一把尺子、一把剪子和一架縫紉機,自己進行設計、剪裁和縫制,開始了一段非常艱難的創業階段。他每天從早晨6點一直工作到深夜2點,制成領帶后,還要自己扛著成品擠公共巴士,沿街推銷,扯著嗓子叫賣。在制作和銷售領帶的過程中,他悉心研究消費者的心理動態和穿著習慣。憑著自己的學識和經驗,探索領帶的用料、款式、設計的創新,研制出自己產品的獨特風格。
后來,他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個有點兒規模的廠房,之后,他不再去自己銷售,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考察市場上,他不是在中國香港考察市場,而是到世界各地去考察市場,他先后到過法國、意大利、德國、瑞士、奧地利、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去了解領帶制作和市場銷售情況,吸取別國生產和設計領帶的經驗,并與那里的一些廠商建立了業務關系。
1970年,他在中國香港正式創立了“金利來(遠東)有限公司”,自己設廠織染專用布料,開設專門設計和縫制部門。
隨著業務的發展,曾憲梓先生非常注重“金利來”品牌。他在公司剛成立,資金有限時,依然投入較大資金到廣告宣傳上。另外,他認為,優良的產品品質和穩定的質量是企業品牌不倒的法寶,所以非常注重產品質量,因為金利來領帶時刻保持質地優良,款式新穎,品種繁多,手工精細,美觀方的特點,深受各界人士歡迎。中國香港幾十家大百貨公司經銷其產品的代銷點遍布港九新界各地。
但企業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1974年,中國香港經濟受世界經濟不景氣影響,很多產品售價一落再落,領帶行情也急轉直下。當時,一般廠家都希望通過大幅度降價來盡快把商品脫手。而曾憲梓先生沒有這樣做,他做了一個大膽的舉動——提高商品價格。因為他意識到,領帶標志著莊重和高貴,消費者更愿意買名牌,并以此為榮。隨著金利來領帶價格上漲,它的身份倍增,結果,銷量不僅不減,還獲得較大的贏利。
隨著金利來的穩步發展,它已經成為了一家恪守信譽、財力雄厚、生產名牌產品的大公司。
制作領帶的成本低,而金利來品牌的領帶憑借它響亮的牌子,能夠賣出很高的價格,其中的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所以,企業在尋找目標市場時,也應該像曾憲梓那樣,考察市場,找到創造最大利潤的市場。這不僅僅是在追逐利益,更重要的是,企業獲得豐厚收益,就能為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擴大產品規模提供強大的后盾支持,也能讓企業更有力量應對各種可能突發的災難。
當然,企業在尋找最大利潤市場時,也應該有前瞻性地眼光,因為有些潛在的市場,雖然目前看上去利潤不是太多,但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企業能在該市場獲得更多利潤,那么,就應該選擇這樣的市場。而一些看似有很高利潤的市場,也許當你進入時,已經有很多家進入,競爭也就變得激烈了,而利潤空間日益縮小。
比如,一些新興行業,節能環保產品,目前可能看不出利潤,但節能環保是大勢所趨,如果有生產這些產品的廠家,就應該堅持開發這個市場。因為競爭者少,利潤空間自然大。先下手,就能抓大最大的香餑餑。